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有病,身体先知,重视这5种表现,或是早期心衰的呼救信号

 仁和堂老军医 2022-05-02 发布于广东

50多岁的李阿姨是一个高血压病患者,其病史长达10多年,虽然平时一直在吃着降压药控制,但是由于李阿姨平时饮食上不是特别注意,加上平时运动的也少,所以她的血压一直忽高忽低,体重也一直偏胖。

最近1个多月,李阿姨感觉体力变差了,由于她住在5楼,而且没有电梯,所以每次都要爬楼梯回家,平时都可以一口气上楼,但最近爬到3楼就要歇息一下,要不然感觉胸闷、喘不过气,而且李阿姨还发现她的心率变得不稳定了,稍微一活动心率就蹦到100多,她害怕是心脏病犯了,于是连忙来到医院检查。

医生通过专业检测后发现李阿姨的血压一直控制得不好,而且心脏彩超还发现她的心室射血分数只有50%,结合李阿姨的临床症状,医生诊断为慢性心衰Ⅱ级。李阿姨听到自己已经达到了心脏衰竭的程度,心理一下子慌了,连询问医生该怎么办。医生解释道李阿姨的慢性心衰就是由于血压控制不好造成的,但是目前还属于早期,积极治疗后还是可以控制的,医生将原本的降压药调整成立ARB类的药物,同时配合上了利尿剂,并且嘱咐李阿姨吃药的同时,严格控制饮食,并且每隔1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李阿姨规范服药后,心衰的症状明显好转了很多。

一、慢性心衰的分级及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的本质是由于心肌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心脏泵血或者充盈的功能下降,导致身体出现供血不足、瘀血等表现,老年人最为常见。很多人认为心衰就会有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表现,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慢性心衰往往是逐渐发展而来的,由于心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所以早期的心衰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对于生活影响也不大,但随着并且发展,临床症状也会逐渐加重,临床上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慢性心衰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

I级心功能衰竭

I级的心功能衰竭大多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的活动和生活大多不受影响,甚至可以从事重体力劳动,但是会感到莫名的疲劳,感觉体力大不如前,而且可以偶发心慌,特别是在剧烈运动或者重体力劳动后,但休息后可以迅速缓解,不会有明显的胸闷、胸痛、喘气等表现,所以很多人容易忽视,进而错过早期控制,导致病情继续发展,心脏功能继续恶化。

II级心功能衰竭

当患者有明显表现时往往已经II级心功能衰竭,这时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是剧烈运动或者干重体力活时会感到明显受限,会出现明显的心慌胸闷、呼吸急促,但休息后可以明显缓解,日常的起居和活动不会有明显不适,但可以出现晨起后下肢轻度水肿的情况,程度不重,可自我缓解。大多数患者前来就医往往已经达到了II级心功能衰竭的程度,但这依然属于心衰早期,并且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经过科学的治疗往往可以防止心衰加重,挽救和维持大多数患者的正常生活,但可能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

III级心功能衰竭

到了III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就非常明显了,甚至连穿衣、吃饭、散步等日常活动都明显受限,非常容易出现心慌胸闷,只有静止不动时才能明显缓解,有的患者甚至可以一整天不活动,这时四肢水肿已经比较明显,特别是下肢水肿,而随着体循环的衰弱,肺、肝、脾等内脏器官也会逐渐出现血瘀,导致呼吸、消化等多个系统功能明显受损。III级心功能衰竭已经处于慢性心衰的中期,这时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命为主,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保持日常生活,但往往需要别人照顾

IV级心功能衰竭

IV级心功能衰竭已经是慢性心衰的末期,这时即使患者平卧不动也会有明显的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往往需要保持半卧位的姿势以减轻心脏负荷,IV级心衰的患者已经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一旦活动胸闷心慌就明显加重,这时的患者只能长期吸氧以缓解缺氧状态。IV级心衰的患者已经达到了心衰末期,,临床上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以缓解患者痛苦,但是往往预后欠佳。

二、注意这些表现,可能是早期心衰的信号

从慢性心衰的分级大家可以看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治慢性心衰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在心衰早期及时干预,则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至少可以保证心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一旦进展到心衰末期则往往无明显缓解和治疗的手段,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异常表现,特别别是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

