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耳炎的5大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

 重庆耳鼻喉科普 2022-04-27

中耳炎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问题,因此大多人也都有一些自己的辨别方式,例如听力下降伴随耳道溢脓时,大家一般情况下都默认为是中耳炎的症状,常常是自己吃一点消炎药就“扛过去”了。但是,很多人都是这样能忍就忍,一拖再拖,等实在忍不住了,才去医院,结果晚了,到了必须手术的地步。

这是因为我们在对中耳炎的症状和预防治疗方面都存在很大误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中耳炎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没有耳痛、耳道溢脓就不是中耳炎

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类型,其中化脓性中耳炎耳道溢脓是其主要症状,急性期会出现。但有些类别的中耳炎并不会出现流脓,也很少产生耳痛,或许仅有的症状只是耳闷和听力下降。因此,我们并不能以此判断自己是否患有中耳炎。

误区二:预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好了

预防耳道进水仅对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急性细菌性中耳炎预防措施就不那么简单了,由于这类中耳炎往往和鼻子耳朵之间的咽鼓管阻塞有关,所以和咽鼓管相关的疾病都应预防治疗。

误区三:治疗中耳炎,吃抗生素就可以了

这个观点太片面了。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很多,并非只是吃抗生素就可以。比如,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滴耳剂,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者、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尽早的手术。

误区四:中耳炎总是复发,无法彻底根治

一些患者会受到身边人的误导,久而久之,就真的以为治不好了。但其实呢?过去由于技术水平有限,中耳炎大多只能依附于药物治疗。但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治疗手段自然也有所增多。所以一旦确诊为中耳炎,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有效、正规的治疗,中耳炎也是可以被根治的。

误区五:耳道流脓就是中耳炎

有些人会以为耳道出水、流脓就是得了中耳炎,这就是对其他耳科疾病不太了解的缘故。除了中耳炎以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等症状。比如外耳道炎、外耳道肿瘤继发细菌感染等,也可有流脓的表现。所以,当出现耳道流脓状况时,要及时去往正规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检查和诊治。

温馨提示:中耳反复发炎也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说得了中耳炎一定不能得过且过,要及时诊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