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洞大槐树——中华民族散迁地

 博文夫子 2022-04-27

前言: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首歌谣,在我国流传甚广。

不仅是山西省境内,就连千里之遥的安徽省以及江苏省都有不少人听过,甚至不少人说洪洞(tóng)县大槐树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不过大家听过归听过,能够把这句话中涉及到的历史变迁讲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很多人在年幼时,听长辈们娓娓道来先祖的故事,得知山西大槐树的历史。

但对其中的细节却并不清楚,甚至连洪洞县的具体位置可能都不知道,只知道在山西省。

那么这个闻名全国的洪洞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那棵神秘的大槐树又是否真实存在呢?

关于这两点,我们还得从洪洞县的历史说起。

洪洞县的历史

在山西省西南部的临汾市一带,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流经这里,形成了临汾盆地,而洪洞县就位于临汾盆地北部。

临汾一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帝王世纪》曾记载:“尧都平阳”,即今临汾。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

不过洪洞县位于临汾盆地北部,这里地势不再那么平坦,有一些低矮的丘陵。

根据史料《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洪洞县得名于义县北之洪洞岭《山西通志》也曾言:“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这应该就是洪洞县最初的由来。

不过在诸多史料中,对这里也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似乎它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小县而已。

在历史长河中,这里都没有太大的名气,它的知名度还远不如关羽的故乡解县。

这一点和现代人们的一贯印象并不相符,如果洪洞县真的是全国各地人的故乡的话,那么它应该在古代就很出名了才对。

事实上,一直籍籍无名的洪洞县是从明清以来,才突然开始“名声大噪”,变得闻名起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元末战乱是移民的主因

原来,在明朝初年,发生过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那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但洪洞大槐树移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从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明朝第一个年号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一直延续到明成祖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年间,前后长达50多年之久。

这样大规模的移民,显然并不正常,它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元朝是一个外来政权,因是蒙古骑兵从马背上夺得的天下,元朝政府的铁血手段也一直贯穿到了治理国家上。

他们始终没有彻底融入中原文化,反而采取了种族歧视的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朝很快就由盛转衰了。

元朝末年,黄河发生决堤,大水将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广大地区变为一片泽国,一时间赤地千里,百姓难以生活。

而这时的元朝政府不仅不大赈灾,反而继续压迫百姓,划拨下来的少量救济粮也被贪官污吏们收入囊中。

穷苦大众终于忍无可忍,他们扛起了起义的大旗,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元末的战争中,不仅元朝官军和起义军互相杀戮,甚至起义军内部也经常发生内乱。

战争从四川、湖北蔓延到安徽、江苏、浙江乃至山东这几千里的广阔区域。中原大地人口锐减,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横空出世,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最后挥师直逼北京击溃元朝政府,一统天下,中华大地才得以重归平静。

但是刚刚完成统一的明太祖朱元璋,也面临着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多年战乱所造成的后遗症。

兵祸伴随着大灾,在元末战争期间,各种水患、旱灾以及疫病等是时有发生,让幸存下来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其中,受害最为严重的就是中原地区,水灾过后,又爆发了瘟疫。

因此直到战争结束,天灾的影响还在持续。在这种背景下,百姓为了生存开始自救。

山西移民的开端

在这个时候,与中原那凄惨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中原之外的山西了。

由于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再加上太行山脉的阻隔,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都没怎么波及到这里。

山西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甚至这里一度成为了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在这种背景下,在战争中幸免的难民大量涌入山西,使得山西人口暴涨。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河北的人口加起来大概为380万人左右。

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0多万人,它比河南、河北两省的人口总和还多出20多万。

这样因为躲避天灾和战乱发生的移民,就有了一个弊端。

那就是新移民会抢占山西本地人的资源,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山西当地发生矛盾冲突是必然的事。

随着明朝局势的稳定,中原地区的天灾也在逐步消退,这就空出了不少无人料理的荒地。

一边是“人多地少”,一边是“有地无人”,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行政干预,对这种社会现状进行平衡了。

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听取了户部郎中刘九皋, 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采取了以移民垦荒为中心振兴农业的措施。

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

于是,从洪武初年开始,这场历时50多年,从山西向外的人口迁移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次大规模移民的来源地是山西省大部分地区,而并不仅仅局限在洪洞县一个地方。

为什么后来的人都认为移民是出自洪洞县呢?