1、容易疲劳、体力下降

早期心衰的患者,由于心脏代偿功能尚可,因此一般的体力劳动不会有明显影响,但是从事稍重体力活动或者剧烈运动后就会感到疲劳、四肢无力,体力明显跟不上以前,最常见的就是在爬楼梯的层数明显减少,往往需要休息1-2次;其次,跑步距离也较之前缩短,甚至感到明显的心慌和呼吸急促,但是这些症状在短暂休息后可以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左心室的射血分数下降,虽然不会影响日常活动,但是一旦消耗过大,则心脏无法完全满足供血,导致心慌、胸闷、喘息,但是这时患者的心脏具有代偿功能,所以休息后可以缓解。

2、莫名心慌、心律失常

早期心衰的患者还会出现莫名的心慌、心律加快,特别是在运动后明显,少部分患者运动后的心跳甚至超过每分钟100次,并且可以伴有心律不齐等异常表现,但是大多数是偶发,休息后可以缓解。

心脏的血液也是由心室提供的,一旦出现供血不足,心肌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来代偿,但是心脏内的窦房结细胞就对于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因此只有供血不足就会导致窦房结细胞的自主性增强,加上交感神经兴奋,进而表现为心率加快,患者则会表现出心慌、心悸等不适,但是随着运动量下降,供血改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也会减弱,这种异常的心脏搏动也会逐渐消失。

3、下肢水肿

早期心衰患者可出现肢体水肿,这其实是体循环瘀血的一种表现,其中以下肢水肿最为明显,一般发生在清晨早起时,大多数起床活动后反而减轻或者消失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夜间心律减慢,心功能下降,导致体循环轻度瘀血,但是由于人体睡觉时消耗也明显减弱,所以早期心衰患者往往不会有明显胸闷、喘气等不适,而随着体循环中血液的累积,大部分的血液会随着重力集中到下肢,导致下肢出现水肿,而晨起后,随着心脏功能增强,体循环瘀血的情况缓解,这种下肢水肿也就消失了

4、四肢末端轻度发绀、发紫

四肢末端的指甲是人体血液循环最难达到的地方,也是对于缺血缺氧最敏感的地方,一旦出现供血不足,手指甲、脚指甲处就会出现发绀、发紫的现象,这往往意味着存在供血不足或者缺氧,但是这种症状没有特异性,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等也会出现,所以不能单纯依靠一个症状来诊断是否存在慢性心衰

5、消化功能减弱

如果心衰主要发生在右心室,则非常容易导致体循环瘀血,其中胃肠道由于血供丰富,所以最容易发生瘀血,因此少数早期心衰的患者也会出现消化功能减弱,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便秘等,但是这种症状无特异性

三、预防心衰加重应做到以下4点

药物治疗仅仅是防治心衰的一部分,慢性心衰患者如果想要维持心脏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必须做好日常保健,可以从以下4点入手。

1、预防呼吸道感染

肺和心脏往往是相互连续的,慢性心衰患者最害怕的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因为慢性心衰患者本身抵抗力就欠佳,因此感染往往控制不佳,而感染又会加重机体对于血供的需求,因此反而加重心脏负荷,加重心衰,许多心衰患者都是死于肺部感染后引发的心力衰竭,因此建议慢性心衰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做好日常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肺部感染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放任不管

2、注意清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通过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可以明显减轻心脏的负荷,减轻体内的水钠潴留,从而有效缓解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加重,建议慢性心衰患者每日摄入钠盐不超过3g,每日摄入水分约在1500ml-2000ml;同时,日常饮食要注意补充适当营养,特别是对于钾、硒、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可以多吃瓜果蔬菜,适量补充动物蛋白,从而保持均衡营养

3、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习惯

不良的情绪也是导致慢性心衰加重的诱因,因此建议慢性心衰患者一定要主动调节自我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可以多与家人、朋友交谈,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医师急性科普,对心衰有正确的认识;其次,一定要戒烟戒酒,避免熬夜,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重心脏受损,因此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为心脏的正常代谢提供基础。

4、科学服药,定期检查

慢性心衰的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同时还要注意对相关指标进行定期复查,特别是电解质,因为大多数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都会引起电解质的紊乱。其次,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如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CT、心肌酶谱等心脏相关检查可以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从而及时了解心脏状态。

四、总结

综上所述,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慢性心衰的重要原则,因此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各种异常表现,如乏力、心慌、下肢水肿等,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疾病预后;其次,预防呼吸道感染,调节自身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并且做好定期的检查,对于慢性心衰患者也具有重要意义。

#心健康信科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