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杨佳慧,女,出生于1983年7月,现任教于海南省文昌市第三小学,小学高级教师,海南省首批“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海南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曾获得海南省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第一名。 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第八册 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海南省文昌市第三小学 杨佳慧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两首儿歌通俗易懂,除了几个不常见的词语的理解需要提供帮助外,诗歌的意思、诗歌所表达的主题等学生理解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如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落实朗读、背诵、理解诗意,并能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中国古诗词凝练中见丰富内涵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中国古诗词叙事的生动。 3.对比阅读,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凝练与丰富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使用教材及自学要求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小池》,现代故事与古诗第一轮PK 1.出示小故事一则,指名学生朗读。 艳阳当空,暑气还没有散尽。池塘里荷花有的开得正艳,有的已经完全凋谢,正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的莲蓬,在阳光下灿烂地笑着。挤挤挨挨的荷叶下面,飘动着挤挤挨挨的浮萍。好大一片绿色的池塘啊! 你看在那片荷塘中间,有个可爱的小娃娃,大约七八岁吧,胆子可真不小!只见他头顶荷叶,笑容灿烂,双手滑动船桨,贼头贼脑地从池塘深处轻快地窜了出来。你看那船舷上大大小小的莲蓬,有没有王者归来的感觉?小船经过的地方,水面上的浮萍被“呼啦啦”迅速分开,一道白花花晃动着的小小银河,久久没有合拢。 2.多种方式朗读《小池》,读好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故事。 3.讨论交流:你更喜欢哪种表达,为什么? (二)学习古诗《小儿垂钓》,现代故事与古诗第二轮PK 1.出示古诗《小儿垂钓》,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2.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3.自由朗读注释,借助注释说诗意。 4.出示由此诗改写的一首现代儿童诗。 5.现代儿童诗与古诗对比朗读。 6.讨论交流:现代儿童诗与中国古诗在表达上有何不同? (三)儿童古诗主题阅读 1.出示《池上》《小儿垂钓》等多首儿童古诗,全班集体朗读。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讨论与交流:你又有何新的发现? (四)总结交流:今天有何收获? 古诗两首 苏教四年级 海南省文昌市第三实验小学 杨佳慧 课前: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大家放松放松,一起聊聊天。 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认识我吗?我姓杨,你们叫我什么?我叫什么?现在认识我了吗?集中视线于一点,向这看(指自己),看十秒钟,看好了吗?好看嘛?谢谢同学们的赞扬,现在认识我了吗?能记得我多久? 一、导入 跟你们第一次见面,给大家带了礼物,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长安百米贵,久居 实不易》(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的诗歌特点介绍,重点诗句介绍,诗人介绍。 带来一首一千多年以前的诗作,——上课 二、《小池》:看大屏幕,一幅画,里面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请大家大声读一读这个 小故事。 在一片荷花开得正旺的池塘里,一个可爱的小娃娃撑着小船。 他不时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发现,因为他是偷偷溜出来采莲蓬的,正急着往回赶呢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偷采白莲蓬还要隐藏自己行走的踪迹。 你看,小船划开铺满睡眠的浮萍,浮萍久久难以合拢,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早就把他的行迹给暴露了!哈哈! 1、多种方式朗读故事(自由读,每人一段合作读,生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 2、请你把这首诗歌都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互相纠正字音, 3、再读一篇,还是读给同桌听,读出节奏。 4、检查检查,指名读。(多位同学) 5、这样可以读吗?去掉其中的字填空读。 