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节 特刊 [正宫•端正好]忆榆林治沙并序(新韵)|| 孙一民(慈云山人:陕西)

 菊野文化传媒 2022-05-02 发布于山东








致劳动者

[正宫·端正好]忆榆林治沙并序(新韵

文/孙一民(陕西)

【注 图片来自网络,请勿对号入座。】

榆林市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灾害严重。“黄沙压田又埋房,沙进人退走他乡”即是当年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榆林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治沙。余曾多次随同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王双锡副省长赴榆林考察并参与治沙工作。此曲献给治沙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已故的王双锡副省长。

 
大风疾,流沙起,毛乌素、快速南移。黄沙滚滚将天蔽,埋没房和地。

[滚绣球] 为治沙,心力齐,群情迭起,向漫沙、奋勇出击。引水犁【注1】 ,机械移,平沙为地。植林蒿、绿了沙皮。风刮沙卷灾重起,林草苗苗无靠依,又被沙欺。

【注 图片来自网络,请勿对号入座。】
[倘秀才] 治沙漠科研奋起,靠科技黄沙变绿。草灌乔高矮布局 【注2】,植草灌,打沙围,树苗长起。

[醉太平] 因沙适宜,分类施医,水拉掺土【注3】改沙区,群专互依【注4】 。飞播人造【注5】精心理,良方良种增林地,前赴后继显神奇,沙穿绿衣。

[尾声] 黄沙换绿衣,狂风不再袭。安居乐业宜人地,陕北人民众心喜!
 

注释:

1.[引水犁]即指“引水拉沙”,将水引入沙漠,用水枪将沙丘切割,让它朝着需要的方向移动,以达到拉沙造地的目的。

2.[草灌乔高矮布局]为了让树木成活,首先在平整好沙地上用玉米杆或树枝等物按畦畦扎沙围(帐),起阻挡风沙的作用;然后播种抗旱耐瘠的蒿草,待蒿草长成后,再在草地种植耐旱的灌木;待灌木成活后,再在灌木丛中种植乔木。这样一个为一个提前创造能够成活的生长环境,才可能使林草成活,从而绿化沙漠。

3.[水拉掺土]指“引水拉沙”与“掺土改沙”。

4.[群专互依]群众性治沙队伍与专业治沙队伍相结合。

5.[飞播人造]在具备飞播条件的地方,实施飞机播撒草种与树种;在不具备飞播条件的地方,需要人工种草与造林。


作者简介:孙一民,网名:慈云山人,陕西省政府办公厅退休干部,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散曲学会理事。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