移民出自洪洞县这一说法的来源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在当时临汾市属于晋南地区,而晋南又是整个山西人口最稠密的地带,在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当属洪洞县。

所以明朝政府为了统一管理,规定了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当时的移民大多都是二三十年前来山西的,有些人已经离世,而他们的后代出生于山西,已经不记得当初自己的故乡了。

而他们在山西生活的时间也不长,很快又进行了二次迁徙,因此对山西的居住地印象也不够深刻。反而对当年数十万人聚集在洪洞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年深日久,这些经历一代代传下去,绝大多数移民的后裔都把先辈们在山西最后的集中地点——洪洞县当成是自己的祖籍。

这次移民最主要的目标地区就是河南。

经过后来的查访,在河南省开封、南阳、洛阳等地,很多祖上从山西迁过来的人都表示自己祖籍是洪洞县,比例多达九成左右,而且很多人都有家谱为证。

除此之外,前往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的人也不少,这些人在当地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到了明末时期,中国又发生了大规模战乱。

随着清军南下,很多当初的山西移民进行了二次迁徙。

这一次范围就更广了,一直到云贵、两广乃至福建、台湾等地都有他们的踪迹。

这下,山西移民的足迹算是几乎遍布全中国了。

在之后三百多年里,他们在全国各地扎下根来,并和当地原住居民结合,甚至还有一部分和边疆的少数民族融合。

最终演变成“洪洞移民遍布神州大地”的局面。

在这些移民后裔的口中,普遍流传着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那么这棵神秘的大槐树又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呢?

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

在移民后代口中流传的大槐树传说,据说是这样的:

“当年,官府一声令下,数十万人云集在平阳府洪洞县,弄得人潮涌动,水泄不通,管理一片混乱。”

“在洪洞县的登记官吏人数并不多,无法维持秩序,后来他们想了个办法,以那棵大槐树为标志物,将登记处设在那里,然后让众人排队,终于稳定了秩序。”

大槐树的故事人人知晓,而且这和历史记载相吻合,说明这棵树确实是存在的。

而且在今天的洪洞县,也确实有一棵大槐树。

看上去此事已经毫无疑问,然而在调查时却发现,目前的大槐树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这一点得到了很多当地老人的证实。

这么看来现有的这棵大槐树肯定不是传说中的那棵,那么是不是本来没有这棵树,后来因为当地人附会历史传说而种植的呢?

考古人员多次到洪洞县当地进行考察,翻阅了大量的府志和县志,终于从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根据《洪洞县志》记,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地方有一座贾村,村西不远有一座寺庙,名叫广济寺。

这座寺庙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历史非常悠久,很多来往的官差和客商都会在广济寺歇歇脚。

久而久之,广济寺人气越来越旺,往来之人络绎不绝,寺里香火鼎盛。

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大槐树,从附近汾河飞来的老鹳都喜欢在这里“安家落户”

它们每天围着大槐树飞来飞去,场面十分壮观。

当时的官道就在大槐树旁边,正因为如此,明朝官府才把移民办理的机构设置在这里。

既能让远处的人看到一个清楚的地标,又方便众人排队。

很多熟悉的迁徙人员结伴前来办理手续,但是由于朝廷的政策,他们也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区。

登记结束并领取了各自的路费后,就和多年的老朋友依依惜别,各自踏上自己的旅程。

在他们的回忆中,那棵大槐树就是在山西生活给他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也成了他们脑海中对故乡最后的记忆。

在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极少有读过书的,识字率很低。他们心中的记忆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能一代一代、口口相传。

由于这些移民,在山西生活过的地方没什么独一无二的特色,相反离开山西时看到的大槐树给他们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口头流传的过程中,他们的后代逐渐误会了先辈的意思,认为那棵大槐树所在的洪洞县就是自己故乡的所在。

只不过他们口中的大槐树,和今天的大槐树并不是同一棵。

今天大槐树和古代大槐树的关系

清顺治八年(1652年),有着悠久历史的广济寺在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了。

同时在它旁边的这棵大槐树,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此后踪迹全无。

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这颗大槐树,在广济寺的遗址上开辟了一个古代大槐树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后裔纷纷前来参观。

他们在这里凭吊先祖,回顾先辈们艰苦创业的历程,大槐树公园也成了移民后代们寻根的去处。

那么如今的这棵大槐树,和当年的那棵古大槐树又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当年大槐树的主干虽然被洪水摧毁,但是它的根却没有死,数年后在原来的大槐树根部东侧又长出一棵新树。

