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荣纳堂 2022-04-30 发布于天津

陈逸民  陈莺

当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在1940年被发现时,人类都被这些精致的史前绘画所震撼(图1)。可惜,绘制这些精妙绝伦的壁画的原始族群的文明,没有被流传下来,人们仅仅知道他们的狩猎生活,而不知道他们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文明消失了!

世界上的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一脉相传,至今绵绵不息。

我们的史前绘画,以它独有的魅力依然在中华大地上灿烂辉煌。

2

这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史前绘画(图2),有鹳有鱼有斧,它用不同的颜色,绘制在一个灰色陶缸的外表,色彩鲜明,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绘画是人类传播关于自己所处的世界信息的一种方式。

这幅绘画,以它鲜明的色彩和略显夸张的比例,被保留下来,让现代中国人能够领略它无与伦比的神采!

3

这是一件陶缸,在它的缸壁上部,有四个被塑成人面的小耳(图3),究竟是用来系绳挂起缸体还是仅仅装饰之用,很值得研究。这样的陶缸究竟作何之用?

打水?盛饭?抑或只是一种储盛器?也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件葬具,用心盛放骨灰或者尸体,视缸的直径大小而定。

不管如何,在这件陶缸的外表绘上数千年不会褪色的绘画,应该是一件十分必须十分重要十分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恐怕它不是一件简单的器物,完全可能是一个重要人物的葬具!古人视死如生,当一个在部落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升天时,用这样一幅绘画为他陪葬,应该是十分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幅绘画要传播什么信息呢?

它能告诉华夏大地的现代人类,古时中原腹地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呢?

4

5

鹳,是这幅绘画的主体。白色身体黑色眼睛,而眼圈画得特别大,鹳嘴下叨着一条黑框白底的鱼(图45)。这部分绘画,明显在传达这样的信息,这是一个还处于渔猎时期的族群,他们已经懂得用鹳来捕捉鱼类以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他们期望自己的眼睛能够和鹳一样的明亮和精神,以便于他们收获更多的猎物。右边的一个图案,如果用约定俗成的说法,就如国家博物馆的说明牌上标注的那样,“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中的“石斧”。

是斧吗?

6

7

请不要忘记,这样一把石斧,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斧头,自然它的形制和现在斧头有着很大的不同。把图6画上和石斧和图7考古发掘的石斧,作一比较,就可以知道,图6画上的石斧十分写实,和考古发掘的石斧如出一辙。这是真正的新石器时期的斧子。当然也有研究者把图6的石斧异想天开地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上天的火箭,是外星人访问地球的实证。

我们要感谢中原大地上不知名的仰韶艺术家,他用自己一双巧手,绘制了一幅令人叹绝的史前社会生活图。这张画上,有对比有夸张有写实有虚似。黑白的色彩对比,夸张的眼睛,写实的鱼和网格纹的寓言(图8),都把这幅史前绘画的水准推向一个难以攀比的高度。有人声称,这是一幅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墨画!也许,中国绘画史由此而始!

8

画这样一幅水墨画,当然是吃饱了闲着才能干的事情。也就是说,早期中国,在5000年左右的中原大地,已经能够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人类已经有空闲时间来创作不能吃不能用的艺术,但这样的艺术能滋润族群的心灵能呼唤部落的祖先能解答人们心中的疑团!

这是文明的先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