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过发三心,慎独做圣贤丨《群书治要·礼记》

 解忧小公主学孝 2022-04-29

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十七集


  

  

  


《增广贤文》上说,“凡是自是,便少一是,有短护短,更添一短。”

  


《弟子规》上也说:“倘掩饰,增一辜。”

  


因此,就要勇于改过,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在哪里,就要勇于改过。那么如何改过呢?



明 唐寅 梦仙草堂图(局部)



在《了凡四训》中,讲到了改过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发耻心。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想一想古代的圣贤人,比如说孔老夫子、孟老夫子。

他们和我同样是人。

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百世的师表,而我自己却是一文不值。

“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

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

”过度的放纵感官欲望上的满足,偷偷地做不仁不义的事情,以为别人不知道,还妄自尊大,自以为是。

就这样一天天地将要堕落为禽兽还不自知。

羞耻的耻,这个字对于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所以知耻是改过最关键的一步。


第二要发畏心。

对因果要有敬畏之心,举头三尺有神明,纵使是将自己的过恶严密地掩饰,其实对于明眼人来说,也是一目了然的。终难自欺。

而且如果是被人看破,则更加一文不值。

所以要深信因果。因为自己不善的言语、行为、念头都是被一一记录在案的。

“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

所以怎么可以不生畏惧之心呢?


第三要发勇心。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这就是士为“因循”难成事。就是因为“因循”二字,导致很多人道德学问不能增长,也因此而耽误了一生。

所以要勇猛精进,需要奋然振作,毫不迟疑,不能够等待。对于过失,小的过失,要像芒刺在肉一样快速的要把它剔除掉。

对于大的就要像毒蛇咬住了自己的手指一样,迅速将其斩除,不能有丝毫的迟疑,不能有丝毫的犹豫,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因此,耻心、畏心、勇心,具备上述这三种心而改过,则不患过不能改。

我们修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学做圣贤。

  《大学》上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明德”是彰明自己的自性、明德。

修学是修正自己的言语行为,使之合之于道。

修身就要从慎独下手,身处暗室也能够将自身的恶念于即将萌发之际,就进行克制的这种功夫,就是省察的功夫。

慎独是不自欺,不自欺是诚意。

能够诚意就不会去欺骗别人。

不欺人就不会被人欺,因此,慎独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倘若能够在闲居独处之时,也能够做到谨慎不苟、不自欺,久而久之就会道心坚固。

“慎独”的功夫养成了,也就不患不到圣贤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