不过,这棵新的大槐树命运还不如它的先辈,由于汾河改道等原因,这棵大树远离水源,竟然在解放后逐渐枯萎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而几年后,这枯死的树干也被大风给吹倒了。

后来,当地政府在那里修建了水泥底座,又把枯死的树干树立起来,用铁箍固定住,形成大槐树遗址。

然而,坚强的大槐树仍然没有彻底死去,在七十年代末,又从同一根系生出了第三棵大槐树,而这棵大树就一直生存到今天。

现在这棵大槐树依旧枝繁叶茂,似乎象征着当年走出山西的洪洞县移民,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繁衍不绝。

由此可见,虽然如今的这棵大槐树,并不是中国各地移民后代口中流传的那棵,但事实上它们出自同源。

洪洞县的这棵古大槐树,虽然经历过两次死亡,但又两次以另一种形式顽强地活了下来。

而至于一些地方的人们都说低头看一下自己的脚趾,就知道祖先来自何方,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来自于洪洞县大槐树的移民举措。

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历史意义

自古以来,官方组织的移民对于百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这种强制的迁徙会给百姓带来不小的灾难。

不过明朝这次移民虽然是朝廷强制要求的,但它的初衷是为了发展,而并非破坏,因此移民政策十分柔和。

在这次移民中,明朝政府唯一一项严厉的政策,就是要求移民将右脚的脚指甲割成两半作为特征,防止他们在半路上逃跑,成为流民。

后来,这一举措也成为移民后裔中所流传的“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民谣的来源

除此之外,明朝政府对移民的待遇是比较好的,至少没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情况。

而对于到了新环境,对于一穷二白的移民们,当时的朝廷方面也给予很大力度的支持,比如官府会免费提供一些种子,农具和耕牛。

如果发生水旱蝗等灾害,朝廷还会酌情减免一定的税赋。在这样的政策下,中原大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大量无主荒地得到开垦,耕地总面积大幅增加,人口数量也翻了倍,朝廷的财政也得到大幅好转。

可以说,明初的这项山西移民计划是一个惠及全国的善政,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明朝建立后迅速抚平了战争创伤,后明成祖多次远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明朝展现出这么强大的国力,都是与这次山西移民的政策分不开的。

据综合考证,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已经遍及18个省(市)、500个县(市)市,总共有812个姓氏在族谱上有迁徙自山西洪洞县的记录。

洪洞县移民后裔的寻根之旅

历史不会忘记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而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也不会忘记历史,数百年来,一直有当年的移民后裔回到山西寻根。

民国二年(1903年),有个叫景大启的官员,他一直在山东任职,后来告老还乡后闲来无事。

有一天,他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他祖母曾和他这样说道:

“我们的祖先当年并不是生活在这里,我们来自山西。”

“祖先们历尽千辛万苦,从山西迁徙出去,虽然后来在这里繁衍,但我们的根却不在这里,我们的根在山西洪洞县,那里有一棵大槐树。”

景大启想起自己山西移民后裔的身份,于是动了去山西寻根的念头。

到了洪洞县后,他经过多方探访,找到了原来的古大槐树的位置,出资修建了青石碑和凉亭,还有牌坊。

牌坊横额的两面还刻有4首怀古诗,其中一首是:

“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前来凭吊先祖的山西移民后裔必来的地方,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来这里寻根的异乡人都络绎不绝。

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修建的大槐树公园,正是以景大启修建的石碑为基础扩建而成的。

如今的洪洞县内,建有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这也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每年都会有大型的祭拜活动,在此举行。唯一可惜的最初的那棵古大槐树,已经不在了。

结语

时至今日,山西移民后裔不仅遍布全国,甚至在海外也有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无论是南洋还是欧美,都有洪洞县大槐树的儿女们繁衍生息,他们都对自己心中的故乡念念不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叶落归根”,每个人都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

虽然当年从山西迁移离开的人们已经在异乡安家立业了,但他们的根还在山西。

虽然他们不能时常会去,但他们的灵魂却时时刻刻保持着对故乡的追忆。

或许他们的先祖,并不都是洪洞县的人,但当年那棵老槐树已成了维系他们与山西维系的纽带。

只要这条纽带还在,他们就无法割舍曾经的故乡。

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山西移民为华夏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不能忘了他们所受过的苦难,以及做出的奉献,或许你我的身上就留着当年山西移民的血脉。

中华民族能够崛起于世界,取得今日辉煌的成就,与我们的先祖分不开的。

这棵传奇的大槐树,不仅代表着洪洞县、更代表山西,乃至于整个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