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3年,中国万吨巨轮首航即沉没,船员报告周总理:遭鱼雷攻击

 新用户2830kzGu 2022-05-01 发布于湖南

1963年5月1日,人民沉浸在欢快的假日氛围中,但这一天对于周总理来说并不轻松。下午2点多,他接到交通部电话报告:“跃进号货轮在南朝鲜济州岛附近海域突然沉没。”

跃进号是我国首艘自行建造的万吨级货轮,这也是它首次执行远洋航运任务,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总理听完神色凝重,亲自打电话给海军司令肖劲光,命令派出舰艇前往事发海域营救。

就在东海舰队4艘军舰赶到事发海域紧张搜救时,日本全亚细亚广播电台却放出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中国国产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在赴日本途中因腹部中了三发鱼雷而沉没……”

当时中国面临的局势极为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中国进行包围封锁,中苏关系恶化,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也时常对我货轮扰袭。事发海域属于南朝鲜,但还驻扎着美军舰队。

如果跃进号是遭到鱼雷攻击,那么到底是谁发射的鱼雷,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不论是谁公然对一个主权国家的货轮发动袭击,都很有可能引发一场大战。日媒的报道使局势变得更为紧张。

美国急忙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没有海军在事发海域活动。同时又表示有可能是二战时布置的水雷没有清理干净。随后日本也急忙否认,表示日本渔民常在那里打渔,从未发现过水雷。接着,南朝鲜也表示自己没有潜艇。

一时间,事件变得扑朔迷离,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的表态。如果处置不当,这对我国的国威和军威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周总理最终决定,严格查明真相后再发表声明。

文章图片1

周总理

跃进号首航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中国只能与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发展贸易,当时贸易较大的有波兰等东欧国家,这就需要有强大的远洋航运能力。然而新中国工业基础并不完善,最初只能向外国租用、购买船只。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苏联援助的工业项目不断推进,中国工业基础渐渐完善。为了进一步发展远洋贸易,中国考虑自行制造大型远洋货轮。当时大连造船厂也刚刚完成了技术改造,拥有了建设万吨级货轮的能力。

1958年9月28日,跃进号货轮在大连造船厂上船台,仅仅用了58天便下水。当时日本是世界上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他们建造这种级别的货轮也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也表明,中国的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跃进号由苏联设计,引进了苏联材料和设备。该货轮长169.9米、宽21.8米、深12.9米、吃水8.5米,排水量达2.21万吨,载重1.34万吨,续航能力达1.2万海里,能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区,在当时属于同类别中较为先进的船舶。

跃进号的下水,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但1958年,中苏关系出现了裂痕,此后苏联撤回了援华专家,停止了援建项目。尽管跃进号已经下水,但在后续设备的引进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这也大大拖延了交付时间。

直到1962年12月,跃进号才交付给交通部远洋运输公司。但在此之前苏联船舶登记局驻大连验船处已经撤走,无法取得苏联发出的符合国际航行要求的船舶检验证书也就无法进行远洋运输。中国只能一边让跃进号在大连与上海之间试运行,一边与苏联谈判,经过艰难的交涉才获得了证书。

文章图片2

1959年,朱德视察大连造船厂

经过数月的试运行,跃进号一切正常。1963年4月30日下午,它开始执行自己的第一次远洋运输任务。装运了总计1.3万余吨的玉米、矿石、杂货,从青岛起航,驶往日本。

当时中日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且政治上处于敌对状态,中国的货轮首航为何会选择日本呢?

中日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尽管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一些民间组织推动了双方的贸易。当然贸易过程也常常出现波折,日本极右势力上台后,便会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造成紧张局势,使民间签订的贸易协议难以得到保障。

1960年,中日贸易关系迎来了新转机。美日签订了《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引起日本国民众强烈反对。中国各地民众也举行了盛大游行,声援对日本爱国民众,中日民间关系进一步发展。周总理还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日本社会党、日本贸易促进会等党派和组织的代表。

在与他们会谈时,周总理提出了“政府协定、名将合同、个别照顾”的贸易三原则。根据这三条原则,中日民间贸易开始恢复。由于此后的协定都由政府来签订,双方的贸易实际上属于半官方性质。

