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四十六卷

 新用户4541Ay47 2022-04-30 发布于上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四十六卷目录

 兖州府部艺文四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元宗
  奉和经邹鲁祭孔子而叹应制  张说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    苏颋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        前人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杜甫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府     韩翃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李白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前人
  中都小吏斗酒双鱼逆旅见赠  前人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还西京   前人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前人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前人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前人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一首 前人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一首   前人
  东平路作三首        高适
  鲁西至东平一首       前人
  甲申岁登子贱台三首     前人
  同群公秋登琴台一首     前人
  观李少府翥树子贱神祠碑一首 前人
  和崔少府登楚丘城作一首   前人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前人
  登兖州城楼         杜甫
  赠马尚书再领郓州      韩愈
  送李留后知郓州     宋欧阳修
  郓州新堂对月        苏轼
  题金乡张氏园亭      石延年
  登太白楼          刘麟
  谒孔林一首       金党怀英
  题王广道环翠堂诗一首    前人
  登太白酒楼       元赵文辉
  太祖命题蒋山诗     明孔充伸
  御制喜雨诗赐吏部侍郎师逵  成祖
  送袭封衍圣公孔希学还阙里  贝琼
  秋日东平道中一首      许彬
  谒孟子祠一首        前人
  登东郡望岳楼一首     莫如忠
  登太白楼一首        前人
  过夏镇新河一首      王世贞
  石淙大书歌        于慎思
  泉林歌          于慎行
  济宁夜泊          吴宽
  兖州道中          前人
  兖州人日          前人
  阙里诗二首        李东阳
  寓济宁铁塔寺录谢王蒋二太守明会上人 曾棨
  诗礼堂为衍圣公赋      薛瑄
  七夕宿郯城         前人
  武城怀古         李东阳
  赋得峄山碑送李东升明府  高叔嗣
  过郯城大名寺        唐龙
  舟次开河同胡祭酒邹侍讲登岸散步长林 曾棨
  汶上开河与仲熙子棨登岸散步一首 胡俨
  登任城李白酒楼       吴锦
  梁甫吟          何景明
  登虎窟山歌    东阿童子刘一成
 兖州府部纪事一

职方典第二百四十六卷

兖州府部艺文四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元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泣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奉和经邹鲁祭孔子而叹应制》张说

孔圣家邹鲁,儒风霭典坟。龙骖过旧宅,凤德永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苏颋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
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白

醉别复几月,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尊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送梁四归东平》前人

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殷王期负鼎,渭水起垂竿。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杜甫

秋水通沟洫,城隅集小船。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府》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九月寒霜白,六关青草黄。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李白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幡袅袅金陵去。下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前人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中都小吏斗酒双鱼逆旅见赠》前人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侠气,手携此物赠远人。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腮呀呷鳍鬣张,泼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肥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还西京》前人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笑誇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深沈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沈光彩,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昨夜秋声阊阖来。洞庭水落骚人哀,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何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何如我。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誇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前人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白发对绿酒,强歌心已摧。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曾照梁王樽。酒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花东。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前人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城西楼。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座送君皆惜别。捲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明月斗酒别惆怅,清路尘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虚坠下霜空。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前人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台像半月,迥向高城隅。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秋山如远海,桑柘罗平芜。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一首》前人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一首》前人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愚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此去尔勿言,甘心如转蓬。

《东平路作三首》高适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蝉鸣木叶落,兹夕更秋霖。
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
清旷凉夜月徘徊,孤客舟渺然风波上。独梦前山秋,秋至复摇落,空令行者愁。

《鲁西至东平一首》前人

沙岸泊不定,石桥水横流。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

《甲申岁登子贱台三首》前人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琴和人亦閒,千载称其才。临眺忽悽怆,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空有颂声来。邦伯感遗事,慨然建琴堂。乃知静者心,千载犹相望。入室想其人,出门何茫茫。惟见白云合,东邻邹鲁乡。皤皤邑中老,自誇邑中理。何必登君堂,然后知君美。开门无犬吠,早卧常晏起。昔人不忍欺,我今还复尔。

《同群公秋登琴台一首》前人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一日顾遗尘,千载如昨朝。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德与形神齐,孰知天地遥。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飙。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兀然还复醉,尚握樽中瓢。

