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微卫星空间 2022-05-01 发布于河南

        潞林线(S324省道)即从山西省潞城市到河南林州市,全程63公里,在这条省道两旁分布有多处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今年国庆节期间自驾由北向南,由林州到山西,访问了这条省道两旁的主要国保单位。

       龙门寺位于平顺县石城乡源头村北的龙门山腰,距潞林线约3公里。该寺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北宋乾德年间(963~968)改今名,明清又局部修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中轴线三进院落,东西禅堂、经舍等各成一区。其中前院西配殿为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所建,三开间悬山式,殿内无柱,梁枋简洁规整,犹存唐风。据介绍,五代木构建筑悬山式殿宇国内仅此一例。集后唐、宋、金、元、明、清六代木构建筑于一寺,也为国内现存文物中所仅见,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车从S324转入驶向龙门寺的道路,路不宽但基本硬化了比较好走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走过小河上的石桥,是一条用石头垒成的石阶小道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路两旁开满了黄菊花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路的尽头就是龙门寺,两个石狮和两株白皮松迎接着客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大雄宝殿,位于中轴线的正中。创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老,色泽纯朴,为元代烧造。台基高达1.40米,基前不设月台。明间设门,两次间设窗,背面仅明间设门,可前后穿通。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外檐和山面共用10柱,内檐仅设二柱。前檐四根檐柱及后檐二角柱均为抹角石柱,柱上刻有创修及施主姓名题记。柱头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重栱计心造,里转为双抄偷心造。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为四椽栿后接乳栿。殿顶脊兽皆为黄绿琉璃瓦烧制。为成化年间制品。殿宇虽经明、清时期装饰翻修,但从其开间比例到构件的细部做法,均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大雄宝殿里的壁画(局部)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燃灯佛殿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后记:

       10月4日中午游览完娲皇宫景区,按计划转道山西平顺县,从地图中看出涉县距离龙门寺最近,就设置车载导航,谁知道走着走着就进入了山间小道,前行约10多公里,眼看再向前道路越来越窄,行车也愈加困难了,到了一个小山村旁果断决定返回,并赶快再用手机中的百度地图搜索新的路径。

      新路径显示要先走S202然后转入S305,再行驶山西省境内的S324即可,85公里的路途,实际行驶105公里。进入山西境内一改河北境内的雾霾天气,天也晴朗起来。到了龙门寺已是天蓝蓝,尽管多耗费了一些时间,但看到这样的天气心境自然也舒畅起来。

        以下是沿途风光: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这条路没行通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原创】潞林线旁觅国保:龙门寺

 链接:山西平顺龙门寺:临三省清风  沐六朝明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6df4e30100oqbn.html

——原文发表于2014.1031.微卫星新浪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