跃进号首航日本,不仅承担着开辟航线的任务,更担负着打开中日贸易大门的任务。

文章图片3

跃进号

沉没原因众说纷纭

然而,跃进号在距离济州岛约80海里的苏岩礁海域发生了意外。据当时在跃进号上负责运输的业务部主任姜景寅回忆:5月1日13时刚过,船身突然猛烈地震动了两下,便开始摇晃起来,连舱室里的保险柜也滚到了房门口。姜景寅大吃一惊,意识到发生了意外,急忙冲向走廊。

这时,甲板上有人在大声喊:“机舱进水了。”两名临时借调来的日语翻译没有航海经验,急忙问姜景寅该怎么办。姜景寅要他们立即穿上救生衣,他自己也跑回舱室拿出了一些单证和船员名单,此时货轮已经开始倾斜。

甲板上,二副正在指挥船员放救生艇,并要求其他人员按秩序站好,准备上救生艇。有船员在喊:“机舱里水已经没过腰了,有人在排水,但排水阀打不开,水排不出去。”

不到半个小时,货船已经严重倾斜,4艘救生艇也已经成功放下水。为了安全起见,大家决定弃船,登上救生艇,并尽快驶离货船500公尺以外,以免被带进货船下沉时产生的漩涡中。

忽然,货轮停止了下沉,飘浮在海面上。三副想回去抢救文件,带了一名水手驾着机动艇靠近货轮。但没多久他们便返回来了,水手惊慌地喊道:“看见了,看见美国潜艇了。美国兵打开潜艇盖,正用望远镜四处察看呢。”

大家听后一片哗然,不过始终未见美军潜艇出现。直到下午17时左右,跃进号完全沉入水中。

在船舱进水时,电报员以密电报告了货轮坐标,接着又发出了一封密电称:“我轮受击损伤严重。”15分钟后,跃进号发出了SOS求救电报,当天下午便再也未收到过跃进号任何信号。

周总理接到报告后,当即命令海军派出军舰前往营救。成都舰赶到事发海域附近时,只发现一艘无人的汽艇漂在海上。一种不祥的预感出现在搜救人员脑中——船员到底是被大海吞没了,还是被敌对势力劫去了?

5月2日凌晨1时左右,漂泊在海上的船员遇到日本渔船被救起,船员借用渔船上的电报机给北京远洋局发了电报。随后中国贸促会与日本贸促会也进行了沟通,最终由日本警卫厅将船员送到中国海军舰艇上。

文章图片4

苏岩礁地理位置

船员于5月3日6时到达上海,周总理指示将相关干部送到北京以便亲自听取他们汇报。在汇报时,好几名干部都表示听到“通”一声闷响,像是左舷遭到敌人攻击后发生爆炸。还有人说看到了黑影,猜测是潜艇发射鱼雷后逃走。

但船长认为十有八九是触礁了,不过他的话立即遭到其他船员反对。周总理听完问二副:“那个黑影长什么样?”二副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周总理又问船长:“你实事求是地说说看法,不要有什么顾虑。”

船长表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爆炸声音很小,但威力又很大的鱼雷,所以判断触礁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一些国家也别有用心地散播跃进号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沉没,进而打击我国发展工业的信心。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周总理决定先调查清楚再对外发布公告。

事发海域情况非常复杂,不仅往来的货船、飞机多。而且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一致反华,国民党势力由于日本极右势力以及南朝鲜相互勾结,有可能威胁救援部队的安全。

因此周总理要求大家,遵守公海相关法规,不主动挑事,但同时要做好战斗准备,严防敌对势力挑衅。

此外,救援也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比如:济州岛一带水深达60米左右,而我们最深的下潜记录只有42米,为了保障潜水员的安全必须要有25公斤的空气压缩机和相应的气罐。当时国内仅华东电业局有两个,周总理命令华东电业局在保障用电安全的前提下支援一个。此外,救援所欠缺水下相机,周总理也命令立即在香港购买。

文章图片5

跃进号相关报道

真相大白

根据周总理的命令,东海舰队和上海市海难救助打捞局成立了调查编队,包含4艘作业船和6艘警戒舰艇。同时,东海舰队、北海舰队抽调了30艘舰艇、140架飞机作为第二支援分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在准备器材期间,救援队在吴淞港进行了紧张的演练。周总理亲自赶到上海,看望了参加营救的人员,并进行了动员。5月18日,调查编队从上海起航。然而天公不作美,整个东海连续几天都是大雾,大部分时间视距小于100米,甚至站在指挥台上都看不清舰首。

