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槽贴|为什么现在网络平台的戾气这么重?

 毛毛虫_Claire 2022-04-28

关于我的一切和有用的推文点图片都可以找到哦!

最近两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微博、知乎、豆瓣,各种网络平台、社交平台的戾气都越来越重。

作为一名博主,我是深有感受。

记得刚开始在平台上分享我的生活、干货内容时,和很多小伙伴交流得特别棒,网络平台为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大家在一起发现生活中的小而美,一起交流关于学术的问题,一起享受互帮互助的氛围。

但最近几年,我发现网络平台已经彻底“改头换面”,成为了“戾气集中营”。

以前在知乎,我能够学习到很多内容,即使大家在吵架,也是根据各自的经验在分享观点。

我有时候会饶有兴趣的看大家吵吵闹闹的上百条,好多次还在评论区被人种草书或者电影。但现在点开问题的答案都是在讲一些煽情的故事。

以前在豆瓣,我很喜欢看一些文艺姑娘的手作,但现在平台充斥着尖锐的“男女对立问题”。甚至看起来非常猎奇的言论,也会被人多人点赞。

我很能理解,被多元信息包围着的我们,思考方式和价值观都不可能一样,发生一系列的观念碰撞与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观点下有不同的声音再正常不过,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即可。

但现在很多声音都太过于刺耳,阴阳怪气,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相当一大部分人都拒绝理性、拒绝反思,只进行一昧的观点输出。

之前有个很火的话题,你爱不爱吃香菜?

这本来只是个人口味问题,但一些只想掠夺观念的人并不这么想。一部分爱吃香菜的人攻击不爱吃香菜的人,一部分不爱吃香菜党diss爱吃香菜党,就这样,爱不爱吃香菜也能引发一次“战争”。

这些参与者们其实都放弃了理性的思考,而只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输出并歪曲为正确的观点,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征服性的盲目快感。

所以最近这几年,我能深刻感受到,真正有学识越来越趋于沉默。

网络风向越来越差,网民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低,戾气越来越重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又该如何在不可避免的网络环境中不被影响,保持一份安宁?

为什么大家

火气”这么大?

我经常在微博发表一些观点,自我感觉,我的微博评论区算得上当下微博中的一股清流了。

因为大多数关注我的人都和我的价值观差不多,我的公号和微博都是私域。其次,关注我的人大多数学历层次较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强,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大家也只是提出来,很少上身到人身攻击。

但有时候我在网上冲浪时,点进一些比较公域的大号,评论区一片乌烟瘴气。

一言不合就“对线”,站队友找友军,还有两家粉丝互相diss,我确实有些无语加困惑。

明明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甚至都算不上一件事情,大家为什么火气这么大?为什么能有人这么闲,两人互相diss几个小时,不用学习不用上班吗?

造成这种“火气大”的局面有很多因素,我也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① 网民学历、素质良莠不齐

首先来看两张图片:

这两张图片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可能在网络上因为某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的两个人,可能连二元一次方程都解不好。

我并非以学历为论,但大部分情况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拥有更成熟的思维方式。

成熟的人也容易理解他人,而且也更关注自己,毕竟现实生活中学习、工作、职场都有不少压力,谁又有空去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在网络上消耗精力呢?

网友学历和素质良莠不齐,就很难站在一样的角度、高度去思考问题。自媒体是一个公共的交流平台,它拉进了圈层之间的距离,也激化了圈层之间的矛盾。

② 碎片化煽动

一般人刷微博,估计都是在通勤交通工具上闲得无聊刷一刷,要么就是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刷一刷,要么就是排队的时候为了消磨时间刷一刷……很难抽出一整块的时间来深度阅读。

碎片化的阅读剥夺了原本属于你的思考时间,长时间不思考,当然就会降低判断分析的能力。

再加上一些博眼球的营销号煽动,你可能还没搞懂它到底在说什么,就已经开始相信它了。

在相信的基础上,一传十十传百。微博用户基数很大,传播速度自然也很快,也就形成了主流舆论走势。

所以啊,我们在“吃瓜”的同时也得理性吃瓜,去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去为他人发声。

③ 大数据推送

网络信息透明化,大数据逐渐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精细的算法推送,有时候都让我觉得可怕。

你喜欢什么,就越给你推送什么;你点赞什么,就越给你推送什么。

大数据的推送在不断固化你的圈层,固化你的认知,让你难以跳出自己的认知圈。

大数据推送给我们的都是我们想看的、喜欢看的,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东西,我们的价值观也受影响逐渐演变成对世界的偏见,形成了“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

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个特别相信星座的朋友,她分析别人性格、相处方式时都用“星座论”。越使用星座她就越相信,所以当我说我不太相信星座时,她觉得很诧异,怎么会有人不相信这么准的星座!

