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羽鹏 2022-04-2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同学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同学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同学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同学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局部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师(在黑板上写1、2、3、4这四个数):可别小看这四个数,它们可以有很多的变化!你能用1、2、3、4组成的数写几道乘法算式吗?看谁写得又多又快!  

(同学可能写123×4,124×3,234×1,413×2,有的也会写43×12,13×24,23×14……)   师:根据这些算式的特点,你们能给它们分类吗?   

(一类是有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类是乘数都是两位数的乘法。第一类已经学过了,请同学从第二类中任选一题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算的过程。)  

 师(指着后一类):这些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启发思维,自主探索   

师:“43×12”是两位数乘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用两位数乘法解决的问题,如,王老师每个月交43元物管费,计算一下一年王老师需要交多少元物管费?   (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元,再说说是怎样想的。)   

师:大家估计了很多数,也都说了自身的想法。那么,怎样判断哪个数比较接近正确答案呢?请同学们算一算43×12,看看计算结果与自身的猜测是否相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设计意图: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笔算前先估算,提高同学的估算能力。引导同学探究用估算的方法能不能解决问题,激励同学由估算转向“精算”,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   

师:刚才看同学们做题,发现许多同学已经想出了好算法。同学们可以先和同桌互相说说你的算法,然后相互比较一下。   (教师把同学的算法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连加;第二种是连乘;第三种是拆数。让同学说说这几种算法中自身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同学会认为“连加”的方法比较麻烦,于是把焦点集中在“连乘”和“拆数”上。此时,教师相机引导同学进行计算方法的辨析与发现。)   

师:请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计算“17×13”。   (实际计算后同学感觉到“连加”算起来太麻烦,“连乘”的方法也用不上。这种认知抵触有助于激发同学积极考虑,探索最佳算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究笔算方法(教师边引导边板书)。   

(1)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与“拆数法”计算。   拆数法:43×2+43×10=516      找一找:43×2是竖式中的哪局部?   43×10呢?   (2)竖式中的第二个局部积是43吗?为什么?   (求第二个局部积时,因为“1”在十位上,所以是求10个43是多少。因此第二局部积应对齐十位写。这样强调,有助于同学在以后的计算中减少因对位错而整题做错的情况。为计算简便,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   (3)老师完整地写一遍竖式。运算步骤边写边提示:先算个位上( )×( ),再算十位上( )×( ),注意数位对齐。最后两个得数加起来。

 四、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1.明明家去年花了326元水费,今年注意节约用水,平均每月花23元,今年能节约多少钱?   2.在学校开展的“节水好少年”竞赛中,小刚也制订了节水计划。小刚每天节约13千克水,四月份节水多少千克?五月份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三年级的同学在操场上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队伍。三(3)班的小天站在队伍里悄悄地数了数:从前面数他是第5个,从后面数他是第9个,从左边数他是第8个,从右边数他是第7个。现在你知道三年级共有多少人了吗?   (设计意图:设计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的练习题,让同学应用法则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也是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熟悉计算技能的过程。围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主题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增加同学解题的趣味性。)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快速正确的口算。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梳理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勾起学生的回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借助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图,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练习题的设计具有代表性,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具体的算法,既巩固了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方法,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