6、读书最高的境界,心到,读书有三到……现在如果你们就是白居易,看到这样一个 活泼可爱的娃娃,那么你想怎么读一读它呢?指名读。 假如白居易在做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胡子一大把,七八十岁的时候,这首诗应该怎么读?指导读。你看,这位老爷爷满是对小孩的喜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引导读。 可以用不同的年龄来感受诗句,大家以后在读书时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7、请女同学读一句古诗,男生读一段古诗。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了吗? 生:一段话就是一句诗的意思 生:我发现古诗就是故事的缩写。 师:古诗是故事的缩写,故事是古诗的扩展,二十多字,一百多字,从数字上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呢? 引导概括古诗的特点:用极少的字能概括非常多的内容,这叫凝练,这是中国古诗的一大魅力。 三、古诗《小儿垂钓》——还有一位诗人,看到白居易这么厉害,他也想试试,于是他 前思后想,左思右想,朝思暮想,想来想去,哈哈,有天他终于,还是没想出来,不过他把一个小故事写成了二十八个字,出示故事《小儿垂钓》。 1、自由读。 2、好了吗?自信满满,找个人试试。指名读。他把古诗读出了自己的味道 你来试试。真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 老师教教你,“稚子” 哎呀,咱们班的同学,不行,我不服气,咱们男女生同学比赛,PK一下。 (去掉其中部分词语)女生读,男生读。括号里填的是? (再去掉一些词语)女生读,括号里填? (又去掉一些)现在更难了,男同学还敢吗?有勇气!男生读。括号里填? 了不起,女同学,认输吗?女生,预备起。 3、了不起,男生你们服吗?不服你自己站起来跟女同学单挑一下。(男女生指名赛读) 师评价:哎呦,不光背出来了,好像从一年前穿越过来了。 4、好孩子,我感觉你们都背下来了,拿出你最饱满的声音,我们一起背一下,预备起。 5、孩子们,不要小看这二十八个字,虽然比白居易的《小池》多八个字,但是这里面有人物,有……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当小演员,把胡令能的故事演一演。 (1)大屏幕出示主要情节展示,小组合作填一填,商量一下怎么演。 一个【 】的小孩在池边【 】。 他【 】坐在【 】,茂密的草丛掩映着他的身体。 一个过路人【 】,小孩只远远地跟路人招手。 因为【 】 ,鱼儿再也不上钩了,所以不应答。 (2)指名填读。 商量好了吗?找个小导演解读一下这个剧本。 再找一个同学读一下,边读边注意括号里需要填的词,一会儿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细节。 最后找一名导演解读一下。 (3)好了孩子们,现在明白了吗?谁愿意来演一演。 你们怎么分角色的?谁是小孩?谁是路人?找准位置了吗?《小儿垂钓》一分钟剧场海选演员现在开始。 评价:他们演得这么有趣,跟剧本一样吗?哪里演得不准确?(交流) 师指导:垂钓的小孩有没有告诉路人怎么走?(指名交流) 一起读古诗的第三句—— 遥是什么意思?招手是什么意思?请看老师的动作,(拜拜,打招呼等)招手应该怎么做?这是摆手,招手怎么做?(向自己这边招手)如果他不想告诉路人,他为什么招手?招手是什么意思?(让路人走过来然后告诉路人) (4)另一组同学来演。 演完后评价,掌声欢送。 6、孩子们,演完这个小故事,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古诗,请男同学读一句古诗,女同学读一段故事。 四、 1、屏幕出示: 【唐】胡令能 《小儿垂钓》 4句28字 1个故事 【唐】白居易 《池上》 4句20个字 1个故事 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了吗? 生:它们都是写小孩的 生:都是写小孩天真活泼的 生:都是二十几个字写一个故事 生:都是四句 生:简短也对,这叫凝练 大屏幕出示相同之处—— 同朝代作者 同为儿童诗 同叙述故事 同是 绝句 同语言凝练 3、大屏幕出示:合作讲一讲这个小故事,看清楚每一段前面的提示 老师:一天,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外出游玩。他看到: 第1组:在一片荷花开得正旺的池塘里,一个可爱的小娃娃撑着小船。 第2组:他不时地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发现。因为他是偷偷溜出来采莲蓬的,正着急地往回赶呢。 第3组: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偷采白莲还要隐藏自己行走的踪迹。 第4组:你看,小船划开铺满水面的浮萍,浮萍久久难以合拢,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早就把他的行迹给暴露了!哈哈! 老师:看到这情景,白居易先生乐了,吟诗一首: 全班齐读: 【 】【 】 【 】【 】 看到这情景,齐读—— 4、屏幕出示,师生合作: 老师:没想到,胡令能当时也在池塘附近,他听到语言这样直白,又通俗易懂的诗,心中料想吟诗之人肯定是白居易。于是上前拜访,对白居易说: 男同学:“闻得此诗具有语言直白,通俗易懂的特点,想必您就是白居易吧。无独有偶,我也曾见过一个如此幼稚可爱的小孩。” 老师:白居易听胡令能这么一说,兴趣大增,问道: 男同学:“此话怎讲?道来听听。” 老师:胡令能脱口而出: 女同学:【 】【 】 【 】【 】 男同学:“哈哈哈……哈哈哈……好句好句!” 老师:微风阵阵,笑语阵阵,两位诗人完全陶醉在赏景、吟诗当中啦。 师:吟读古诗结束了,课下可以读读古诗。 (冰雁、春天的足音、刘伟栋、章晓、曲曲现场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