我是一个相信性格是由后天个人努力加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人,所以当时的我也很难理解她怎么会相信星座这么悬的东西。

但好在我们并没有因为观点不同而有很大的分歧,互相尊重彼此的价值观,相不相信星座这件事并没有妨碍我们成为朋友。

可如果是生活在当今的网络下,什么“我的极品室友”这么一发,评论里推波助澜一番,估计我们两个早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我相信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肯定也有很多和我有类似想法,甚至疑问的,面对当下戾气如此重的网络平台,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寻得自己的那份安宁呢?

对此我有几个建议:

❶ 允许多元化存在

当下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评价的权利。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认为的“好”,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坏”。

大家评判的好与坏,基本都来自这三点:公序良俗、大众普遍审美、个人的三观。

追星的粉丝认为自己的“哥哥”就是世界上最帅的人,追求学术的人可能认为头发都白了的权威大牛才是最有魅力的人。

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偏好,现在你追捧的可能再过五年、十年就嗤之以鼻了。也许现在说“不好”的人,就是十年之后的你。

每个人的审美不同,想法不同,年龄不同,所发表的评论也就不同。

你可以说你最爱哪种类型,但你不能堵住其他说“不好”的人的嘴。

在网络上冲浪保持开心的秘诀之一:停止说教。

不要纠正别人的想法,不要说教别人的价值观,不要把自己的观点硬塞给别人,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这一点除了在网络上非常适用以外,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

《三年A班》

❷ 做网络的主人

网络的不断优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记得我当年出国留学时,想要了解国外的信息真的很困难,接触到的几乎都是二手、三手信息,信息也特别少。

但现在,你要是想出国留学,各大机构、留学生交流群各种平台都能提供大量且真实的信息。互联网的进步给我们整体都带来了巨大福利,问题时这些给整体带来的福利和你有多大关联?

作为个体,你是做享受技术进步带来巨大福利的少数人群,还是要做被互联网收割的“韭菜”?

互联网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工具,有人说互联网利大于弊,有人说互联网弊大于利,但我始终认为互联网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

是好是坏,全看你如何使用。

如果你能在互联网中保持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那么利>弊;如果你整天被网络推着走,毫无主人翁心态,那一定是截然相反的结果。

❸ 减少消遣投资自己

网络上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瓜,每天吃瓜也吃不完。

吃完的瓜会离开你,但投资自己不会。

互联网既然是工具,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利用啊。读书的小伙伴可以搜索各种网课各种学习资料、职场人也能找到各种关于职场升职的本领,利用互联网让自己不断升值。

减少关于明星娱乐、微博热搜、各种消遣的时间,把这些时间更多投入到个人成长投资中。

举个例子,你是怎么使用抖音的?空闲时间刷抖音、空虚无聊刷抖音,享受抖音带来的短暂快感,不断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但抖音的商家和博主,就是通过一些短视频进行引流变现。同样是抖音用户,一个浪费了自己大量时间,一个利用别人浪费的时间经营成事业,谁的收益更大一目了然。

所以无论在哪个平台,我们都要拥有主人翁心态,把自己的时间投资在自己身上。

❹ 用理智面对各种信息

我们怎样保持自己的理智和清醒,避免在网络冲浪时被情绪控制?

首先我们需要冷静思考,一旦你发现自己情绪激动,请先冷静下来。

当我们因为阅读文章激发了情绪(恐惧、愤怒、担心等),我们大脑中的“杏仁核”就开始掌控大脑的控制权。

为了快速处理外部信号,导致大脑处于“短路”状态。这时候感性就会压理性,做出一些冲动的选择。

✅ 其次,在我们完全冷静下来之后,再去求证来源。

善用搜索引擎,看看是否有别有用心的人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伪证或者开始打脸。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

👉 消息的起源出处

👉 传播者是否为专业人士

👉 是否有反对的观点

👉 文章的引用是否有出处

👉 文章的内容是观点还是事实

全部了解之后,再做出理智且谨慎的回应。

✅ 同时,我建议大家多去获取高质量的信息。

不论你是需要「见多识广」还是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高质量的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

前几年p2p暴雷的事件大家都听说过吧,我记得当时已经是p2p末期临近暴雷的时刻,我有位老同学还在往里投资。

我给他提了个醒,但他接受的信息仍然认为高风险就能带来高收益,所以当时就没全部撤出来,最后平台跑路了,他没撤出来的钱也打了水漂。所以信息质量对人的生活有直接的影响,高质量的信息能够让你避免更多陷阱,生活更加幸福。

以上就是我对当下网络平台的真实想法,希望在未来的日子能够与大家共勉。

温和理智、清醒有力的文字,永远比极端挑动情绪的文字更能打动人心。

朋友们记得经常来看看我呀,

可以把我设为「星标」☆~

步骤如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