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苏-17:为苏-7插上变形的翅膀,就成了苏-17

 朝_五_晚_九 2022-04-28

很难找到最初的苏-17的大图,本文图片大部分都是苏-17M,或苏-20、苏-22等,反正长得都差不多,有些怕标错就没有加图注,各位读者老爷见谅。在聊苏7的时候,曾说过苏-17其实就是换装了变后掠翼的苏-7,因为苏-7的主机翼后掠角太大,虽然飞行性能没有问题,但是起降和续航等性能却很堪忧。特别是起降距离长,即使加装了双减速伞、吹气襟翼等一系列措施,但改进效果都不明显。这是大后掠角机翼的固有特性,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基本无解。

苏-17三面图

但放到实际当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起降速度过大,首先就是安全性降低,这个不用多解释,速度高了反应余地就小了,基本上也就是高速行车和龟速行车的区别。第二个更要命的是起降距离过长,一方面增加了对场道的要求,不利于分散隐蔽部署到野战机场,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战时快速反应。所以改善起降性能的努力在苏7上也基本没消停过,这些努力的最后,就是当时最先进的成果——能够兼顾高速飞行和低速起降的变后掠翼,至于变形机构带来的增重只能先放到一边,另外一个方向是升力发动机,但是带来的效益还比不上变后掠翼。

当然也并不是真的就把原来的机翼拆下来、插一对变后掠翼,那会儿还没有模块化的概念(有也不是这样的),为了减少设计试验的工作量,同时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苏霍伊实际上只是把原来苏7主机翼的外翼段设置成可变后掠角,可变动的部分占总翼展的60%,这个比例在当时和后来所有变后掠角机翼里并不算高,像米格-23和F-111都是几乎整个机翼都能变后掠角,只有一个中央翼盒结构是不动的。但苏-17的变后掠角最早只能固定在两个位置,30用于起飞、着陆和巡航,63 度用于高速飞行。后来为了快速巡航才增加45 的位置,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1966 年 8 月 2 日进行了首次飞行,起降时所需要的机场跑道长度减少了一半。

这个不知道是M几

但即使全程以小后掠角巡航,在航程指标上还是没有太多起色。航程的改善直到1971 年 12 月首飞的苏-17M才有了大幅改进。苏-17M换装了体积更小但推力更大的AL-21F发动机,内部空间腾出来不少,于是油箱也经过重新布置,机内燃油增加到4430升,比原先的最初版本增加了1000升还有得多,后来的M3型更是增加到了4880升。苏-17系列标志性的机头双空速管也是首次出现在M型上。

这个是苏-17M3

苏-17的终极版本是1980 年 6 月 19 日首飞的M4型。主要是大幅升级航电设备,但进气锥为固定式不可调节,并去掉了调节机构,这是考虑到苏-17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对地攻击,并不需要高速飞行,最大飞行马赫数也降到了1.75。M4版本全机增加到12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达到4吨,可挂载的武器包括R-73空空导弹、Kh-29空地导弹、Kh-28反辐射导弹,以及其他多种精确制导武器。

把苏-11和苏-9分成两篇好像还说得过去,但把苏-20/苏22和苏-17分开说就显得真的不厚道了,简单来说,苏-20是苏-17M的出口型,配装的是AL-7F发动机;从苏-17M2之后的出口型都称为苏-22,配装的是图曼斯基的R-29BS发动机。R-29在推力水平上与AL-21F差不多,但是直径要大一些,因此必须修改后机身,相应造成了飞行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不过苏-17M4的出口型苏-22M4又装回了AL-7F,总之就是不想让AL-21F出口。但苏-20和苏-22之所以被称为是“猴版”,除了发动机有所欠缺外,机载设备、武器等都有缩水,特别是不能挂载和发射苏-17系列的大部分精确制导弹药,限制了作战能力的发挥。其实苏-22还有一个M5版,是用法制设备取代了现有飞机上的部分俄制设备,机体没有重新生产。

这是苏-22M4

苏-17,包括苏-20/22系列大量出口到国外,前后共有25个国家拥有过这款飞机,俄罗斯于1998年退役了最后一架苏-17M4,但直到现在仍有伊朗、越南等6个国家中有这个系列在服役。苏-17系列本是对地攻击机,空战并不是强项,实战中主要是被地面火力击落,但被对方战斗机击落的也不少。两伊战争中,据伊朗称伊拉克的苏-20/22一共被F-14击落了21架、被F-4击落了18架、还被F-5击落了3架,不过一架伊拉克的苏-20也在空中30毫米航炮击落了一架伊朗的F-4E。海湾战争期间苏-20/22被美军F-15击落了5架,其余的要么毁于地面,要么飞往伊朗,再也没有回来。

一架越南的苏-17M3正准备挂载Kh-28导弹

GIF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点个关注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