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对《集字圣教序》中超高频、高频字粗略进行了一个归纳解析。大致统计,帖中重复出现4次的字(算是中频字)有39个,拟分5次进行简要解析。 应当注意的是,写行书不光要注意结字的体势,尤其要处理好笔画间的笔路,注意前笔画结尾和后笔画开始的关联性,并非笔笔都要重新起笔。 帖中有虚连、有实连和笔断意连,虚连是自然产生的,临摹时不必刻意要求,而实连要当做作笔画来写,笔断意连则要注意气息不断。 1、化 4个“化”都比较方硬、厚重,左右间留空,左低右高,注意单立人侧锋铺毫,右边最后折笔要推出去不是甩出去。 ![]() 注意笔画间的内在关联、运笔路线。 ![]() 2、物 可分为方圆两种写法,第2个“物”楷化,方折为主,连笔少,其余“物”都是圆转,第4个“物”虽圆转而连笔较少。注意左部的提均偏下,右部头撇较长,里面两撇短。 ![]() ![]() 例字“物”,左部上大下小,竖呈弱“S”形,右部上靠左较紧,右肩拉开,折笔内收,起钩处对齐头撇起点偏右,注意里面两撇短,前后留空。 3、西 大致分3种,第2个“西”居中的横画短,与下部离得较远,第4个“西”下部的横折重新起笔。 ![]() “西”头横靠左写,左紧右松,左竖短,右三竖上开下和合。 ![]() 4、典 基本分两种,第4个“典”圆转。 ![]() 字例“典”富动感,两竖一长一短,长横斜度较大,左长右短,右端带下;底两点左低右高,呼应强烈。 ![]() 5、也 4个“也”各具姿态,第一个楷化,第二个两竖上开下合,底第三个两竖上合下开,第四个方硬简短。 ![]() 字例“也”笔触较轻,中竖靠右,左疏右密,竖弯钩圆,尾部圆转翻回。 ![]() 6、凝 4个“凝”基本一致,均偏楷化,小有不同。 ![]() 字例“凝”两点水拉得较开,“疑”字左右稍有欹侧势,捺画舒展。左中右错落。 ![]() 7、长 4个“长”体势大致相同,横画斜度较大,捺画较收下带。第一个“长”的捺似有隶意。 ![]() 写“长”注意先写竖,4横分三段写,注意长短、间距、俯仰,下部注意留空。 ![]() 8、时 4个“时”,略有不同,,左边日部居中偏下,右边字势长高,注意横画俯仰、间距、长短不同,点都靠钩。 ![]() 字例“时”,“日”部上留空 ,右边是中密上下疏 ,点靠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