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吉星︱方言,远去的乡音

 37度悦读 2022-04-28


   万吉星,云南昭通巧家县人,1976年生,当过医生,现居昆明。闲暇时喜欢写些无病呻吟的文字。

周末,老乡带着上小学的孩子来家里做客,平时工作太忙,大家难得一聚,泡一壶上好的普洱,在轻雾缭绕的香气中,天南地北漫无边际地瞎吹,浓浓的乡音,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然而她女儿在旁边却听得一脸茫然,我偶尔用方言问问孩子一些情况,朋友总要用普通话向女儿翻译一下。

朋友说,孩子从出生,他们就十分注意,不管是在家、在学校还是在任何公共场合,都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孩子从来不说方言,现在才8岁,普通话很标准,小主持人考级已经过了5级,言语间,透出一股自豪与骄傲。

朋友走后,我却突然间感到一种莫明的沉重。

方言,是一种地域文化符号,收纳了民间的智慧,采集了地域的精华,铸就了地域文化的底色,是一种镌刻进骨髓、流淌在血液里的乡音。乡音是故乡的土语,也是我们真正的母语。因为母亲用它来为我们唱摇篮曲、教我们牙牙学语,我们无不是在乡音中启蒙,伴着乡音长大,它是我们最能表达情感的载体。

儿时,当我们坐在乡村学校简陋的教室里,就着黎明的第一缕晨曦,手捧语文书大声朗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时,只知道用铅笔在书上一字不差地写下注释,却无法体会隐藏在诗句后面的那份乡音、乡情、乡恋、乡愁。

长大后,远离了故乡,独自在异乡漂泊,在人潮拥挤的陌生城市的街头,猛然间听到一句熟悉的乡音,惊喜地问一句:“你是某某地方的吧?”对方也惊喜的回一句:“你也是啊?”于是扯开嗓子唠几句家乡的方言,这是何等的温暖啊!那一刻,乡音成了镌刻在每个人身上独有的印记,成了游子永恒的标签,一句浓浓的乡音,带来了家乡特有的亲切和慰藉。

乡音是一个人寻根的烙印,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飞多高,乡音就是那根风筝线,一头拴着你的心,一头连着故乡的根。当你累了、倦了,便会想起那个生你养你,也许最终还会埋葬你的衣胞之地。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父母从孩子还在娘胎里时,就开始用普通话作胎教,出生以后,更是生怕孩子说方言影响以后的前程,孩子从牙牙学语便与方言隔绝了,似乎在一个高大上的城市里,说一口浓厚的方言,就会被当作进城务工的乡下人一样,无形中低人一等,于是乎,就连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里也不得不操一口蹩脚的马普与孩子交流。如今方言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遗忘了自己曾经熟悉的语音。

有调查显示,许多90后,00后的人都不会说自己的家乡方言。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们的悲哀?

普通话是国家大力推广的一种普及性语言,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让孩子从小学说普通话,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值得大力倡导的。但如果因此就让孩子与方言隔绝,生活在一个只有普通话的小世界里,是不是有点过了呢?

在单位、在学校、在公共场所、在一些重要的社交场合,大家讲普通话有利于沟通交流,但在家里,与亲人在一起,用浓浓的乡音唠唠家常,摆摆龙门阵,谈谈家乡的风土人情,何尝不是一种亲情?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懂得珍惜,当事物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时候,才知道珍惜,一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失去了才知道珍贵。

乡音是家乡祖辈们在岁月中耕耘出来的,是家乡风土人情哺育出来的,浸透着纯朴、憨厚,洋溢着热情、亲切。我无法想象,许多年以后,当每个人都操作满口整齐划一的普通话时,丢失了乡音,我们还能找到故乡的方向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