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得其术而不得其道?

 两又同齐 2022-05-02 发布于新加坡

文/两又同齐

一不小心,今天字数写的有点多,希望有所用。

01

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我们那界是学生最多的一届,五个班,每个班差不多六十多名学生,这在当时的乡中华来说,是人数非常多的,自然上课的老师也会很多。

那会喜欢中午不回家,到各个班级去串门,然后会看到他们的英语老师在黑板上讲课的时候写的大纲和笔记(板书)。说实在的,我们班的英语课上除了几个大标题和重点,很少会有那么详细的笔记记录。你知道他们老师的板书有多详细吗?

一篇课文里涉及到的生单词,英文和汉语。

特殊的句式,整个句子写下来,然后写上汉语的意思。

课文中用到的短语,以及短语的意思。

还有短语的扩展,以及不同短语组词后的意思却别。

看着满满的一黑板的笔记,不得不说这个老师真的是太用心了。

然而,即使是这么多认真的老师和详细的笔记总结,只需要自己的学生抄写下来即可。而自己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却整体水平平平,连一个高分的学生也没没有。

相反,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板书很少,英语课也只是提到个别词汇的用法后一带而过。但是英语成绩每次考试却总是拍前面。

如果你说这是学生的资质差异造成的,那么,后期因为很多学生辍学,将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分到了该班级,但是这些学生也从优秀变成了普通。这又该怎么解释?

我想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是不差的,学生的资质也是不错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个老师的板书笔记太过详细而代替了学生思考和整理的过程。因为整理笔记本身就是学习的一部分。通过整理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哪些东西会了,哪些需要加强记忆,哪些可以直接略去。

但是当别人帮我们总结好以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处于懒散的阶段,既然老师让抄写下来,那就直接抄好了,我们抄的只是笔记,可能不知道老师的思路,自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懂了多少。失去了思考的过程,我们就会变成一个记忆的机器,而谁又愿意为了背诵而背诵呢!?所以太勤快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就像太勤快的妈妈往往养出懒散的孩子。

02

最近小儿做作业,写汉字的时候总是希望我替他写上一两个字,然后他自己再接着写,写数学的时候,还希望我给他读题,然后自己算得数。昨天晚上更是有点得寸进尺,问我数学答案是多少?

你看连一个五岁的小儿都知道如何偷懒,知道让家长如何一步步的帮自己完成自己本来该做的事情。于是,我赌气说到,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帮你抄写到黑板上已经很可以了。你会做就做,不会做就放到那等着明天问老师。说完,我直接回里屋了。他看到自己的计划没有得逞,没过一会自己又开始掰着手指计算。其实小孩有的时候不是不会,而是太懒了。如果你感觉到这个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你要知道帮他的同时有可能就是在害他哦。

所以对于小孩子的作业,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如果他今天心情很好,那么把老师留在手机上的作业吵到小黑板上,然后问他计划什么时候做。到时间了告诉他一声就可以了。等他写作业的时候最好不要守着,因为你守着他,他总是想和你说上两句话,或者故意没事找事的磨蹭时间。而我们看到孩子在那里磨蹭和扣橡皮就忍不住要说上几句,最后两个人不欢而散。所以我经常的办法就是他在外屋写作业,我回里屋刷手机。这样能够保证彼此说也不干涉谁。等他写好了,拿给我检查一遍。

而且本身抄题写题做题就是一个思考和整理的过程,我们不要太多的干涉孩子,最忌讳的是在孩子一边写的时候我们一边提醒他,这个字写错了,那个题抄错了,这样会打扰他思考的过程,而且还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就是做好一道题就想确定自己的答案对不对。

等孩子把一个科目的作业做好之后,我们要教会他如何去检查自己的作业,小儿的数学作业一般是一次留十二个算数,我们首先要一起核对每个题有没有抄写对,有没有落下的,第二遍再检查得数对不对,第三遍看写的是整齐。这样反复的带着他检查作业后,现在自己竟然知道自己要做一道就在黑板上将那一道题擦掉,这样他自己不仅不用从新看自己抄到哪里了,还不会抄串题。你看,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去处理这些问题了。如果直接告诉他这么做,他也只是知道一个方法而已。你要知道别人教会的永远没有自己悟到的记得牢固。

03

我们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人选择去听书,将一本厚厚的数分解成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七八节录音,你感觉你学会了这本书,其实你只是知道了别人整理的笔记罢了。而且别人的笔记有的时候会给你一种错误的判断,会直接给这本书打个折扣。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笔记后,会无意的跟着他们的思路走,不知不觉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力。

比如有的人看《红楼梦》看到的是凄美的爱情,有的人看《红楼梦》看到的是世态炎凉,有的人看《红楼梦》看到的是商场风云,生存之道。不同的人对书的解读是不同的,所以如果你仅仅看了别人的拆书稿或者听别人的讲解,你也仅仅只是了解了这些人对这本书的一部分看法罢了。

并不是说这些拆书稿和讲解不好,而是他们会影响你的判断。最好的办法是自己认真的读上一本书,然后写上自己对书的见解,然后再跟这些拆书稿和讲解的人对比,这样既有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可以理解他们的思路。这样自己才能精益求精。

所以在看别人笔记的时候最好自己先写一遍笔记,这样才能区分出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自己会遗漏掉哪一步?而不是直接将别人的笔记抄写下来当自己的用。这样,你只是得其法而不得其道。

同样,小孩子做题,要尽量让他们自己去梳理课本,梳理知识,错了不要紧,错了我们才能发现他们有多少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学东西的时候也要学会自己总结,看一篇好的文章或者销售思路和技巧,一定要自己去假设或者尝试一下和总结出现的问题,然后再去对比别人的解决方案,找到最关键的区别才能进步。而不是全部照搬下来,最后却南辕北辙。

上一篇:

你会聊天吗?你的聊天有效果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