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坞堡:韭民如何在“大灾变”中保命?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2-04-30 发布于北京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瑞鹤

责编:马戏团长

最近,俄乌冲突中,马里乌波尔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守军依托着马里乌波尔的钢铁厂,层层堡垒,愣是抵抗到了现在。俄军现在也不攻击了。由此可见,不管时代怎么变迁,堡垒在军事上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 上图为乌军死守的亚速钢铁厂,下图为网传钢铁厂地下掩体

那么,中国古代到现在有堡垒么?还真有。

我们去博物馆里看东汉魏晋文物,大抵都是随葬陶土器物为多,比如陶土鸭子,陶狗之类,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墓里陪葬的陶楼,实际上就是真实建筑的缩比模型。

猛一看,这些陶楼高大气派,简直就是地下CBD,人生后花园,但仔细一瞅,这楼上除了歌舞升平,还有弩机和瞭望哨,楼里还有庄园,说不好听点,这哪是住家啊,这是末日生存cosplay吧。

其实,这些陶楼的原型,也就是“坞堡”,还真是为了“末日生存”而准备的。看这些坞堡的历史,也算是对中国历史的一段别样解读。

◇ 陶楼模型,设于河南博物院,这样的建筑有相当多军事防御的成分,其实就是个坞堡

◇ 都是逼出来的

中国最早关于坞堡的记录,出现在王莽篡汉之后的天凤年间。

众所周知,王莽理想很大,胡作非为,不久之后就搞得民不聊生,绿林赤眉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乱世之中,民众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修筑防御建筑,以躲避战乱,这就是坞堡的雏形。

到东汉光武帝统一了天下,发觉坞堡不利于统治,就下令把这些坞堡拆了,并规定以后永远不许民间造这东西。不过,坞堡的存在是民众在乱世中自发地选择,只要有战乱,坞堡就一定会出现的,并不是一纸诏书就可以禁绝。

东汉中后期,凉州羌族人和汉族爆发了大规模冲突,东汉朝廷面对羌乱,束手无策,一度将边地汉人弃之不顾,甚至朝廷上有人提出干脆放弃关中,保住洛阳就行了。

当然,东汉最终是保住了关中,但凉州是生灵涂炭,惨不忍睹,当地的汉人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人不能坐以待毙”算是一种朴素的求生本能。于是,尽管朝廷严厉禁止,坞堡这种民间的自发防卫性建筑还是在凉州死灰复燃。

◇  摄于北京国家博物院,能建坞堡的,都是大户人家

当地的汉族大户自发地在险要的地势上修筑防御工事,并举家迁入,这样的防御工事很多也都是匆匆建成的,被称为“营保”,不过当地的羌族叛军缺乏武器去攻打这样的堡垒,堡垒内部的汉族人性命也就得以保全。

到了东汉末年,局势越来越乱,黄巾起义爆发之后,中原地区也不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边陲的坞堡就在整个中国大地蔓延开来,成为了乱世民众和大户自保的标准配置。

◇  魏晋南北朝的坞堡

在三国的故事中,坞堡出现的频率不低。这其中最著名的是董卓的郿坞。董先生的故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反正换天子,迁都,他是资瓷的。

在胁迫天子迁都长安之后,董卓自己也知道,朝堂内外,反对者众,万一哪天他们跟关东诸侯沆瀣一气,自己就麻烦了,怎么着都得留个稳妥的后路。

◇ 董先生这么搞,还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吧

董卓出自凉州,对坞堡毫不陌生,于是他就在长安西边修了个郿坞,想给自己留条稳妥的后路。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这个郿坞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由二十五万人筑成,“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城中盖了宫室,选了民间美丽少女八百人安置其中,仓库屯积着三十年的粮食,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

有了这么个避难所,董卓在长安就愈发地有恃无恐了,觉得大不了可以躲进郿坞,以享天年(《三国志·魏志·董卓传》:“筑郿坞,高与长安城埒,积谷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 《三国群英传2》的游戏里,郿坞还是个堪比长安洛阳的地方

但人算不如天算,董卓到后来被义子吕布所杀,死在了郿坞的外头,而他在郿坞里的家眷,在董卓死后群龙无首,也都被朝廷给悉数灭掉了。顺便说一句,21世纪初,考古人员在陕西眉县柳巷城址发现了一座建于东汉末年的大型坞堡遗址,这有可能是董卓的郿坞遗迹,众位三国粉丝可以去当地围观。