《观李少府翥树子贱神祠碑一首》前人

吾友吏兹邑,亦尝怀宓公。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一见兴永叹,再来激深衷。宾从何逶迤,二十四老翁。于焉见层碑,突兀长林东。作者无愧色,行人感遗风。坐令高岸尽,独对青山空。片石勿谓轻,斯言固难穷。龙盘色丝外,鹊顾偃波中。形胜驻群目,坚贞指苍穹。我非王仲宣,去矣徒发蒙。

《和崔少府登楚丘城作一首》前人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前人

颂美驰千古,钦贤仰大猷。晋公标逸气,汾水注长流。神与公忠节,天生将相俦。青云本自负,赤县独推尤。御史风逾劲,郎官草屡修。鸳鸾粉署起,鹰隼柏台秋。出入交三事,飞鸣揖五侯。军书陈上策,廷议借前筹。肃肃趋朝列,雍雍引帝求。一麾俄出守,千里再分忧。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歌谣随举扇,旌旆逐鸣驺。郡国长河绕,川原大野幽。地连尧泰岳,山向禹青州。汶上春帆渡,奏亭晚日愁。遗墟当少昊,悬象逼奎娄。即此逢清鉴,终然喜暗投。叨承解榻礼,更得问缣游。高兴陪登陟,嘉言忝献酬。观棋知战胜,探象会冥搜。眺听情何限,冲融惠勿休。祗应齐语默,宁肯问沉浮。然诺长怀季,栖迟辄累丘。平生感知己,方寸岂悠悠。

《登兖州城楼》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赠马尚书再领郓州》韩愈

东朝当路日,承诏改官时。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暖风抽宿麦,晴雨捲归旗。赖寄新珠玉,长吟慰我思。

《送李留后知郓州》宋·欧阳修

北州遗颂蔼家声,东土还闻政有成。组甲光寒围夜帐,綵旗风暖看春耕。金钗坠鬓分行立,玉尘谈诗四座倾。富贵常情谁不羡,爱君风韵有馀清。

《郓州新堂对月》苏轼

百尺丰堂汶水滨,鲁侯清燕此逡巡。溪寒素砾偏宜月,璧润黄金不受尘。引客笙歌行处是,赏心花木四时新。未应久作林泉主,天子今思旧学臣。

《题金乡张氏园亭》石延年

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𩰚明霞。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邻隐士瓜。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纵游约会无留事,醉待参横落月斜。

《登太白楼》刘麟

暇日閒登太白楼,楼前洸水漾波流。新诗得句挥银管,美酒盈樽泛玉瓯。村落人家分远近,陂塘鱼鸟自沉浮。何当唤起骑鲸客,醉倚天风咏不休。

《谒孔林一首》金·党怀英

鲁国遗踪堕渺茫,独馀林庙压城荒。梅梁分曙霞栖影,松牖回春月驻光。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不须更问传家远,泰岱参天汶泗长。

《题王广道环翠堂诗一首》前人

诛茅结搆略三楹,顾揖青山共落成。一径宛如通辋口,千峰何用诧南城。清风枕簟人间世,白日羲皇世上名。只恐山灵留不得,暮年合起为苍生。

《登太白酒楼》元·赵文辉

火冷昆明栋宇新,笑谈应觉半天闻。坐邀采石江头
月,卧看徂徕顶上云。寓意自知非嗜酒,伤心谁与共论文。骑鲸一去今何处,云海茫茫澹夕曛。

《太祖命题蒋山诗》明·孔充伸

压尽群山素有名,巍巍雄峙独峥嵘。数峰碧玉朝天阙,一带螺屏映帝京。云窦雨晴龙虎现,月岩风暖凤凰鸣。应知圣主无疆福,日听昆崙万岁声。

《御制喜雨诗赐吏部侍郎师逵》成祖

黄道天开日月光,寒微受命荷穹苍。指挥虎旅摧群丑,抚养黔黎定八荒。五谷丰登书太史,嘉禾同颖荐明堂。自惭帝泽诚无补,时序年丰永乐康。

《送袭封衍圣公孔希学还阙里》贝琼

星斗光芒万丈腾,赐书连舸出金陵。雁违青冢天将雪,马渡黄河夜已冰。博士经存终汉出,上公爵重自唐升。喜闻手植庭中桧,翠接东蒙第几层。

《秋日东平道中一首》许彬

齐鲁西风草树秋,川原高下过东州。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九曲半应非禹迹,三山何处是仙洲。经行俯仰成今昔,却忆当年赋远游。

