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山的两座碧螺峰

 苏迷 2022-04-29
《苏州日报》2022年04月23日 B01版

  杨维忠

  太湖洞庭山有两座碧螺峰,一座在东山杨湾村石桥西白豸岭上,一座在西山(现金庭)南徐村徐宅山。两座碧螺峰都历史悠久,据说是洞庭碧螺春最早的产地。

  洞庭山是太湖东西山的总称。西山古称“林屋山”,以有林屋洞而名;又名“包山”,即四面被湖水包围之意。东山古称“莫厘山”,相传隋代莫厘将军率兵扎营得名;一名“胥母山”,传说伍子胥在此迎母。洞庭山之名最早见于唐代白居易诗《宿湖中》,有“十只画船何外宿,洞庭山脚太湖心”之句。南宋平江府知州李弥大《游洞庭山》有序:“昔白乐天为姑苏太守,游洞庭山题诗翠峰寺,有笙歌画舟之句。”至于为何称“洞庭山”,明王鏊《震泽编》“七十二山”有一段诠译:“其称洞庭,则湖中有金庭玉柱而名。”山之东称“东洞庭”,简称“东山”;山之西称“西洞庭”,简称“西山”。

  东山碧螺峰海拔120米,与铁拐峰相连。其峰在王鏊《震泽编》“东洞庭”中有载:“……又南为寒山,为嵩下,为梁家濑,为北叶、南叶,为碧螺峰,灵原寺在焉……”清《太湖备考》“冢墓”载:“叶桯墓在东山白豸岭下。叶桯,字叔轸,少保叶梦得次子,仕至中奉大夫,与兄栋皆隐东山碧螺峰下,山中人称之曰桯公墩。”清乾隆《苏州府志》载:“桯公墩在铁拐峰,乃桯公隐居之所,在东洞庭山后山碧螺峰北牛背冈南。”这些明清方志都提到东山碧螺峰,该峰得名应在明代之前。明正德八年(1513),致仕归山的大学士王鏊游览碧螺峰,在山顶石壁上题“碧螺峰”三个大字。山崖朝西仰卧,高1.5米,东西宽2米,南北长2.5米,中镌刻“碧螺峰”三字仍清晰可见。近处,有1929年李根源所书“碧螺春晓”四字,亦镌刻于山岩上。站在峰岭,极目远眺,太湖在望,远山隐约,风光甚佳。

  王鏊题刻摩崖后,碧螺峰名声大振,演绎出许多与碧螺春有关的故事,并载于方志。清乾隆《太湖备考》“杂记”载:“东山碧螺峰石壁有野茶数枝,山人朱元正采制,其香异常,名'吓杀人香’。宋商邱抚吴始进上,题曰'碧螺春’。自是督抚提镇,岁来采办,售者往往以赝乱真。元正殁,制法不传。”

  清嘉庆年间,顾禄《清嘉录》“茶贡”云:“……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采办者如故,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吓杀人香者,吴中方言也,因遂以名是茶。自是以后,每值采茶,土人男女长幼,务必沐浴更衣,尽室而往,贮不用筐,采置怀间。”把东山碧螺峰说成是碧螺春茶的最早产地。

  西山碧螺峰高100米左右,与东山碧螺峰齐名。最早载于明蒋珊嘉靖七年(1528)所撰《故东篱徐公墓志铭》,有“徐氏来包山,居碧螺峰之下”之句。西洞庭徐氏源于南宋徐元吉,有“南徐”与“北徐”之分。南宋淳化年间,抗金将领徐揆之子元吉爱太湖风光清丽,率族迁包山后埠。宋末,元吉之裔一支居崦里南,称“南徐支”;一支居崦里北,称“北徐支”。徐氏家族取村名“南徐”,除了地理位置之因,还有告诫裔孙不忘“南迁”之难的含意。南徐村从南至北被青石山所围,状似一颗青螺叠在山峦,俗名“徐宅山”。

