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剧《芦花》唱腔音乐赏析

 戏剧传媒 2022-05-02 发布于河北
晋剧唱腔音乐是板腔式结构,板式丰富,韵律优美,非常动听,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优美的旋律在晋剧舞台上演绎了不知多少动人的故事,塑造了无数感人的舞台形象,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精典剧目。
晋剧传统戏《芦花》是一则久演不衰的传统剧目。这出戏,从剧情构思到剧本编撰到唱腔音乐设计都非常精彩,是晋剧传统剧目中的精典。动人的故事,优美的音乐在众多艺术家们的精心雕琢下,让一段脍炙人口的悲剧故事深入人心,给人们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成为百年精典。
这个戏我看了不知多少次,每次欣赏都让人感动。太原市实验团李月仙的版本,晋中张鸣琴的版本,省晋剧院孙红丽的版本,她们各有千秋,都堪称精典。
晋中晋剧团张鸣琴、侯玉兰、宋云仙的《芦花》版本,在传统唱腔音乐的基础上做了创新性的改革,让一出悲剧更加感人更加震撼人心,更富有教育意义。


《芦花》一剧中,最动听感人的是闵德仁在悲愤之下要休掉李氏、闵损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父亲留下继母、李氏被闵损的大义感动、闵德仁在悲愤中指责批评李氏时的几段唱腔。
“母亲她一念之差……”是闵德仁写休书要把李氏赶出家门,闵损跪地求情时的一段唱。晋中的小生艺术家宋云仙以她声情并茂的声腔把这段唱腔演唱的凄凄哀哀、催人泪下,是晋剧娃娃生的一段最精典唱段。这一段唱,采用了晋剧悠扬顿挫和富于抒情的夹板节奏,表现闵损在忍辱受屈时为了家庭和睦、阖家安乐的忘我和大义。
“母亲她一念之差将儿怠慢,
怎能忘恩养儿一十三年!
手儿里拉上亲兄弟,
我弟兄双双跪地:
爹爹呀……
爹爹呀……
爹、爹……”!
这是几句满含泪水和委屈但又深明大义的动人唱腔。后面紧接着是更加催人泪下的几句“滾白”:
“我叫一声爹爹、爹爹……!
母亲万万不能走,
怎能让母亲老来受煎熬,
宁叫母在一子苦,
不教娘走三子寒”!
这几句哀告式的[滾白],不仅深深地感动了李氏,更疼煞了疼爱他的父亲,所以引出了一段闵德仁和李氏的一段足以触及人们灵魂的一段二重唱。
这段唱腔是晋剧唱腔音乐的成功改革和创新,她没有离开晋剧唱腔音乐的老腔老味,却在老腔老调的基础上揉进了男女二重唱的唱法,非常精确地表现出了闵德仁和李氏此时的悲痛心境:
合:闵损儿…
闵德仁:双膝跪地,
李氏:双膝跪地,
闵德仁:苦苦…
李氏:苦苦…
合:相劝!
李氏:说什么,
闵德仁:说什么,
宁叫娘在一子苦,
不叫娘走、不叫娘走、
不叫娘走、三子寒”!
这是闵德仁疼子爱子痛彻心扉的呼喊,是李氏感动后的懊悔。
随着闵损的一声“娘”的呼喊!让疼儿心切的父亲又跌入悲伤的境地。
“我儿他年纪轻轻忍气受屈吐衷言,
纵然是铁石的心肠也悲酸”。
[滾白]
顿时想起早死的贤妻…
早死的贤、贤、贤妻呀……!
你若还在人世,我儿那会受此凄寒!
早死的贤妻呀……”!
这又是几句催人泪下的[滾白],是闵德仁对先妻的思念,是对后妻李氏的谴责!
[滚白]是晋剧唱腔音乐中表现人物极度悲哀的唱腔板式。是一种哭诉式的边唱边说的吟诵调。[滾白]在《芦花》唱腔中的应用是用晋剧传统音乐表现人物情感和讲述悲情故事的最精彩应用!