《谒孟子祠一首》前人

邹国丛祠古道边,满林松柏带苍烟。远同阙里千年祀,近接宣尼百世传。独引唐虞谈善性,力排杨墨绝狂言。功成不让堙洪水,万古人思命世贤。

《登东郡望岳楼一首》莫如忠

丽谯飞构倚嶙峋,面面虚无迥绝尘。忽向望中低岱岳,始知行处逼星辰。传闻驰道犹馀汉,指点岩松不辨秦。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登太白楼一首》前人

缥缈层楼霄汉隈,南城山色镜中开。不知仙驭游何处,长拟星辰谪上台。林杪鹤巢珠树遍,日边鲸负海涛来。秦碑鲁殿俱销歇,未觉浮名胜酒杯。

《过夏镇新河一首》王世贞

日出烟空匹练飞,大荒中划万流依。连山尽压支祁锁,逼汉疑穿织女机。九道徵输宽气象,六军容物迥光辉。甘棠欲让金堤柳,曾护司空却盖归。

《石淙大书歌》于慎思

君不见岱色参天杳何始,连绵迤逦中天起。触石兴云肤寸合,倏忽八埏润烟水。海若鞭石西向萦,印浮水面如掌平。三亩盘塘通一线,渠上原非凿削成。近接龙祠白杨浦,远渡人家清水城。中有山人结庐处,泉开石窦流云注。赤脚踏石头冠云,独钓青流矻砥柱。短衣长铲斸黄精,山可茹兮水可烹。泉石真赏琴书僻,丘壑奇观鸥鹭盟。朱公磊落负奇气,清昼帘垂无所事。振缨独访岩穴间,一见盘淙辄有意。淋漓挥墨入平云,静扫秋烟立寒翠。铁画银钩在笔帚,柱立山横一运肘。苍松怪石坠悬崖,颜柳曹朱皆袖手。石骨迸彻山灵啸,共引流觞石上笑。泉声琴声相和鸣,流水白雪谁比调。明公返棹留奇迹,渺渺飞凫落双舄。山人寂寥考槃宽,天籁亭中理元籍。采三秀兮盘之间,石兮水瀺瀺。望卿云于天外绚,五色之相鲜濯。清流以自洁,抚孤屿而盘桓。夫安得从美人于天露,洒濡泽于毫端。

《泉林歌》于慎行

雷泽万顷波澎渤,如万马陪尾镇之不得溢,酾为灵渎出其下,洞门喷薄泻流泉。沸珠迸玉声潺湲,天山雪花四月落,片片吹上春衣寒。拍浮大白相对饮,绿萝作簟石作枕。金潭百尺映文石,荧荧细濯巴江锦。行尽回溪地转偏,疑是镜湖春水旋。深林蔽亏不见日,但闻杂树多鸣蝉。树里泉声百道重,木根诘曲盘虬龙。解衣罗坐汎流羽,天光水色何溶溶。远峰隐见烟岚灭,残霞飞丹手可掇。此时林壑暝色来,呼酒弹琴望云月。月上青山醉若何,临流垂手扬素波。且歌白石吟绿水,红尘万事空蹉跎。日出高陵送客子,清风四面松声起。石桥一出到人世,武陵桃花空流水。

《济宁夜泊》吴宽

呜呜画角语城头,暝色苍茫倚舵楼。古戍烟生人已散,长河月落水空流。异邦信美非吾土,他日重来是旧游。千里乡心孤枕上,可能今夜梦刀州。

《兖州道中》前人

敷土名传旧兖州,山川遗迹快追游,泗沂冻解波犹浅,凫峄春回翠欲流。野火碑馀秦相国。閟宫诗颂鲁诸侯。悬知尼父当年志,梦寐长思见盛周。

《兖州人日》前人

去年西蜀逢人日,人日今春客兖州。行止可应无定迹,岁华仍复易周流。驿亭尽日风频起,官路漫天雪未休。南到彭城祇几驿,天晴拟放吕梁舟。

《阙里诗二首》李东阳

阙里分明圣域开,鲁邦遗迹岂蒿莱。衣冠夹道清风引,香帛迎门好雨来。天外远山皆拱护,眼中新庙已崔嵬。兹行合是平生事,况有文章出上台。
天下衣冠仰圣门,旧邦风俗本来敦。一方烟火无庵观,三氏弦歌有子孙。城廓已荒遗址在,书文半灭古碑存。凭谁更续东游记,归向中朝次第论。

