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月思考 | 2022年4月份的一些思考

 雁冰与书 2022-04-30 发布于广东

人活着,就要思考,不然我们就很容易成为没有感情的机器。

人想要更好活着,就更要思考,不仅要思考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还要思考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有机会更好地活着。

所以这里就是一个关于我个人思考的专区,偶尔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给大家,如果你能从中感触到些许东西,我便很知足。

而对于我而言,这种思考是必要的,这不仅促使我要不断学习,更是在警醒自己不要深陷一些错误中。

这就是思考的价值。

共勉!


1

最近,我开始尝试创作VLOG,虽然目前产出的内容很少,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在尝试的时候,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自己的拍摄角度挺一般的、剪辑水平更差,所以产出的内容相对来说,没有太多的观赏性。不过我也在努力学习中,学习那些优秀VLOG博主,从脚本到拍摄角度、画面、剪辑、调色、字体等等,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也挺有意思的。

正是这种“有意思”的感觉,也让我觉得,这件事是值得做下去的。

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成长的过程的,我记得之前就曾和别人探讨过关于创作和运营的话题,就说到了很多博主一开始的内容也很一般,也是通过一步步创作,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就像我写作也是一样,一开始的内容不堪入目,到现在也开始渐渐形成自己的小风格,虽然我知道进步的空间还很大,但这不就是一步一步来的结果嘛。

2

过去的一个月,我创作了22篇内容,相较于之前,内容数量产出更多。从数据表现看,内容质量还有待提高。

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叫做“量变引起质变”。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

我个人觉得,如果我们想要在某件事情上有所突破,“量变”是一定要有的。

就比如写作这件事,你真的指望自己每年写一两篇文章,就能带来非常大的收获吗?我不否认天才的存在,但天才真的太罕见了。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就只能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通过更多的数量支持,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然了,如果真的想要达到“质变”,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学习、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量变引起质变”。

3

最近我创作了很多短内容,发表在朋友圈和其他的平台上。

对于短内容的创作,我也渐渐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写一篇文章和短内容有什么区别?

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写一篇文章是需要很大的思考强度以及在写完内容后的修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一篇通顺且有可读性的文章来,因为我们要考虑主题、相关素材、素材与素材之间的串联、排版、配图等等。而短内容就不太需要更多的思考,只需对某个主题写出自己的想法,不需要牵扯太多内容和素材。

就像昨天我在朋友圈说些短内容的好处,大概有三点:

第一,不需要花费太多思考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用来创作短内容;

第二,短内容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

第三,短内容可以保持我们创作的感觉。

所以在接下来,我也打算发起一个短内容创作打卡群,你会愿意来吗?

4

当你想得越多时,就越不能做到专注。

就比如我们创作一篇文章,除了对文章的思考外,假如你还想了更多,比如吃喝玩乐的事,那么你就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创作上。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受自己控制,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对于很多道理,我们都是明白的,至于在实践中该怎么做,才能真正让自己不胡思乱想呢?

我的做法是:

首先给自己规定任务执行的时间,比如写一篇2000字的文章,我会规定自己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虽然最终会超出一二十分钟,但如果没有这个规定,写一篇文章的时间可能会达到两小时以上,因为有了时间的规定,内心也会有紧迫感,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会迫使自己少一些胡思乱想;

其次是避免一些诱惑源,比如手机,如果放在手边,很可能会让自己时不时打开一下,这就导致自己工作效率的降低,在写作的时候,我也会切换到专注模式,电脑屏幕只显示创作的界面,这也会进一步让自己保持专注;

再者,我也会在创作的时候听一些音乐,比如我最喜欢的是轻音乐和咖啡馆书店放的音乐,据相关研究表明,听自己大脑喜欢的舒缓音乐,也是有助于自己保持专注的。

以上的方法你可以尝试一下。

5

关于个人IP的打造,也是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创作。

就像上面说的短内容的创作,这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个人IP打造方式,低成本是因为这需要我们花费些许时间,高回报自然是因为通过短内容的持续创作,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除了短内容,还有写文章、做短视频、做图片、做音频等等方式,但无论你用何种方式,都离不开“持续”二字。

就像我的朋友,有做美图的,有做微商的……他们也有了不少收获,也正是因为他们持续去做这件事。

所以,如果你也想打造个人IP,就一定要找一个能让自己持续去做的方向,否则就不会有任何收获。

6

我真的很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

自打我上个月来到杭州后,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我目前所在的富阳区,就连杭州的城区也没有去过,这都是拜疫情所赐。

我并喜欢谈论这些事情,但对于在这段时间出现的种种情况,我真的感觉到很失望——人性丑陋的一面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我依然会心怀希望,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希望,我只希望这一切能尽快结束,能够让我们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痛快地走一遭,去见自己想见的任何人。

7

在如今的背景下,自媒体是不是更多人更好的选择?

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的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只能在家办公,有的失去了工作。在网上看到不少人开始说:自媒体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真的是如此吗?

虽然自媒体相对自由,可以不用坐班,可以不用出门,但却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假如一个人连一篇文章都不能静下心来看完,你让他天天待在家里创作,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目前的效益都不好,那些品牌方为了节约开支,也会相对减少营销和宣传,如果更多的人做自媒体,那么从中的收获也会大大减少。疫情影响的不只是实体店、线上网店、职场人,自媒体创作者也是其中之一。

8

最近网上健身很火,因为刘畊宏,也出现不少“刘畊宏女孩”。

但我要强烈提醒下:一定要量力而行!

健身这件事,我也深有体会,自从两年前疫情刚开始,全员居家隔离的那段时间,我就开始健身,我很清楚,“循序渐进”才能让我们真正从健身中收获健康和身材。

就像我一开始做十几个俯卧撑就累趴下了,如果那时让我去跳本草纲目,那我也一样受不了。

所以如果你没有健身的基础,千万不要尝试跟练,否则也有可能导致自己受伤。

健身不是一阵风,持续健身才能真正让自己有所收获。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健身,我建议你给自己制定一个可行的规划,循序渐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以上就是本月的一些思考,希望这些思考也能让你产生不一样的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