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边就梦写春秋——谭晓风作品赏析

 泊木沐 2022-04-27

谭晓风,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一清诗书画院院长。

1948年生于四川广安。

1974年定居云南昭通市。

1985年就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启蒙学画,师从地方名宿吴希龄、陈明礼。

1990年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美术系进修。跟随苏葆桢、徐无闻等教授学习中国花鸟画及诗词。

1993年《北国情》、《寒栖》入选“云南省幸福之家》获“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国际书画大展”金奖;同年《金沙江畔》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银奖。

2004年《硕果累累颂升平沁园春词意》获“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展”一等奖。

2006年巨幅花鸟画长卷45×1米《乌蒙珍禽图》创作问世,经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摄制播出《追踪黑颈鹤》纪录片。昆明电视台、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香港书画报、美国国际日报、中国书画报、光明日报、中国民航杂志等国内外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2009年诗词《沁园春国殇(5.12感怀)》获中国大众文学会“大众百花文学奖”。

2011年11月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拍摄播出个人专题片《写意人生---谭晓风》。

2013年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五味集》谭晓风诗词选,《谭晓风画集》

2014年3月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谭晓风》(大红袍)。

2016年创作完成百米花鸟长卷《中华珍禽图》。

2016年5月由文化部编辑出版《名家典藏·谭晓风画集》。

2016年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珍禽图·谭晓风花鸟画120米长卷》

美术点评

文/尚辉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先生曾对晓风的作品这样点评:“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尤其是花鸟画的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花鸟画的发展,工笔画比较多,大写意作品比较少。这个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艺术主题。艺术家他个人的成长缺少大的波澜,缺少一种思想寄寓,而这一点恰恰是谭晓风他所独自具备的。所以他的花鸟画创作里面有他自己很多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感怀。他把自己对社会的感悟全部寄托在他的笔端,去体现他的精神风貌。”“他把花鸟画的创作和山水,和环境自然的生态成功的结合在一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说二十世纪花鸟画在学术上的一种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他选择了花鸟和生态的结合,选择了鸟和自然的源流、滩涂的关系。表现的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寄寓,而是谈到今天由于社会高度发展,科技文明的高度发展,我们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那么通过他的花鸟画作品,让我们能够重新唤起对大自然,对生命的一种热爱,我觉得这就是谭晓风他所表达的一种审美的主题。所以他的画在笔墨上形成了非常粗放、浓重、浑厚、淳朴的这样一种个性特点。”“他的画擅于用减法,用非常简约的笔墨、颜色、色彩来体现主题。从构形到色彩和用笔的处理上是以简约为主。这种简约中所体现的笔墨个性不是那种纤细的,是属于那种淳朴、厚重性的,是粗放中体现的一种笔墨个性和他的个人情怀,也是他的花鸟画作品独具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