《寓济宁铁塔寺录谢王蒋二太守明会上人》曾棨


寂历孤城外,高楼戍鼓鸣。叶声霜后落,僧影月中行。一榻禅房静,孤灯客思清。疏钟一百八,犹似上阳声。

《诗礼堂为衍圣公赋》薛瑄

洙泗趋庭日,相传自世家。三千惟有敬,一语自无邪。乔木参天色,猗兰绕砌花。遗风从此地,化雨被无涯。

《七夕宿郯城》前人

郯子国中宿,高堂蜡炬红。满林惊夜鹊,绕砌响秋蛩。远意知谁省,长吟未许同。去年当此夕,京国见西风。

《武城怀古》李东阳

野堠东连鲁,荒城北带河。远山藏雨暗,老树得春多。古邑今如此,贫民奈尔何。使舟停卫浒,相像古弦歌。

《赋得峄山碑送李东升明府》高叔嗣

秦皇千载后,峄岭尚遗碑。断石青山路,孤城沧海湄。萧条馀霸气,磨灭想雄辞。君到鸣琴暇,应多吊古思。

《过郯城大名寺》唐龙

衢路斜开径,堂斋半倚城。佛灯通市火,人语杂钟声。海逼云烟幻,山虚草树清。春来时一过,聊纵宦游情。

《舟次开河同胡祭酒邹侍讲登岸散步长林》曾棨


芳晨蔼新霁,弭楫长河曲。眷兹丘园趣,褰裳涉平陆。郊原渺空旷,伫望舒远目。村中夜来雨,土脉高且沃。茆庐鸡犬静,日出烟树绿。牛羊散平野,隔水见樵牧。麦深雉初雊,桑柔蚕已浴。老翁多欢颜,生事二云足。偶兹一静憩,幽境惬所欲。仆夫戒前征,迤逦出林麓。缅想尘外踪,于焉恣游瞩。

《汶上开河与仲熙子棨登岸散步一首》胡俨


逶迤陟长坂,摄衣披草莽。遥见村落中,绿野平如掌。秀麦苗已交,柔桑叶新长。鸡犬适闲旷,牛羊遂生养。欣欣物自私,春光正骀荡。缓步随东风,林花飘惚慌。朝耕土脉润,午炊孤烟上。草屋十数家,幽栖亦萧爽。童稚讶衣冠,车马绝来往。田夫锄插归,村舂隔林响。依微辋川居,悠然快心赏。

《登任城李白酒楼》吴锦

太白天下士,肮脏在尘埃。万言倚马就,豪迈振三台。明主方见用,群小生嫌猜。不逢贺宾客,谁识谪仙才。同游邹鲁国,饮酒凌高台。八窗遗飞楼,远眺俯城隈。残碑横蔓草,文章翳绿苔。风流千载下,绵邈思悠哉。

《梁甫吟》何景明

君不见泰山高高,梁甫在其半,古来封坛禅地无宫馆,崖崩壁折铁锁断,秦碑汉碣何人看。自从生人开九州,九十六帝行权谋。虎豹啖食,龙蛇忧朝翻暮,覆作云雨。立谈坐笑生戈矛,鬼神来往仙不死。尘埃万变扶桑流。君不见田疆论功,争二桃齐门,三丘埋野蒿。又不见鲁连辞赏轻千金,却秦救赵何雄豪。眼前无人辨曲直,身后声名更何益。拂袖空怜蹈海心,护车枉负排山力。梁生五噫歌莫哀,东绝梁甫观蓬莱。千里云开锦绣壁,五色日抱金银台。瀛洲方丈列仙占,文成五利何能验。徐生入岛竟不回,博士儒生尽坑堑。我吟梁甫君振衣,世路崎岖多是非。琅玕芝草海岱曲,钓竿拄杖从今归。

《登虎窟山歌》东阿童子刘一成

山兮山兮,今日王孙为尔来。上有清泠之泉,峥嵘之巅,何壮哉。白日飞上黄金台,谷中草木如锦栽。凉风飕飕透人骨,神仙六月来徘徊。王母东征五百岁,至今石洞白皑皑。不闻世上汹汹声,但闻龙歌虎舞至如雷。忽然阴洞石门开,山鬼纷纷献寿杯。王孙不去,青山亦不老,坐看世事成尘埃。