  历史上,文人学士游览西山碧螺峰亦多记载。清康熙年间史学家潘来《游西洞庭》云:“峰高百余丈,自巅及趾。奇石错立,各具一态。”“此峰秀甚,在大道旁,士人无知焉,游者亦绝少。西山不临水之奇峰,惟此峰独秀也。”说的就是碧螺峰。清沈彤《游包山记》“碧螺峰”云:自林屋山东北水行数里,见有峰拔层峦之中,色苍翠而旋上者,碧螺峰也。峰西北面无石,石皆在东南,周不及二里,高可三十丈。稍近而峰巅众石若翔、若集、若昂、若俯、若蹲、若跳,皆争出奇势也。

  “俨双峰兮亭亭,忽雾绕兮云横。冈峦纷兮离合,洞壑黯兮峥嵘。望夫人兮不远,路杳杳兮难征”,这是王鏊《震泽集》中的《碧螺峰》诗。这首诗颇具争议,一说是写的东山碧螺峰,诗中“双峰”是指杨湾铁拐峰与碧螺峰,但这两座峰顶没有洞穴,还有从石桥村到碧螺峰山道平坦,也不遥远,诗中的“夫人”又是谁?一说此诗是描写西山碧螺峰,这座山峰多奇石窍穴,山道崎岖,四季云雾飘忽。另外明代徐缙为洞庭西山人,嘉靖朝官至吏部侍郎,摄尚书事,并给嘉靖帝讲过课,原配夫人王仪为王鏊长女,卒于正德十二年(1517),归葬西山徐宅山(碧螺峰),这些内容均与诗意相符。

  碧螺春与碧螺峰有关吗?最早产在东山碧螺峰,还是西山碧螺峰?说法一直较为含糊。太湖洞庭山早在唐代就产茶,以洞庭西山为早。唐陆羽《茶经》载,唐至德二年(757)三月,陆羽与刘长卿一起到太湖西山考察茶事,经包山寺住持维谅和尚介绍,前往水月坞水月寺品茶。好友诗僧皎然慕名来访,作诗《访陆处士羽》,有“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春泉”之句。从此,水月坞的水月茶(小青茶)遂闻名于世,唐宋两代被列为贡茶。据说碧螺春茶的形成还与佛教文化有关,该茶卷曲如螺的外形,为水月寺僧人受佛像螺状头发而创制。明代陈继儒《太平清话》载:“洞庭山小青坞出茶,唐宋入贡。下有水月寺,即贡茶院也。”应该说水月茶是碧螺春的前身。

  洞庭山绿茶炒制工艺的记载,始于明张源所撰的《茶录》(这书不是北宋的蔡襄写的吗?),该书对洞庭东西山绿茶的采摘、炒制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炒制过程分杀青、轻团、焙干等工序,已与现在的洞庭碧螺春炒制工艺基本一致。

  碧螺春茶名的来历,较为传统的说明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帝南巡回京,途经苏州,江苏巡抚宋荦进献洞庭山所产“吓煞人香”茶,康熙饮后大加赞赏。因其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早春采制”,赐名“碧螺春”。从此,碧螺春每年进贡,名扬天下。不过,《中华茶文化寻踪》第十章“名茶历史”(《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9月版)载:查清宫“进贡茶单”,雍正十年九月,江南总督苏州巡抚尹继善进贡茶,尚无碧螺春之名。直至道光十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江苏巡抚林则徐,跪进:碧螺春茶二十瓶、阳羡芽茶二十瓶。可见“碧螺春”之名,雍正年间尚未为清宫所知,“由康熙时定名”之说就值得商榷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碧螺春茶清雍正、乾隆年间还数量很少,无法进献朝廷,直到道光中期才为贡品。

  从明清的这些方志或笔记来看,苏州洞庭山应该先有碧螺峰,再有碧螺春。碧螺春茶的形成好像与碧螺峰关系不大,纯属巧合。至于清《太湖备考》“杂记”所载,发生在东山碧螺峰上的故事,也许是后来者为王鏊所题“碧螺峰”锦上添花之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