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修养身心,没有比“忠诚”更好的办法了。 荀子认为,君子修养身心,没有比“忠诚”更好的办法了。人只要有一颗“忠诚”的心,那就没有其他重要的事情了。余下的,不过坚守仁德、奉行道义就可以了。其实,区分荀子思想到底是接近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关键在于对于“诚”字的理解。如果把这里的“诚”,理解为“真诚”,那就接近于道家思想,因为道家贵“真”。如果把这里的“诚”,理解为“忠诚”,那就是儒家思想,儒家贵“忠”贵“孝”。“真诚”的本质是平等。“忠诚”的本质是上下级。道家“齐物论”的思想正是基于人人平等;墨家的思想则是兼爱(无差别的爱),讲得也是人人平等。唯有儒家,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臣必须忠于君,子必须孝于父。所以,理清了这里的“诚”,至关重要,关乎于荀子思想的倾向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荀子在提出“忠诚”这个概念时,并不是无条件的。后面有“唯仁”“唯义”两个概念加持。这也就是说忠诚领导是必须的。但是,领导让你做违背“仁德”“道义”的事情,则是不能去做的。这就又将“愚忠”区分开来了。因此可以看出,荀子的思想,根本上还是儒家思想。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