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废”孩子的最佳办法:就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

 蜂风vh2003npbr 2022-04-29 发布于广东

随着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有关孩子的育儿话题总是可以引发很多家长的关注讨论,尤其是新时代下所奉行的快乐教育就比较受欢迎,不过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往往很骨感,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在教育中快快乐乐成长,但实际情况却是孩子是快乐了,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但他们也快被“养废了”。

如何“养废”一个孩子?“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这句话就够了

童老师是一名大学钢琴教师,但女儿心心却没有遗传到妈妈的优秀基因,在童老师看来,别人都是花钱请钢琴老师1对1教学,自己就是老师、而且还是免费的,如果能够培养女儿一门手艺、将来也多一条就业的选择,在学钢琴这条路上童老师也会女儿铺垫了很多,购买上万元的钢琴、推掉钢琴演奏、推掉聚餐聚会、推掉旅游…

在看起来完美的计划中,本来以为女儿心心在钢琴方面可以越来越优秀出色,但让童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女儿只是三天新鲜,刚开始的几天还会主动去练琴,大概持续半个月后心心就开始排斥练琴,对此童老师(妈妈)分析,心心之所以学着学着就不练琴了,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把练琴当成习惯去做”。

原来,心心练琴有一个星期之后随着难度加深、需要复习的时间也多了起来,在学业加重下家里面的爷爷奶奶开启了心疼模式,一会问“渴不渴、饿不饿”,一会又说“学钢琴又不能当饭吃,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本身心心的情绪还不是很大,受到家庭因素影响大概有了庇护之后便开始了耍脾气。

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一提起练钢琴心心就会故意跑到奶奶的房间,而在老人的呵护庇佑下,学钢琴这件事情也就有一天没一天了,意识到“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再加上平时太忙的原因心心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看着,而在爷爷奶奶带娃的口头禅里就有一句话“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

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是挺有道理,教育孩子嘛,也的确是需要循序渐进,但“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可不代表凡事都可以任由孩子胡闹,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意志不够坚定,平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如果家长不加以管理和引导就很容易在黑暗中迷失自我。

据童老师描述,她的女儿心心正是因为“凡事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现如今已成功被养成一位叛逆少女,每天把自己打扮得造型夸张不说、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打游戏,每当家长进行语言沟通或批评的时候,心心总生气地回话说“我不喜欢,别逼我”…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会疑惑,原来老师的孩子也会叛逆,其实在教育这件事情上不分年龄、不分阶层,唯一可以拉开差距的就在于育儿方法,一样的方法在不一样的家长身上都会展现出不同的教育效果,所以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注重方法的实践与效果体现。

就拿快乐教育这件事情来说,快乐的本身是建立在健康的、快乐的、有效的…它的快乐本意并不是“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要知道引导和放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多注意健康引导。

那么,如何正确体现“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的快乐教育呢?

第一,了解孩子

“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从教育层面来解读这句话,我们是希望通过兴趣保护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要知道在学习这条路上从来就没有简单二字,能够快乐学习的孩子,一般也都是把学习当成兴趣去看待,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不要去逼迫、要想办法让孩子感兴趣。

在这方面,家长想要通过兴趣来促进孩子的学习效率,我们首先需要深度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后有了他们的生活小空间、和家长产生距离了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主动放下自己这个“家长”身份,告诉孩子“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你会发现孩子惊讶之余眼睛里尽是光泽,平时若多分享一些孩子可能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可聊话题也会越来越多。

第二,引导孩子

作为一个孩子,之所以会给他们“未成年”这个定义,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意志、抗挫折以及诱惑力比较薄弱,遇到困难与问题的时候容易情绪化,像很多不够自信的孩子,他们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会比较胆小害怕,也会以逃避、懈怠的方式来避免更多麻烦。

这个时候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我们就要做好充分的引导工作,当孩子害怕或不愿意参与某一件事情时,首先不要去逼迫他们,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引导,比如孩子不喜欢弹钢琴的原因是因为有难度、练琴时间太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拆分、针对、以及时间规划三大板块,去引导孩子慢慢感受进步的喜悦。

第三,认可孩子

兴趣是孩子成长学习当中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而在保持兴趣的源源不断的力量灌输中,除了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收获喜悦之外,孩子们还更需要来自于家长的鼓励和认可,但现实却是家长对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以至于家长注重结果的视线要比发现优点“更毒”,一点点缺点都逃不过家长的观察。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没有认可、没有鼓励的环境下,是很容易出现自卑、不愿意前进的泄气胆怯,所以在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方面,家长平时一定要注重孩子的优点认可,只有擅于去发现孩子的一点点进步、才会有更大的结果反馈!

第四,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首任老师,其作用不仅仅是传导知识、引导关爱,还有来自于言传身教的环境影响,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只是在不断地计划指挥,而没有任何实质性参与和实践,在孩子实践与探索过程就会因为挫折的出现而产生心态不平:“我凭什么要听你的”。

所以,做一个有效的引领者并不容易、更不只是布局指挥,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引导先锋作用,只有让孩子在身后感觉到来自父母也在学习、前进的能量,他们才会产生崇拜、相应模仿以及积极感应,这也是家长所带给孩子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