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介绍中医自学方法的公众号:(少走弯路) 研究不变的东西,才有可能在不断的变化中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被表象迷惑。 中医的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书籍浩如烟海,需要看的、学的太多。 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没有统一的路径和模式。在看病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一加一等于二的客观。因为需要考虑的变量太多,仅仅是四诊合参就会得到太多的不同的方剂组合。其中掺杂的有患者的太多的主观感受和医者的客观的自我经验。 中医的学习实践,需要大量的试错。经验的积累也是在试错的过程中升华而来的。
怎么打破这个僵局?从而达到双赢。 打铁还需自身硬,针对于医者能做的就是在诊断和治疗上下功夫。 尤其是抓主症,请看:至简自学中医:经验分享(收藏版) 其次是精问诊,请看:自学中医:问诊的详细步骤(精品) 最后是看病模式脉诊+方剂。介绍一本可以借鉴的书籍:本书被誉为“平脉辨证第一书” 一本书是民国医家王雨三;字汝霖:所著,被秦伯未誉为“与耐寒《付氏三书》、肯堂《证治准绳》并垂不朽”。 本书推崇“平脉辨证用方证”,提出“脉理为医者至切至要之法。倘医者不明脉理,犹船行海洋间之浓雾中'。 作者给出了常用一百多个方证的“脉诊指征”为脉学著作之所罕见。 本书尤重“八纲气血辨证”认为“盖凡百病症,不外平表、里、阴、阳、气、血、虚、实之偏胜。如能辨明其表、里、阴、阳、气、血、虚、实,则虽有千变万化之病情,以温、凉、补、泻之法调其偏胜,则未有不愈者。' 作者知无不言,把自己数十年来总结的“万稳万当妙法”.撰成书,以期后学者能够“诊察有一定不易之方针,治病有百试百验之功能”。 好书推荐:王雨三《治病法轨》 关注公号,分享实用的中医学习好方法: |
|
来自: 新用户38922816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