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杭州优质课:《跳水》

 7ez45efr 2022-05-02 发布于浙江

执教者:淳安县浪川乡中心小学 姜鹤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跳水》,齐读课题。首先拿出学习单听写一组词语:船舱、甲板、桅杆、横木、一艘帆船

出示词语学生校对,提醒“艘”的笔顺,在田字格里写“艘”。

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刚刚听写的这组词语都是和什么有关系的?而且是一艘远洋航行的帆船——出示图片

出示词语,学生朗读:放肆、撕咬、龇牙咧嘴、吓唬、瞄准(关注“吓唬”的轻声)

齐读词语,这组词语又是和什么有关系?

生:人物动作有关系

课前同学们都给这组人物画了一张人物关系图——展示学生学习单:

指生借助示意图说一说这个故事

学生自由说

像这样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课文,我们可以用关键词来梳理它们之间的关联,这样子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故事中结局是令人欣慰的,最终孩子得救了,可是船长拿枪逼孩子跳水的举动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很多人赞不绝口,但是更多的人因为没有亲眼目睹那惊险的一幕,就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你们觉得他们会质疑什么呢?

生:船长拿枪逼孩子,孩子会更加紧张,孩子一紧张会掉下去

生:船长稍微一用力,子弹就会射伤孩子

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们站在船长的角度,他会作何解释?

生:当时的海面风平浪静,孩子水性很好

板贴:危险 师:当时的危险因素让船长别无选择,而且他也是在第一时间就判断出了跳水的有力条件,唯有跳水才能救孩子。这些危险的条件和有利条件藏在课文中哪些地方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篇文章——出示学习任务:

学生说一说(4个学生)

师:从文章当中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的危险因素,其实船长心里也都明白,所以他在脑海中立刻想到了这些危险因素所带来的后果,后果是什么?

生:孩子会因为害怕掉下去

生: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面对众人提出的质疑,船长打算等船靠岸了之后想要借用媒体的力量来澄清解释——出示“模拟发言”:

同桌两人练习说一说;指两同桌说一说

你刚刚所想的,正是船长刚刚所想的。当船靠岸后,船长就像你们这样,把当眼之所见心之所想,向大家一一诉说,人们听了之后终于明白船长拿枪逼孩子跳水的这一办法是当时正确唯一正确的能救孩子的办法,所有的人都向船长投来了敬佩的目光,那么船长从观察到分析,再到做出决断的这一个过程是否像我们刚刚这样用了这么长的时间?

指生说原因,找句子

关注“立刻”,出示语句,学生齐读:

师:这两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每一句都有感叹号。

师:这两句话用了很多感叹号,25个字连用了7个感叹号,这表明了什么?

生:船长感到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学生朗读,读出危急)

师:船长的这两句话,语言极其简单,命令却如此坚定,谁能读出来?——指生读

师:想要读好这两句话,我们必须要走进船长的内心,我们一起来配合着读一读(师生合作读)

师:读到这里,你们一定会对船长有新的认识,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

学生说一说,并上台写词语:果断、机智、沉着冷静

师:读小说就应该像我们今天这样读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去感受人物复杂的思维过程,而一切正确且有价值的思维都会像文章中的船长一样,对客观现实情况用心去分析,有时候还要加上一些果断、机智、沉着,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再危急时刻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