痛定思痛,听了儿子的诉说苦求,闵德仁为三个儿子考虑,为家庭的和睦和大局考虑,由此引出一大板语重心长的唱段。这是全剧的精华,这是闵德仁规劝李氏的一段精典,是对李氏不贤行为的谴责,是对善良人性的呼唤。
以下分析的这段唱腔是丁派须生孙红丽的版本。她采用了晋剧[四股眼][十三咳][夹板][垛板][流水一二三][流水大切板]的传统板式。把一段满含悲愤、语重心长、催人下泪的唱段献给了观众。
晋剧四股眼是晋剧唱腔中最优雅的板式,四平八稳,善于抒情。
《芦花》中“儿跪倒…”一段中的开篇四句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平板]
“儿跪倒苦哀求善人莫恼
李氏善人哪!
儿为你苦求情两泪涟涟。
儿不孝你应该好好教管,
儿孝道你怎能虐待生嫌。”
这是闵德仁发现李氏给闵损棉衣里絮芦花孽待儿子后的责问与诉说,是闵德仁心疼儿子的悲酸和愤懑,是强压怒火的问责。
四句平板后紧接着是几句先慢后快的[十三咳]:
“李氏你心太偏,
你二老坐庭前。
腊月里数九天,
雪花儿空中悬。
为什么兄絮芦花弟絮蚕棉,
不孝道的闵子骞”!
这四句[十三咳],先慢后疾,义正辞严,恨中带愤,愤中带泪,是闵德仁对李氏不贤行经的控诉和怒不可遏的责问。
接着唱腔转入了节奏平稳的夹板。
夹板是晋剧唱腔中极为灵活的一种板式。可亢奋、可悲哀、可叙述、可抒情,善于表达人物的情绪与情感。
[夹板]
腊月里数九天风雪漫漫,
为娘的絮棉衣情随线牵。
与英哥絮蚕棉是你爱怜,
与闵损絮芦花叫人心寒。
英哥儿他是你亲生儿子,
你打他骂他无有诽言,
闵损儿前房子你不能怠慢,
为继母施二心更为不贤。
这八句是闵徳仁对李氏对待两个儿子不同态度的责怪和批评。这里,以舒缓抒情的[夹板]板式来表现闵德仁对李氏语重心长式的批评和规劝。这里有闵徳仁对李氏为三子终日辛劳的肯定,这里有斥责李氏“一样儿女两样看待”的偏心与不公。
劝恶从善,不只是和风细雨,在闵德仁历诉李氏虐待闵损的恶行后,悲愤交结,心情激动,唱腔转入了节奏铿锵的垛板,这里是对李氏虐待行为的痛恨和批判,又是对李氏不贤行为的严正警告,又有对李氏能改过自新的殷切期盼。
[垛板]
絮芦花你失去母子情份,
絮芦花你失去做娘的尊严。
我的儿明大义令人心憾,
为的是母子和弟兄乐家道平安,
但愿你再莫要厚薄相见,
但愿你心端正左右逢源。
但愿你主中馈嘘寒问暖,
但愿你与三子骨肉相连,
但愿你牢记住前车之鉴,
但愿你名垂千古美名传。
这时的闵德仁见李氏已悔恨不迭,又决心痛改前非,便痛定思痛从长远着想,为使三个孩子再不受后母虐待之苦,不使家庭破碎,于是强压下心中悲愤,扶起了久跪的闵损,宽恕了羞愧已极的李氏。
[流水一二三]
若不是无娘儿将心哭软,
父的儿呀……
儿呀…儿呀……。
一纸休书将你赶出家园”!
善于表达情感激昂和悲愤情绪的[流水一二三]是晋剧特有的有板无眼节奏快速的板式。穿插于唱腔之中的一、二、三式的“流水”击乐设计,是“流水一二三”唱腔音乐中的最精彩之处。节奏急促中打击乐的轻与重、缓与急的恰到好处让流水唱腔更具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让晋剧音乐更具风彩。
这几句[流水一二三]把闵德仁疼儿惜儿的心情宣泄的令人垂泪,感人肺腑。几声“儿呀…,儿呀…,父的儿呀……”的呼喊,打动了李氏也感动了人们。最后是斩钉截铁的四句[流水大切板]:
“李氏低头羞容见,
德仁才把心放宽。
休书扯个粉粉碎,
芦花之事化云烟”。
在这里闵徳仁是在告诉李氏,相信你是能改过的,相信你今后能像对待亲儿子一样对待闵损,相信咱一家人会和睦幸福。
这段唱腔运用了晋剧的几个精典的传统板式。把闵徳仁心疼儿子,写休书欲休掉李氏时的悲愤心情挥洒的淋漓尽致。
《芦花》一剧演绎多年,由于艺术家们的表演特点不同,唱本和声腔形成了不同的版本,但故事的大路子是基本一致的。
《芦花》一剧,唱腔音乐优美,情感撼动人心。她用铿锵有力充满情感的一字一词来讲述故事,用“情”字来表现人物,用“情”字来展示矛盾、解决矛盾,以悲情警世,以悲情感动观众,《芦花》堪称晋剧传统戏之上品。
《芦花》的精彩,表现了晋剧唱腔音乐的卓越表现力,她的精彩表现出了晋剧音乐的巨大魅力。

2020年2月27日

修改于2022年5月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