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军队11:中国赶超的机会

 新用户73286115 2022-04-28

导读:本文为南征兵推研究院院长杨南征1986年所著《智能军队》一书连载之十一,阐释了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机会。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获杨南征授权,在数字孪生战场公众号刊登全文,供军事爱好者讨论,展望新的“智能军队”发展。

“人们都知道微电子技术是如何使人们的和平建设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人们也知道2000年的信息社会将与今天的社会多么不同。但是人们对微电子技术已使军事行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样的事实却知道的较少。”著名英国军事理论家马比特教授在3年前发出这种感叹时,曾得出结论:“军事技术的发展已超越战术的发展。”

但是,智能军队的出现将使马比特教授的结论显得远远不够,人们将以了解信息社会的同样眼光来了解智能军队。
阿尔温·托夫勒于1984年1月访华时,在中国未来研究会作的讲演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也正在改变着现代战争的特点。在第二次浪潮的工业化时代,工业化不仅导致了大规模的生产和大规模的分配,而且也导致了大规模的破坏,战争本身也是大规模的。它的特点是使用大量的军队,成千架飞机,成千门大炮,不计其数的子弹,却只用来对付一个小小的目标,结果是造成大规模的破坏和大量的伤亡。第三次浪潮也改变了战争本身。几个月前的两次战争,一次是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福克兰群岛(也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另一次是黎巴嫩战争,都是典型的第三次浪潮战争。其特点是使用最先进、最灵巧的武器。一颗炸弹,一个目标,它不产生大量的伤亡和大规模的破坏。美国的将军们,研究了'第三次浪潮’的思想,指出了传统生产与传统破坏之间的关系,非大规模生产与非大规模破坏之间的关系。他们据此制订了一系列军队准则,强调了分散指挥、分散运动和分散伪装。这些都是中国的'孙子兵法’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我认为,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也改变了战争的特点。”
这番话,使人联想起在工业革命爆发70年以后的那次普法战争中,普军曾要求对刚刚攻占的法国加莱城市民随意杀戳。为使全城人民免遭涂炭。曾有六位法国义民挺身而出,甘愿自我牺牲,从而避免了一场社会性的惨祸。今天,人类智慧的发展似乎也承担了这种“义民”的角色。然而,它不仅仅靠道义观念来约束暴力,而更多的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法则去显示暴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际上,岂只英阿马岛战争和黎巴嫩战争,早自60年代的越南战争开始,就未再出现过二次大战时期那种社会性的大破坏。尽管战争参加者拥有极大的破坏能力(如B-52型战略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和将对方消灭数十次的核力量),打击还是被限定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而且这种“有限”的程度,随着武器的进一步精确化和整个军队的智能化而不断提高。到1982年,甚至在同一座贝鲁特小城里,西区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坦克战,东区竟仍能保持正常的和平秩序和宁静生活。
这种现象,并非仅仅由于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使暴力变得“仁慈”,除理智上、道义上、信念上的变化外,更主要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暴力只用很少的物质消耗,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之内,就能达到战争目的。同时,战争机器运转速度的不断加快和物质消耗的迅速增加,也不允许再进行技能和体能军队时代那种旷时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的“持久”战争。
因此,可以说,战争仍然是彻头彻尾的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它在农业时代曾表现出充分的社会整体性质;在工业时代,由于社会大分工,一度在表面现象上呈现为“纯军事技术”性质;在未来信息化社会时代将还其本来面目,成为更深刻的社会整体现象。
克劳塞维茨曾断言:“战争不属于艺术和科学的领域,而是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他去世不久,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战争中的涉足,就打破了这一结论。越来越多的军人更相信战争和军队走上了技术化的道路。不过这种现象并未维持多久,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就已经开始再一次改变人们的观念。电子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科学、遗传工程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相继诞生,宣告了人类科学被划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时代的结束,也宣告了军事科学与其他人类科学相分离时代的结束。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宇宙本来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之所以被划分为不同的部门,是由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能力暂时有限造成的。从已发现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5000多年人类积累的知识,犹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通过世世代代人的添砖加石,不断增高。最初人们在给它打基础的时候,是从各个侧面开始的,因此它有一个相互分离的底座。数学、物理、化学、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一块块知识的基石,看来互不联系,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随着金字塔的升高,原来从不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越来越互相靠近了,甚至互相融合、渗透。出现了大量的边缘学科,而且这些边缘学科往往发展很快,远远超过它们前辈的单门知识的发展速度,表现了一个越往上发展,越集中于一个共同点的趋势。这个金字塔的尖顶就是思维科学。就思维科学的本质意义而言,它是一切人类科学的纽带。
