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云南的人都知道,昆明话同其他云南其他地方的方言有较大不同,更像是去除了感情色彩的北方口音,那么昆明人的祖先到底是不是北方人呢? 昆明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外来者居多,根据《云南掌故》的记载,昆明人的祖先按不同年代可以大致看成是6个群体: 1、战国时期:庄蹻带过来的楚人《滇志》等典籍记载,这座古老城邦诞生于战国时期。 公元前三世纪,楚国国君楚顷襄王派遣将军庄蹻率领军队顺着长江而上,夺取巴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区。 ![]()
庄蹻是楚庄王的后代,战国时期楚国将领,占领云南后本打算班师回朝,却不想当楚国的巴郡、黔中郡在前277年再次被秦国攻占,庄蹻归路断绝,因此庄蹻干脆在滇地称王,建立滇国政权,定都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 成为最早的昆明统治者,而庄蹻所带来的楚人也成为了第一批昆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部分人也就是今天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方的人。 2、汉朝:随郭昌来云南的豫、秦、晋、陇的兵士![]() 郭昌
据晋代的《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谷昌”谐音自“郭昌”。用“郭昌”的姓名为县名,目的是威慑“夷人”。 西汉在滇池北岸建谷昌城,就是为了和滇池东岸的滇池城互为掎角,控制南方丝路和滇池地区。 而随郭昌来昆明的豫(河南),秦(陕西),晋(山西),陇(甘肃)等地区的兵士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了第二批昆明人。 3、三国时期:随诸葛亮南征的四川人和西凉人![]() 诸葛亮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载:南征军诸葛亮一路七擒孟获,“遂至滇池”《资治通鉴》也取了这种说法,胡三省注曰:“滇池县属益州郡,池周回二百余里,水源深广,而未更浅狭,有似倒流,故曰滇池。” 公元225年,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蛮族(少数民族)发动的一场平定叛乱的战争。当时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参与其中。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从此南中蛮族归心,从此不再叛乱。 在诸葛亮平定云南后,很多随诸葛亮来滇的将士从此定居云南,成为了第三批昆明人。 4、唐代:唐朝多次派兵袭击南诏所留下的中原人公元8—9世纪之间,唐朝共对南诏发动三次战争,均以失败告终,也正是由于唐朝与南诏的多次战争,也正因为如此,南诏与大唐的关系逐渐紧张,从臣服到背叛,最终分道扬镳。 虽然唐朝和南诏由友变敌,但是很多从中原到云南来的南征的士兵却在此定居,成为了第四批昆明人。 5、元朝:元世祖平滇后,留在此处的蒙古人![]() 赛典赤·赡思丁
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昆明,昆明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彼时,昆明人的构成以蒙古人后代最多。 有多少呢?10个昆明人里面就有2个蒙古人。 如今在昆明有很多村子的姓都比较特别,比如:完、铁、木、耶、塔、阿、侍、哈者等,都是来源于蒙古姓氏。 6、明代:30万大军平定云南![]() 沐英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日,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师30万人南征云南。 这30万人在平定云南后,大部分留在了本地,随沐英建立了昆明城。 由于这些兵士大部分都来自江南,因此昆明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来自江浙。 ![]() 吴三桂 清朝时期,吴三桂虽然也带了上万东北人来云南开藩,但是和前6次的大军压境相比,人数占比就少得多了。 至此,昆明人的构成大部分可以分为:江浙人、北方人、四川人等。 总的来说昆明人算得上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地方,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 也许是由于战争频发,文化混杂,昆明话也逐渐演变为一种北不北、南不南的口音,成为一种以江淮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华北方言、以及其他一些江南省份方言特点的汉语方言。 |
|
来自: 新用户88267667 > 《历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