汉末三国另一个比较著名的坞堡,是公孙瓒的易京楼。

这座楼是公孙瓒紧急建造,抵抗袁绍的。按照公孙瓒的想法,易京楼坚固无比,可以做长期防御的堡垒,但袁绍开凿了地道,直通易京楼底,在地道里树立木桩子撑住,然后放火烧木桩,地道坍塌,也就把易京楼给烧塌了,公孙瓒的功业就此灰飞烟灭(《三国志11》系列游戏中,袁绍的工兵属性是“S”,就因为这个典故,多说一句,直到近代,工兵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兵种是“坑道兵”,其作战方式就是袁绍打公孙瓒时的标准操作)。

◇  固若金汤的易京楼没有挽救公孙瓒灭亡的命运

刚才提到的这两个坞堡都是豪门望族所建造。虽然在建造之初,董卓和公孙瓒的理想很美好,坞堡也修筑的宛如地上大和武藏,但是因为他俩树敌太多,外敌又强大又狡猾,坞堡是丝毫没有办法拯救他们,所谓山河表里,“在德不在险”,如是而已。

不过,同样身处乱世,一些地方士族也在兴建坞堡,这些士族并不志在天下,真的只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建造的坞堡倒有不少完成了自己德使命的。

比如在幽州地界隐居的士人田畴。他的坞堡不仅在庇护族人,也在庇护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战乱时代,原有的乡里生活难以维系,无所依靠的民众也就只好聚集在权威人士和同族周围。战乱岁月一眼望不到边,光有坞堡不行,倘若没有秩序,坞堡里自己内讧自相残杀,只会造成更加惨烈的悲剧。这种情况下,就很考验坞堡掌门人的领导力了。

◇ 乱世中的坞堡 截图源自《全景手绘中国史》

而田畴作为当地坞堡的领导人,在坞堡里制定了法律,也就是“杀伤,犯盗,争讼之法”。在田畴的坞堡里,随意杀人,抢夺别人财产,强奸妇女的话,是要被判处死刑的。田畴还制定了坞堡内通婚和教育的规矩,从内部维持秩序,他的坞堡因此可以长期存在,直到曹操大军远征乌桓之时,田畴在徐无山给军队指路,他的族人也因此得到官府的庇护,田畴的坞堡就算是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

◇ “带路党”田畴在三国志11游戏里的属性还是很高的,特技“风水”非常好用

像田畴这样德高望重的士人修建坞堡,保护乡里族人的事情,在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屡见不鲜的。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河南人庾衮据守禹山,建立坞堡保护族人和乡人。他在坞堡内部提出了乱世中生存的规矩——“无恃险,无怙乱,无暴邻,无抽屋,无樵采人所植,无谋非德,无犯不义,戮力一心,同恤危难”,也就是说,不依仗地利去欺负别人,打家劫舍,要守卫道义,才能熬到乱世终结。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如果各个坞堡都彼此之间兵戎相见,那谁都不是安全的,那种乱世超出正常人的想象,倘若抱着三体中的“黑暗丛林法则”,那么等待大家的只有全部毁灭。只有确立了基本的底线,大家才能活下来。

◇ 一座典型的魏晋时期坞堡,为了防止“堡垒从内部被攻克”,坞堡内部必须有规矩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代,那时候的坞堡真的是“如雨后春笋一般”,自发地建立起来。

北魏那会儿的《水经注》书里记载了大大小小几百个坞堡。甚至就在首都洛阳附近,还有许多名字稀奇古怪的坞堡。比如“一合坞”,这个坞堡建立在洛水之滨的山上,南,北,东三面都是峭壁,只有西面需要人力防守。

◇ 乱世当中,有吃的就不错了

同样位于洛水边上的还有“云中坞”,它建在更高的山上,耸入云宵,因此得名。当然啦,这样的坞堡有利于防御,但坞堡里的人们可就苦了,他们被迫自绝于世界,不仅要储存武器,粮食,还得耕种山间仅有的一点点土地以获得食物,这样的坞堡生活很难说是幸福的。

◇ 坞堡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在乱世之时,中央政府的统治力已经失控,很多人生命安全的唯一保障就是坞堡。而有钱修建坞堡的,也都是大户人家,这样下来,坞堡中的难民和坞堡主人就形成了非常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举个例子,很多统计资料会说,汉末三国天下大乱,中国人口减少了90%,非常惨绝人寰。

的确,那个时代很悲惨,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的这90%的人口,并不都是死亡了,很多是逃入了大户人家的坞堡,就此成为黑户,或者用个当时的词来说,成了“大户人家的部曲或者荫户”。这样的部曲,本质上跟私兵,私奴差不太多。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东吴。他们的很多将领带兵打仗,都是带着自己的部曲冲锋陷阵。这也带来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后果,那就是东吴打防御战基本都能取胜,但是要主动进攻,战绩就一塌糊涂。站在部曲和坞堡主人人身依附的角度讲,这也好解释。防御战保卫的是自家的财产,当然积极性就异常高涨,而进攻,打下的地多半不是自家主人的,那凭什么那么积极呢?