根据科学家们的论证,未来科学发展有三大前途: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人自身。但是人永远也无法达到这座金字塔的尖顶。因为无论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是无限的,而人的智能是至今最神秘的领域。这就是说,无论你原来从哪个侧面观察世界而建立的理论体系,到了思维本身这个领域,就统一到一起了。因为自然界和人本来就是统一体。
因此,《第三次浪潮》、《第四次浪潮》、《大趋势》、《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作者们都说,未来世界是一个靠信息网联系起来的世界,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整个人类的智慧去解决他的局部难题。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物理和化学,理工科与文科,社会科学与电子计算机,甚至政治思想工作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都互相找到了共同点,日益结合在一起,成为统一的科学。
随着这种统一的趋势,如前所述,战争的两大要素——人与武器,也日益结合起来。军事科学与其他科学,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也将在思维科学的高层次上统一起来。与信息社会相适应,将产生一代握有先进思维科学理论的知识型军人。智能军队不仅在政治意义上,而且在技术和经济意义上,将成为信息社会的有机构成之一。
阿尔温·托夫勒预言:“正在出现的第三次浪潮文明,并不能提供一个现成仿效的模式。但它对穷国和富国都开辟了崭新的,也许是解放的可能性。因为它使人们不是去注意第一次浪潮世界的衰弱、贫穷和苦难,而去注意它的某些固有的力量。这个古代文明的一些真正特征,从第二次浪潮的观点看似乎是如此落后,但按照作为前进中的第三次浪潮的基础来衡量,可能极为有利。这两种文明的一致性,在今后年代中必定改变我们关于地球上贫富关系的观念。在跃向未来的赛跑中,穷国与富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其根据是“第三次浪潮文明生来有着许多特点(如分散式生产、适当的规模、可再生的能源、非都市化、居家工作、高度的自己生产自己消费水平)实际上与第一次浪潮社会中所见到的那些很相似。看来极象是辩证的循环。”
与此相应,两个时代的战争和两个时代的军队模式,也极象是一种辩证的循环。
智能战争和智能军队的许多特点,如小群独立作战,范围有限的精确打击,多样化的编制装备和战斗编成,分散配置和伪装,高度灵活和多种多样的作战行动,突出地强调机动而不拘泥固守地方,防御较之进攻更为有力,广泛的超越式作战和敌后作战,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分散委托式的指挥,自给自足的补给方式,战争行动和军队结构趋于社会化,等等。这些特点对于发展中国家里由游击战起家,依靠人民战争发展壮大起来的军队来说,是如此亲切和容易接受。
因此,未来学家们关于信息革命是给穷国提供的一次机遇的理论,是如此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他们关于两次浪潮之间关系的大多数观点,几乎都能引起我们的感慨和共鸣。
未来学家们指出:“我们已经看到,有人幼稚地试图'发展’一个基本上是第一次浪潮的国家,把极其不协调的第二次浪潮的方式硬加给它,而没有想到,要使这些东西发挥作用,就得把第一次浪潮的文明连根铲除。”相应地,我们也看到,技能化的建军模式,使第三世界国家军队最引为自豪时期的那种高度机动灵活的作战能力正在逐渐消退。
由于越来越庞杂的“瓶瓶罐罐”而使他们必须在防御作战中更多地采取“顶”的打法,很难再象以往那样通过广泛地“诱敌深入”,将敌分散、拖垮和各个歼灭;由于机械化兵团的庞大笨拙身躯,使他们在进攻作战中难以再象以往那样数万大军于敌间隙中偷越而不露蛛丝马迹;由于加大机动力、火力的同时失去了以往隐蔽行动和以暗制明的优势,使夜战、近战这两个他们以往最擅长甚至专有的领域也渐渐感到陌生;由于越来越细的社会大分工,使以往那种全民皆兵、男女老少人人杀敌式的人民战争难以充分发挥优势。
未来学家们指出:“这种奇怪的一致性,将使今天的许多第一次浪潮国家,可以不搞全套照搬,不完全牺牲它们的文化或者不首先通过第二次浪潮发展的阶段,就带有第三次浪潮文明的某些特点。对某些国家来说,对它们介绍第三次浪潮结构,比起让它们按照传统的办法进行工业化,是不是实际上更容易一些呢?”
相应地,两个时代战争和军队模式的奇妙的一致性,似乎也可以使今天许多保留着体能时代特点的军队可以不照搬照套技能军队的一切,或不主要模仿技能军队全面机械化的模式,而较多地带有智能军队的某些特点。我们似乎也可以尝试提出这样的疑问:对这些国家的军队来说,更多地研究和注重智能军队的模式,广泛地开展智能化建设,比起让它们依样画葫芦地进行全面技能化改造,对于国防现代化是不是来得更直接和省时省力一些呢?
未来学家们还指出:“未来的'发展’战略,将不会来自华盛顿、莫斯科、巴黎和日内瓦,而是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发展战略产生于本国,适应着本地的实际需要。它们不会去仿效任何外界的模式——第一次浪潮、第二次浪潮以至第三次浪潮模式。但是第三次浪潮的上升,将我们所有的努力都置于一个新的前景上。因为它向世界上的最穷国家和最富国家都提供了全新的机会。”
发展中国家军队的发展战略,也不会来自苏军、美军或其他国家的军队,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国家和军队。但是,战争和军队智能化的大趋势,已将全世界军队的努力都引向一个新的前景。它向所有最先进和最落后的军队都显示了同样的前途,给发展中国家的军队提供了新的赶超的机会。
它使我们有可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接近甚至赶上先进国家军队,因为这场革命能使有限的金钱变成巨大的物质推动力。

*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作者:杨南征,南征兵推研究院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