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从口入是真的!这些食物多吃一口都是祸根!想要健康,赶紧戒掉

 世纪菁华 2022-04-26

所谓“病从口入”,一直以来饮食与疾病之间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前的人生活条件差,温饱都成问题,可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吃得太好也成了问题。经常有人问,为什么现在条件好了,反而疾病越来越高发了呢?

案例一:58岁的张叔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特别差,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儿子,他算是很受宠的一个,可依旧每天吃不饱饭,每次谁家有喜宴,都是他去参加,即便这样,他的童年也过得很不开心。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张叔可算是能敞开吃了。别看他都50多岁了,就喜欢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冬天火锅,夏天烧烤,甚至还经常跟风,来杯奶茶喝。结果,几年前体检,发现血压、血脂和血糖都要高,这下子张叔傻眼了。

案例二:刚刚28岁的小王,才工作没几年,本来打算今年结婚的,结果前段时间因为胃痛难忍去了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晚期。为了不拖累已经订婚的未婚妻,小王忍痛和人家分手,一度有过轻生的想法。年纪轻轻就查出胃癌,医生说和他的饮食习惯脱不了关系。在学校的时候,他就不好好吃饭,毕业工作后仍旧饥一顿饱一顿的,全靠外卖度日,就喜欢吃一些油炸的、加工的食物,要不然就吃速食品,所以他胃疼的毛病也不是一两天了,只不过他从未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就得了胃癌。

与饮食相关的疾病有很多,其中常见的包括胃肠道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这也是让很多人闻风丧胆的疾病,尤其是癌症,没有几个人不害怕的,至于心血管疾病,那也是老年人最担心的疾病之一了。我们常常抱怨,为什么这些疾病越来越常见了,却不曾想过自己每天吃的饭,或许正是罪魁祸首。

一、反式脂肪酸——已被禁用的成分

1. 危害:早在2018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点名,要求在5年内彻底消除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供应。它的危害主要在于会诱发心血管疾病,据统计每年有50万人以上是因为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导致心血管疾病而死亡,另外它还会导致肥胖,损伤人的记忆力,影响小孩发育,影响成年人的生育能力等。

2. 存在食物:少量存在于红肉、植物油等食物中,主要产生于食品的加工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延长保质期,让口感变更好。一般在配料成分表中,以人造奶油、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人造脂肪起酥油、植物脂末、精炼油等名称标示,常见于油炸食品、奶油蛋糕、饼干、膨化食品、爆米花、冰淇淋等食物中,建议吃之前看看配料表。

二、果葡糖浆——隐形的“毒品”

1. 危害:乍一听是很原生态的添加剂,实则是隐形的“毒品”,不是葡萄,也没有任何的水果成分,就是一种甜味剂,主要含有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的危害在于其中所含的液态果糖会快速被吸收,转为脂肪,进而诱发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同时还会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嘌呤,升高尿酸,诱发痛风,也有研究表明它会损伤记忆力。

2. 存在食物:不同于蔗糖,果葡糖浆吃起来给人一种爽口、清凉、香甜的感觉,所以常被用于代替蔗糖,添加于各种甜味食品中,包括各种饮料(碳酸饮料、果汁、奶茶、葡萄酒、香槟酒等);各种甜品(蛋糕、面包、冰淇淋等);各种糖果(糖果、蜜饯、果脯、果酱等);各种水果罐头等,这些食品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果葡糖浆,我们能做的就是看好配料表。

三、亚硝酸盐——潜在的致癌物

1. 危害: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是它会在进入人体后,转为亚硝胺,而亚硝胺属于强致癌物,尤其会增加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生风险。另外,过量摄入亚硝酸盐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引发身体不适。

2. 存在食物:其实蔬菜中就含有亚硝酸盐,只不过量很少,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威胁,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含量容易超标的食物,包括隔夜的绿叶蔬菜、凉拌菜;各种腌制食物,如咸菜、腌肉、泡菜等;各种加工肉食,如腊肉、香肠、火腿等,这些食物都是亚硝酸盐的“聚集地”,平时尽量少吃,防止摄入超标。

四、黄曲霉素——剧毒的致癌物

1. 危害:黄曲霉素被认为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相当于砒霜的68倍,1mg致癌,20mg致命。尤其是对肝脏的毒害,急性摄入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诱发急性肝炎,长期小剂量摄入则会大大增加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同时也是胃癌、肠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高危因素,另外还可能导致胎儿畸形、不孕不育、生长发育迟缓等。

2. 存在食物:主要存在于一些容易发霉的食物中,如粮食类(玉米、馒头、米饭等);坚果类(花生、核桃等);久放的或者小作坊生产的植物油(花生油、豆油等);劣质的芝麻酱、花生酱等;长期使用的木质筷子、菜板等;腐烂的蔬菜、水果以及剩饭剩菜等,这些都是容易滋生黄曲霉素的食物,尤其是夏天,需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现霉变的食物,立即扔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