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开始,又可以愉快地打小孩了

 新用户2356fYUI 2022-05-01 发布于浙江

今天开始,又可以愉快地打小孩了

文/蔡朝阳

这是一个老梗。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白天,我转了一个文,有朋友留言说,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又不能打小孩了,记得刚去年不打过的。

这自然是笑话。这位留言的妈妈也不是打孩子的人。但这个日子的命名确实很有趣,似乎就今天不可以打,此外任何一天都可以打。

其实,国际不打小孩日,是1998年由一个反体罚组织发起的活动,目前在全世界正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但是正如和菜头所言,这个说法总是令人忍俊不禁,不知道谁翻译的。你翻译成国际反体罚日,或者禁止暴力对待孩子等,就不那么好笑了。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无非是在提醒我们,在教育中,不要体罚孩子而已。而不打小孩,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共识,难道还要不断提起吗?

但其实未必。这是个观念的问题,在观念得到提升之前,打孩子还是会在一些家长那里被认为天经地义。之所以是一个观念问题,是因为很多家长,虽然身为家长,都是没有去了解过儿童成长的基本常识。比如有人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打一打没关系,因为没有记忆。长大一点就不能打了,一则有记忆,一则也打不过。这是很外行的说法。即便孩子们没有明显的记忆,但你的每一次暴力,都塑造了孩子的潜意识。时值21世纪,到了儿童心理学已经成为普遍认识的时代,若还秉持这个观点,真的需要去学习了。

之所以是天经地义,那还因为,从来如此。这些家长恐怕在童年时代也受到过家庭暴力,然后这种暴力的记忆一直深入到最原始的情绪深处,一旦情绪失控,所以为情绪失控,就是,平时我们都有理性来掌控,而极端情况下理性无效,暴力就会爆发。所以这还是一个很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根源,比观念问题更深,也更难解决。

基于上述第二点,我会认为,暴力是会传递的。要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即便一个童年时遭遇过家庭暴力的成年人,在自己的新生家庭里终止你的遭遇,开始崭新的家庭关系,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课题。

关于暴力,或者直接说,打孩子的坏处,朋友们都说的够多了。

一般我们认为,这会导致孩子的低自尊。影响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孩子们正处在可被塑造的年龄,暴力会塑造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他们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用暴力来摆平的。从而发展出一种反社会的人格机制。

我前几天看唐映红老师的文章,他提到,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被体罚的孩子,会有一种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一种对身体有害的毒素的分泌。

“还可能损害这名儿童成年后一生的身心健康,包括减少预期寿命最多可达20年;相比普通人成倍乃至数十倍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容易沉溺成瘾性物质或活动,如吸毒、酗酒、沉溺赌博等等。这是因为儿童在遭受暴力虐待时候会处于应激状态,当持续或高强度的应激反应超出儿童感受和耐受的上限,就会转化为毒性应激反应,给儿童成长中的身体带来持续终生的健康损害。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为深井效应。”(引用自唐映红老师文章《暴力体罚,恐怕损害儿童一生》)

所以国际不打小孩子日,这是一个让我们成年人,父母亲,和从事教育的人反思的一个日子。

我以前写过一个文,说暴力是野蛮,暴力不属于教育。为什么呢?因为教育是需要理性的,而暴力植根于一个人的原始情绪,属于未被驯化的部分。在全球、全人类都走向更文明的时代,暴力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层面,都不会被鼓励。但可惜的是,很多家长老师不曾反思。

当然,我也知道,反思,也是需要能力的。有的家长不是不愿意反思,而是,真的缺乏反思的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看到真实的自我的洞察力。确实不容易。

那么,在你自己的新生家庭里终止你的遭遇,开始崭新的家庭关系,这还可能吗?

幸好,我们有孩子。孩子是一份礼物。我们先撇开孩子的主体性不管,因为今天的文章不是讲孩子,而是讲父母。

孩子自然是有其主体性的。但是,我们这些大人,不管我们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养孩子这件事,有一个意外的副产品,就是,可以让我们照着样子再成长一次。所以很多年前我就写过,育儿是一次自我疗愈的旅程。我们看着孩子的成长,知道他所从何来,从而也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所从何来。理解即克服,从此爹妈的境界就会上一个层次。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开始学习跟自己的极端情绪相处,以至于到达友好共处。这些极端情绪,大概有沮丧、悲伤、绝望、恐惧,以及劳累,和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等等。我们应该去明白,这些情绪,是我们自己的,跟孩子无关。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迁怒于孩子。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要尽量把事实和情绪分开。具体做法则在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的微妙变化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

当你已经有点沮丧、感到自己累了,而孩子还要缠着你的时候,最好,能换个人来跟孩子玩。同时直接跟孩子说,妈妈(爸爸)有点累,想要睡一会,你先不要来打扰我。这么说,也这么做,一则你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二则你也很好的给孩子示范了如何对待和处理自己情绪失控的可能;三则,你也很好的示范了什么叫边界意识。

毕竟,只有你自己情绪饱满的时候,才能给你的孩子更好的照顾。而不是一味牺牲自己、迁就孩子,而到最后忍不了了,导致情绪的极端爆发。暴力不仅仅是肢体的,还有语言的。

以及,忍,不是解决之道,理解才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