往常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避开航道抛锚,但考虑到国家已经发表公报,调查编队必须要在计划的时间赶到事发海域。编队只能克服困难在大雾中前行,经过一昼夜时间赶到事发海域。

据跃进号船员回忆,货轮沉没地点离苏岩礁不远。调查编队决定先确定苏岩礁的位置再搜找货轮。不过苏岩礁完全在水下,要确定其位置真如大海捞针。4艘作业船通过声呐探测以及观察海面水花的办法花了一天多时间才确定苏岩礁具体位置。

接着各舰划定搜索区域,又经过一天时间终于探测到水下有金属回音,并且海面也飘浮着大片油迹。调查编队立即组织3艘小汽艇,对目标进行拖扫。小铁锚收回来后,大家惊喜地发现上面刮着的油漆与跃进号船体油漆相似,并且还夹有玉米。

接着编队固定了潜水母船,派出老潜水员严士法下水。经过一番探索,他在水下摸到了跃进号的船舷号和锚孔,判断船体左倾,侧卧于海底。东海舰队司令陶勇立即向守在电话旁的周总理进行报告。

次日,潜水员再次下海作业,但奇怪的是船不见了。一个躺在海底的万吨巨轮还能被敌人偷走不成?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航海部门重新测量后才发现原来工作船在洋流作用下位移了一百多米。保险起见,这一次重新校定位置后,在原先6个锚的情况下又加了4个。

文章图片6

准备下水的潜水员

此后潜水员接连下水工作了10余天,他们发现货船上有一条长17米、宽40厘米的裂口,且裂口的钢板都是向船体内部卷曲。苏岩礁上也有一块明显被撞击的痕迹,周围散落的一些岩石还残存有油漆皮。潜水员还将船上一些重要文件及物品取回。

经过编队分析和检测,他们认为跃进号沉没并非是遭到鱼雷攻击,而是触礁造成。原因有三:

其一,船体上有很长的裂口,并且裂口处钢板都向内卷曲,更像是与岩石撞击、刮擦形成,而非遭受鱼雷攻击后发生爆炸所致。

其二,苏岩礁上有明显撞击痕迹,附近散落的岩石上残存有油漆皮,并且船体内也有一些礁粉。经过化验得知,岩石上的油漆皮与跃进号的油漆一致,跃进号内的礁粉石质与苏岩礁一致。

其三,潜水员反复对船体合拢处进行检查,并未发现明显的破损,也排除了跃进号因质量问题而沉没的猜疑。

鉴于事实已经查明,周总理于6月3日电令:编队立即返航。同时新华社也受权发表了声明:“经过周密的调查,已经证实跃进号是因触礁而沉没的。”

但是正常行驶的货轮为何会触礁呢?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很可能是以下几点原因导致:

其一,航线选择存在问题。跃进号走的并不是传统航线,而是新开发航线,主要考虑是避开敌对势力。然而新航线并未经过充分的调查和测量,距离苏岩礁太近,为航行埋下了隐患。

其二,航行前船员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换,59名船员换掉了58名。有的干部未出过远洋,并且已经离船工作多年,对船上的先进仪器不熟悉,这也导致发生意外后处置能力不足。

其三,技术测定出现误差。有船员回忆,货轮起航后天空一直布满云层,白天看不到太阳,晚上看不到星星,仪器测天非常困难。航行期间,跃进号虽然定了8次方位,但实际上并不准确。风向和洋流把跃进号带到了苏岩礁,船员又未及时发现海面的异常,最终导致了悲剧。

文章图片7

周总理与搜救编组通话

尾声:

跃进号的沉没无疑是新中国远洋事业的一个巨大损失,所幸的是货轮购买了其他国家的保险,最终得到了补偿。跃进号更像是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切都在摸索中艰难前行。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吸取了教训,也为远洋搜救积累了经验,不论失败还是成功都是奠定远洋事业发展的基础。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周总理等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调查清楚后再对外发布公告,而不是急于将责任推向别国。真相水落石出,使紧张的国际局势得到缓和。共产党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态度,再次被世界称赞,这对新中国信誉的建立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