兖州府部纪事一

史纂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迹,见于雷泽。庖羲氏母华胥履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遂生庖羲氏于成纪,蛇身人首。
《博物志》:皇览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阚乡城中,高七尺,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绛,名为蚩尤旗。
韩子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圳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彝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
《吕氏春秋》: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公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太公望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日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
《春秋》鲁隐公五年九月螟。
九年春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
桓公元年秋,大水。三年冬,有年。
五年秋,大水。
八年冬十月,雨雪。
十有三年夏,大水。
十有四年春正月,无冰。秋八月壬申,御廪灾。
庄公六年秋,螟。
七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秋大水。《左传》:鲁庄公九年,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师,及齐师战于乾时,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脱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桓公从之。
春秋十有七年冬,多麋。
十有八年秋,有蜮。
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二十有八年冬,大无麦禾。
二十有九年秋,有蜚。
僖公十年冬,大雨雪。
十有三年秋,九月,大雪。
十有五年秋,八月,螽。九月,己卯,晦震彝伯之庙。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二十年夏,五月,乙巳,西宫灾。
二十有一年夏,大旱。
二十有九年秋,大雨雹。
三十有三年冬,十有二月,陨霜不杀草,李梅实。文公二年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九年秋九月,癸酉,地震。
十有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世室屋坏。宣公六年秋八月,螽。
七年秋,大旱。
十年秋,大水。
十有五年冬,蝝生饥。
十有六年冬,大有年。
鲁文公十八年春,齐侯将伐鲁,戒师期而有疾。医曰:不及秋将死。公闻之卜曰:尚无及期。惠伯令龟卜,楚丘占之曰:齐侯不及期,非疾也。君亦不闻,令龟有咎。二月,公薨。五月,齐弑懿公。十月,襄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以君,命召惠伯,杀之。
成公元年二月,无冰。
三年三月,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五年秋,大水。
十有六年春,正月,雨木冰。
襄公七年秋,八月,螽。
十有六年夏,五月,甲子,地震。
阙里《祖庭广记》:叔梁大夫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有足疾。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二女。其父问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卿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虽年高性严,不足为疑。二子孰能为之妻。二子莫对,其幼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
二十有四年秋,大水。冬,大饥。
二十八年春,无冰。
昭公三年冬,大雨雹。
四年春,正月,大雨雹。
十有九年夏,己卯,地震。
二十有三年秋,八月,乙未,地震。
二十有五年夏,有鸲鹆来巢〈刘歆以为羽虫之孽〉。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定公元年冬,十月,陨霜,杀菽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旧志》:五年夏季,桓子穿井土缶中,得虫若羊。
《韩诗外传》:鲁哀公使人穿井。三月,不得泉,得一羊。哀公甚惧,问于孔子。对曰:闻水之精为玉,土之精为羊。此羊肝乃土耳。哀公使人杀羊,其肝即土。
符子鲁侯欲以孔子为司徒,召三桓议之。左丘明曰: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矣。今君欲以孔丘为司徒,召三桓而议之,亦与狐谋裘,与羊谋羞也。
《家语》: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皆取金于府,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孔子曰: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若赎人受金为不廉,则人何肯相赎乎。自今以后,鲁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春秋哀公三年夏,四月,甲午,地震。五月,桓宫僖宫灾。夏宋乐髡帅师伐曹。
四年夏,六月,辛丑,亳社灾。
哀公六年冬,宋向巢帅师伐曹。
《左传》:哀公七年秋,宋人围曹,郑桓子思曰:宋人有曹,郑之患也。不可以不救,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彊,许之,旦而求之曹,无之,戒其子曰:我死,尔闻公孙彊为政,必去之,及曹伯阳即位,好田弋,曹鄙人公孙彊好弋,获白雁,献之,且言田弋之说,说之,因访政事,大悦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行,彊言伯说于曹伯,曹伯从之,乃背晋而奸宋,宋人伐之,晋人不救,筑五邑于其郊。曰:黍丘,揖丘,大城,钟,。哀公八年春,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宋公伐曹,将还,褚师子肥殿,曹人诟之,不行,师待之,公闻之怒,命反之,遂灭曹,执曹伯,及司城彊以归,杀之。
