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常用经方的简单辨证提要,一看就懂

 wangming72 2022-04-26

汗出而发热、汗后怕冷=桂枝汤。

恶寒(风)+发热+汗出=桂枝汤。

汗出而四肢关节困痛=桂枝汤。

头晕+水舌=苓桂术甘汤。

头沉重、昏蒙、晕痛+水舌=泽泻汤。

舌下瘀=桂枝茯苓丸。

头痛+恶心干呕+水舌=吴茱萸汤。

眩晕+(脉弦+口苦、咽干)=小柴胡汤。

舌苔白水滑+腹泻=苓桂术甘汤。

瘀舌(舌紫暗、舌下瘀):桂枝茯苓丸。

头昏、头蒙(冒)+水舌=泽泻汤。

头晕、头蒙、头重、耳鸣+水舌=五苓散。

胸腹撑胀满闷,有气塞感,嗳气频繁,反酸严重:半夏厚朴汤。

眼底出血,视物模糊不清(眩、冒)+水舌=五苓散。

无汗而头痛+伤寒史、脉浮弦紧+血压高=麻黄汤+川芎。

眩晕+汗出多(水汗)、双踝关节轻度水肿+水舌=苓桂术甘汤。

头蒙、头晕、头痛(冒)+面部浮肿、时出汗(水汗)、水舌=苓桂术甘汤。

心律不齐+水舌(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体水滑腻)=苓桂术甘汤。

头痛+伤寒史、无汗而头痛、无汗而鼻塞鼻涕、无汗而恶寒(麻黄)=葛根汤或麻黄汤。

失眠+阵阵烦热、手心发热、阵阵汗出,口干舌燥,时觉心烦焦虑,尿黄,舌暗红,舌尖红,舌苔黄,高血压=黄连解毒汤。

体格壮实,背肌厚密结实,颈肩背腰僵硬、痉挛、疼痛=葛根汤。

严重失眠+时感周身寒热交替发作,关脉弦,时有心慌心悸+水舌(焦虑症)=柴龙牡。心烦、焦虑、失眠,头昏沉晕,口渴,胸膈烦闷,舌暗红,舌尖红,舌苔黄,脉滑数(焦虑症)=栀子豉汤。

颈项僵硬疼痛(芍药证)、右胁胀痛、脉沉弦有力(四逆散)+口苦、咽干、心烦、尿黄、便干,舌苔黄,时出汗(黄芩、连翘、栀子)+嗳气多(半夏厚朴汤)=解郁汤+除烦汤。

无汗而咳嗽、无汗而发热(麻黄)+面色青灰,痰鸣声、流清水鼻涕,舌苔白水滑(半夏、干姜、细辛)=小青龙汤。

心中烦躁、尿黄、苔黄,脉数(黄连)+胃脘满闷(半夏)+食欲不振、面色晦暗无光、疲劳乏力,大便稀溏(干姜)=半夏泻心汤。

半身出汗、脉弦细、发热(柴胡)+口苦、咽干、舌尖红、脉数(黄芩)+恶心(半夏、生姜)+精神萎靡(人参、大枣、甘草)=小柴胡汤。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头痛连脑者,此少阴伤寒,宜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可不知。

石膏所除之热不一定有渴,口舌干燥而烦者即可用之。若大渴引饮,乃津液大伤,临证需加人参。

腹胀苔厚腻用苍术,肢体有浮肿用白术。

附子与干姜皆可温阳。附子振奋全身之阳,干姜温胃肠之阳;附子能止身疼痛,干姜能除腹胀满;附子主寒饮下迫,干姜主寒饮上逆;干姜证不渴,附子证脉沉微。

生姜与干姜并用辨治少阴病,乃清末四川伤寒大家、扶阳名家范中林常用方法。

呕而小便利,大有上越下泄的虚脱之候,若此时脉弱,身有微热,见厥者,唯有四逆汤以温中救里。

呕而发热,或发热伴腹泻,均为小柴胡汤方证。

大柴胡汤加石膏可以治疗中毒性痢疾,小柴胡汤加石膏可以治疗噤口痢。

诃子常用于虚寒性腹泻,下利与矢气并作,同时对于虚寒性咳嗽、咽痛疗效好。

吴茱萸治内有久寒但无饮之心腹诸冷痛、头痛;干姜温阳偏化饮,止咳、止呕、止利、止血。

四肢厥冷吐利,若以吐为主,宜吴茱萸汤;若以利为主,宜四逆汤。

凡津液枯燥、口渴、困倦乏力者,宜天花粉。

人体机能沉衰,若病情反映在里,下利清谷,四肢厥逆,用附子配干姜;若病情反映于表,恶寒无热,用附子配麻黄、桂枝。

茯苓治心悸、心烦、肉跳,常用于神经官能症的治疗。

麻黄汤,恶寒明显,全身痛为主;桂枝汤,发热明显,头痛为主。

桂枝具有治气上冲、利小便、解肌发汗之功。

白术既利小便,又治小便自利;酸枣仁既治失眠,也治嗜睡。

少腹硬,若蓄水则小便不利,若蓄血则小便不利伴其人如狂。

附子配白术,可治湿痹,可治尿频。

黄芪固表实表,表虚恶风甚常用之;也可祛黄,用治表虚有汗之黄疸。

癫痫吐涎沫,可用五苓散。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猪苓、泽泻利尿同时可止渴。

头晕伴恶心,宜吴茱萸汤;头晕伴贫血,宜当归芍药散。

呕而发热,小柴胡汤;呕而头痛,吴茱萸汤;呕而无他证,小半夏汤。

桂枝加茯苓,针对心脏病心慌、心悸效果好。

临证若遇烦躁、卧起不安者,宜加龙骨、牡蛎。

凡津液损伤后,若有表证,不可再发汗,宜用桂枝汤。

图片

主讲人介绍

伍炳彩:国医大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原江西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组组长、学科带头人。第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伤寒学、心病学的学术带头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