◇ 三国时期全图。东吴君主能掌握的兵力其实有限,更多的其实是部下将领们的部曲

到了东晋后期和南北朝时代,许多文人会把坞堡里的生活给理想化。

当时陶渊明写的著名散文《桃花源记》,很多人以为那是一种对遁世理想的追求,但有的学者认为,这其实描述的很可能就是南方某地的一处坞堡,只不过所谓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用词过于夸张了而已。

在这样的坞堡生活里,国家怎么样,都不是个人所能够关心的,所以,那个时期的许多名士思想中,带有强烈的醉生梦死气息。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的确惨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在坞堡里完全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那么,在乱世中,想不去坞堡的人会怎么样呢,那大约就是要被吃掉了。

◇  关于魏晋南北朝坞堡内的生活,可以参见公众号“历史心发现”的文章——《拒绝废宅,保境安民:魏晋南北朝的坞堡主,应该如何保卫家园》

游离在坞堡外的零落人口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新的落脚点,或者投靠其他的坞堡地区,最大可能性就是成为胡汉各族军队的食物,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率兽食人”:比如氐人在讨伐羌人的时候,直接将羌人称为“熟食“,符登激励部下说:”汝等朝战,暮便饱肉,何患于饥?“意思是只要胜利,就能饱餐羌人肉。

幸运点的人,可能会跑到南方,如果遇到了想通过北伐积累名望的南朝名士或权臣,南朝会将在边境上俘虏来的人口安置在侨郡,或者进入大贵族庄园为奴。

◇  坞堡精神永流传

建设坞堡的目的是什么?一开始还可以说是保境安民,但到了后来,天下虽然分裂但还稳定,此时大户们的坞堡,就变成了收拢黑户的最根本手段。

到了南北朝的后期,北魏孝文帝当政之时,北方遍地坞堡,很不利于中央集权和赋税的收取,于是颁布了三长制。这所谓的“三长”,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三长直属中央,负责检查户口,收取赋税,也就是说,不管大户小户,都得给中央交赋税,接受中央管理。这从制度上杜绝了大户人家养黑户建造坞堡的可能。

孝文帝的改革遭到了世家大族的反对。北魏太和十年(公元486年),给事中李冲上书,建议设立三长制,引起朝中争议。中书令郑羲、秘书令高祐等人认为三长制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难以运行;著作郎傅思益也认为,如果改制,恐怕会对百姓造成扰乱。最后孝文帝搬出了冯太后,“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于是三长制得以推行(当然,推行三长制的同时,北魏也在进行均田制的改革,关于这个,以后会另写文章)。

在北魏的改革中,世家大族虽然少了很多部曲私兵,但获得了在朝堂上世代为官的权力。这么一换,世家大族们也就没什么吃亏的,三长制得以顺利推行(有钱不如有权)。而且北魏之后,社会日趋稳定,坞堡的存在变得多余,于是,一度风靡中国的坞堡也就渐渐消亡没落了。

◇  三长制削弱的是作为宗主的世家大族的财权,没有财力,也没有必要,坞堡也就慢慢消失了

但是,坞堡在之后的历史中也还是出现的,唐末黄巢起义,天下大乱,关中一带的老百姓被杀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不得已在终南山一带修筑坞堡,抵御黄巢军和官兵的蹂躏。

再往后,中国南方的客家人在福建和广东一带,面对陌生的环境,自发地聚族而居,形成了一座座碉楼,可以被认为是后世的坞堡精神延续。自然地,建造这些碉楼的,也都是当地的大姓人家,比如林氏,郑氏等等。

◇ 电影《让子弹飞》取景地开平碉楼,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平碉楼也是坞堡精神的延续

当然,遇到战事紧急建造的坞堡,在历史上也是有的,比如清朝大小金川的碉楼,就是这样的范例,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碉楼这种形制,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取材于当地石料。

这东西隋朝就有,《隋书·附国传》载:附国“近川谷,傍山险,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石巢而居,以避其患。其石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丈余,以木隔之。其方三四步,石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盗贼。”

◇ 大小金川的碉楼,让清军一度很是尴尬。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徐扬绘制的《平定两金川战图》

到了清朝,这样的碉楼竟然也能让清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可奈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