哀公十四年,向魋入于曹,以叛。六月,使左师巢伐之,欲质大夫以入焉。不能,亦入于曹取质,魋曰:不可,既不能事君,又得罪于民,将若之何,乃舍之,民遂叛之,向魋奔卫。
十有二年冬,十有二月,虫。
韩子: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趋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赏;且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八禁之罪。令未下遍而火已救矣。
列子、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惟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得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述异记》:曲阜城有颜回墓,前石楠二株,可三四十围。土人云颜回手植之木。
《论衡》:鲁城门朽顿欲颓,孔子疾行而过之。左右曰:如此久矣。孔子曰:吾恶其久也,脱遇坏则不幸。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按《左传》: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公。仲尼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曰:夫子何泣耶。孔子曰:麟之至为圣王也,非其时而见害,吾以是伤焉。
韩子,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说苑》:辛栎见鲁穆公曰:周公不如太公之贤也。穆公曰:子何以言之。辛栎对曰:周公择地而封曲阜;太公择地而封营丘,爵土等,其地不若营丘之美,人民不若营丘之众。不徒若是,营丘又有天固。穆公心惭,不能应也。辛栎趋而出。南宫边子入,穆公具以辛栎之言语南宫边子。南宫边子曰:昔周成王之卜居成周也。其命龟曰:予一人兼有天下,辟就百姓,敢无中土乎。使予有罪,则四方伐之,无难得也。周公卜居曲阜,其命龟曰:作邑乎山之阳,贤则茂昌,不贤则速亡。季孙行父之戒其子也,曰:吾欲室之挟于两社之间也。使吾后世有不能事上者,使其替之益速。如是则曰:贤则茂昌,不贤则速亡。安在择地而封哉。或示有天固也。辛栎之言小人也,子无复道也。
《战国策》:齐将封田婴于薛。楚王闻之,大怒,将伐齐。齐王有辍志。公孙闬为田婴谓楚王曰:鲁、宋事楚而齐不事者,齐大而鲁、宋小。王独利鲁、宋之小,不恶齐大何也。夫齐之削地而封田婴,是其所以弱也。愿勿止之焉。王曰:善。因不止。
《旧志》:战国时五色云覆孟氏居而生孟子。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戒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进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献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无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贾谊·新书》:滕文公卒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牛目。群臣请弛期,太子不许。惠子谏曰:昔王季葬涡山之尾,栾水齧其墓,见棺之前。文王曰:先君欲一见群臣百姓矣,乃出为帐,三日而后葬。今太子宜曰:先君欲少留而抚社稷,故使雪甚,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太子曰:善。
阙里《祖庭广记》:秦始皇发孔子墓,见冢内有记云后世一男子,自称秦始皇。上我堂,跃我床,颠倒我衣裳。行至沙丘而亡。始皇果至沙丘而崩。
鲁壁:孔子宅旧垣也,先是秦始皇召孔子九世孙鲋为文通君。李斯议焚书,鲋觉走收论语尚书孝经藏壁中。至汉鲁恭王欲坏孔子宅,广其居。闻壁中金石丝竹声,乃不坏。今圣庙金丝堂是也。
《史记·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
《汉书·高祖本纪》:汉五年,灌婴追斩项羽东城。楚地悉定,独鲁不下。汉王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节礼义之国,乃持羽头示其父兄,鲁乃降。初,怀王封羽为鲁公,及死,鲁又为之坚守,故以鲁公葬羽于谷城。《旧志》:孝惠帝二年春正月癸酉,旦有两龙见于兰陵,延东里温陵井中。
武帝元光三年夏,河决瓠子。
宣帝地节二年夏四月,凤凰集,鲁大赦。
四年夏五月,山阳济阴大雨雹。
成帝河平四年夏六月,山阳火生石中,改元为阳朔。阳朔三年春三月壬戌,陨石于东郡八。
永始二年二月,山阳郡铁宫卢苏令等党与数百人杀长吏,命太守严訢捕斩之。
哀帝建平元年,济阳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十二月甲子光武生于济南县,舍其夜,赤光满室。
《山东通志》:汉建平二年,哀帝母丁太后崩。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园。遂葬定陶,王莽秉政贬号丁姬,开其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泼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公卿遣子弟及诸生四彝十馀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王母傅太后坟,及丁姬冢,又周棘其处,以为世戒。时有群鸷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今其坟冢巍然。列郭数周,面开重门,南门内夹道有仆碑。二世谓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
四年四月,山阳湖陵雨血。
《水经注》:汉哀帝建平四年,方舆县女子田无啬生子,先未生二日,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三日人过闻啼声,母掘养之。方舆今鱼台也。
《府志》:新莽时琊琅有吕母者,子为县吏宰以小罪杀之。吕母倾家赀合数千众,自称将军,执宰杀之。山东群盗之起,由于吕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