分享

【渴望灯盏】亲密接触出水龙泉青瓷

 陶冶小筑 2022-04-26

岁末,我随龙泉市工业经济考察团赴广东阳江考察该市的刀剑产业。其时,由于著名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在阳江海域被发现并正在打捞。该船先前出水的陶瓷器皿中有大量的龙泉窑青瓷,阳江市政府专门安排考察团参观海陵岛上正在兴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培训基地陈列展出的龙泉窑青瓷。


上午8时,我们从阳江城出发,一路上阳江有关部门的人员和导游交替介绍着海陵岛的景色及“南海一号”的概况,使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

海陵岛面积107平方公里,是广东四大海岛之一。拥有十里银滩、大角湾、北洛湾等12个天然海滩以及国家级中心渔港闸坡渔港,碧海银滩、渔岛风情加上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其获评“中国最美十大海岛”。投资达60亿元的三山岛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及一批五星级酒店、游艇俱乐部正在建设中,未来有望打造成为广东滨海旅游的一个龙头。海陵岛不仅风光优美,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一是2007年建成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该馆由广东省政府拨款1.5亿元建设,以边发掘边展览的方式保存“南海一号”,并成为中国水下考古的一个研究基地。该馆的“水晶宫”注满海水,模拟沉船海底环境,是专为保存“南海一号”古沉船而量身订造。其造型与海滨、沙滩、岛上生态和谐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中国水下考古培训基地也设在这里,目前有少量“南海一号”文物及水下考古文物、设施等在此陈列展出。其二是宋太傅墓、灵谷庙等。南宋末年崖门海战后,宋太傅张世杰率众突围,不幸在南海覆舟,尸体漂流到海陵岛附近,被渔民捞起建陵墓厚葬,该岛亦由此得名。

“南海”为南宋时期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为6万-8万件。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也是唯一能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南海”是1987年在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在广东上下川岛外发现的,发现至今已20年,是沉没800多年的宋代木质船沉船水域在阳江市阳东县的东平港东南方向二十海里。    40分钟后我们抵达海陵岛

          二

登上海陵岛闸坡码头,举目眺望,大海开阔,波涛一浪汹涌一浪,在无际处与天空相连。渔船不时点缀在海面,在眼光游移中感受渔民的忙碌和喜悦。向十里银滩宛如金色长廊,流雪涌翠,壮阔让我震撼和激动。

虽然是初冬时节,气温却高达30,岛上空气清新,阳光充沛,海风凉习。置身海陵岛完美结合的山水之间,我在海阔天空舒放胸怀感悟灵山秀水的韵味。

极目远望,我分明看见离岛36公里的海域,“南海一号”打捞现场作业船舶“南天柱”号大红色的高大吊架、宽阔的作业平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

然后,我们上车直抵十里银滩上正在兴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现场——“南海一号”的新家水晶宫。

                                 

远远地,看到一栋仍被脚手架包裹的拱顶长方体建筑,这应该就是“南海一号”出水后将入住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下车后,现场施工负责人指着博物馆效果图,向我们介绍水晶宫”的情况。“水晶宫”长60米,宽40米,高12米,注入海水后,蓄水将达3万立方米。海水从附近海域抽取,经过滤处理,循环运转。    带上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我看到水晶宫四周虽然搭满了脚手架,但主体已基本建好,宫内墙体已涂上了蓝色防腐漆,宫内一侧的墙壁上还埋有7根直径约20厘米的注水管。施工人员介绍,“南海一号”入住水晶宫后,将启动两台抽水泵就近抽取海水,灌满宫体,宫内环境与“南海一号”生存海底环境完全一致。而迎接“南海一号”移步水晶宫的是一条宽约30米的通道,目前虽然没有建好,但能赶在“南海一号”出水之前完成。届时,“南海一号”将坐着气囊,由该条通道直接被牵引入住水晶宫。即使“南海一号”人住后,附属工程仍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完成。    令人羡慕的是水晶宫距海边仅100米,站在水晶宫门前,就能听到大海波浪翻滚的声音。海浪声有时像虎啸,有时像猿啼,有时又像一曲《高山流水》,而这些都属于即将入住的“南海一号”。到时,“她”仍将像沉睡海底的那800年一样,享受这些美妙天籁。   

     四

 离开“水晶宫”,我们走进了中国水下考古培训基地陈列室。这里存放了 “南海一号”近年来惊艳出水的部分文物。

 踏进一楼展厅,看到各色精美瓷器。工作人员介绍,它们分属3个地方4个窑口。浙江龙泉窑胎厚,釉上得好,显得晶莹剔透;景德镇窑胎薄坚硬,玉质感强,拿在手上,几乎感觉不到重量;闽南窑主要上酱釉,多为民间使用;而德化窑以青白为主。从目前发掘出的文物来看,“南海一号”上瓷器的品种并不多,被称为“宝藏”,主要因为数量实在大得惊人,很多瓷质的盘子、碗,都是一摞摞发现的”,而这正是专家断定船只为商贸船的证据。只有商贸船才会装载这么多相同品种的、批量生产的器物。在现场看到,目前在陈列的瓷器以碗为主,此外还有绘有精美花纹的粉盒、花瓶、壶、罐等。在诸多的瓷器中,我认出了标明南宋龙泉窑系的两件龙泉青瓷:一件是青釉菊瓣纹盘,另一件是青釉划花碗。我虽然对青瓷的鉴赏不甚了了,但其800年鲜亮如初却让我感到震撼:青釉菊瓣纹盘色彩葱茏,光润如玉青釉划花碗青翠,鲜艳剔透。而据介绍阳江博物馆内陈列的一件龙泉窑宋青釉印花癸口瓷盘,看似盘子底部漾着一层薄薄的水且从高低左右等不同的角度去看,盘子显示出不同的装水量,甚是奇妙。事实上它是空的!只是看起来像装了水一样,主要得益于较厚的胎质,看过的专家都称难得一见!被誉为全馆“最漂亮的瓷器”。

       五

立出水的龙泉窑青瓷面前,我仿佛回到了瓷器风靡世界的远宋。宋代是中国瓷器第一个鼎盛时代,出现了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对比明清时期华丽的珐琅彩,宋瓷以优雅的单色釉著称,被不少瓷器爱好者们奉为中华瓷器中的“大家闺秀”。据说,荷兰、葡萄牙商人最早将瓷器贩运到欧洲时,瓷的卖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据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随着宋瓷的光芒远播海外,外国人对宋瓷趋之若鹜。在国外,宋瓷的使用成为阶级和身份的象征,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俗。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作为食物器皿。“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南宋,乃狼主爪中之釉瓶……” (魏明伦《遂宁赋》)。

立出水的龙泉窑青瓷面前,我更领悟龙泉的光荣和艰辛。将肇始于三国两晋的龙泉青瓷推至巅峰,瓯江两岸群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往来如梭。哥窑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粉青、梅子青被誉为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倍加觉得当代中兴龙泉青瓷的紧迫和责无旁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