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素在大醉时写下的狂草,等他酒醒之后,就再也写不出来了!我们在之

 衆妙之門 2022-04-27
怀素在大醉时写下的狂草,等他酒醒之后,就再也写不出来了!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总结过中国历代书法的特点,可以说魏晋时期的书法是自然长出来的,唐代的书法是从在酒精中泡出来的,而宋代的书法则是读书读出来的,明清时期的书法是“作”出来的。
怎么理解呢?我们看魏晋时期的字,与自然极为契合,将“大道合乎自然”的至理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到了唐代,书法开始从自然走向内心,而这种内心的表达则是要进入一种“无我之境”。
宋代的书法所呈现出来的则是浓厚的书卷气,纵然技法不如前人,却也有独特的魅力,而明清以来,书法呈现出了一种式微的趋势,这个时候许多书家开始了诸多探索,在书法的构成、形式、墨法等等方面都做了尝试。
而唐代书法之所以最广人后人推崇,乃是因为传世作品最多,并且在这种“无我之境”当中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具备更高的生命力。
在公元778年的时候,怀素49岁,这一年他在自己的一次大醉之后,写下了一卷狂草作品,这件作品妙与神合,境界极高,在后世的千余年书法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高水平的作品,并且怀素自己在酒醒时候,也再也无法还原了。
这件作品就是的怀素的草书名作《王献之传》。又叫《王献之、王洽、王珣》书评。
怀素一生学习魏晋,对《晋书》熟读成诵,其中的这一篇文字,他更是烂熟于心,我们知道怀素的笔法真传来自于张旭的学生邬彤,邬彤传授给怀素的除了张旭的笔法之外,还有王献之的笔法,并且在目前存世的已知的怀素书法当中,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他取法王献之的地方。
这一路书法的特点就是强调字势和字组的处理,所以在这件《王献之传》当中,我们见到的是轴线摇摆不定的行列,和绵延不绝的字组,以及这种或急或缓的节奏感,丝毫看不出是一个人酒醉之后的作品。
并且此作用笔之精微、单字“草法”之严整,更是堪称一部教科书。
在草书领域,怀素是后人学习大草的一个首选,魏晋时期基本没有大草作品,仅有《阁帖》当中的寥寥数行,而唐代的大草名家,也仅张旭、怀素、高闲数人而已,尤其以怀素传世的作品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
并且在怀素传世的作品当中,每一件风格皆有不同,这也是晋唐书法的一个特点,一作一貌,或者说这也是判断一个书家水平高度的一个标准。
高明的书法家每一件作品都有不同,其差异极为明显,而一般的书家,其作品则是千人一面。这也是为什么学习书法要“书宗晋唐”的一个原因,学习的就是这种“性灵书写”的状态,将写字作为了一种与神明交流的活动,而不是简单的抄写。
而今,我们将这件极为珍贵的怀素的《王献之传》的拓本,同时还有一件《王羲之传》的拓本,进行超高清的1:1复刻,以便于大家学习临摹。
欲购此怀素《王献之传》,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