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学》、《中医方剂学》、《医醇滕义》 中医把高血压都归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正常状态下,一个人的肝阴和肝阳,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密切合作的关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肝阴不足,阴不敛阳,于是肝阳上亢,波及头面部位,这就造成诸如头晕、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脸红、耳鸣的现象。这个状态,可以说是一身气血阴阳失衡、逆乱的状态,是身体内环境'不稳'的表现。这就是肝不稳,一身都不稳。 ![]() 接下来,咱们还是以一个案例来讲讲,对于这类情况我们该如何进行治疗和调理。 有这么一位患者朋友,54岁,女性。她是什么情况呢,日常感到眩晕耳鸣,脸红眼红,心慌!奇怪的是,她总是头上冒汗,她自诉一直有高血压和冠心病,但是呢,血压控制不好,动不动就反复。 随后,我问了患者平时有没有熬夜的习惯,患者说没有,就是平时比较爱生气,情绪不好。舌苔黄,舌头红,而且舌体发胖! 应该怎么调理呢?清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中医学家,叫费伯雄。 老先生有一个名方子,叫滋生青阳汤,出处来源(《医醇滕义》)。每每遇到症状相似的肝阳上亢患者,我都会用到老先生的这个方子! ![]() 镇肝熄风汤 方药:石决明,磁石,生地黄,白芍、牡丹皮、麦冬、桑叶,石斛、白菊花,天麻、柴胡,薄荷。 功效: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歌诀:滋生青阳磁石决,地麦白芍斛桑叶,丹皮天麻菊柴薄,阴虚阳亢风动者。 方中生地、白芍、石斛、麦冬养阴以潜阳; 石决明、磁石镇逆以潜阳; 桑叶、甘菊、薄荷、柴胡清肝以解郁热; 天麻平肝熄风,滋燥缓急。 诸药配伍,则滋阴与潜阳,相得益彰,尤适于阳亢较甚者。 于是我给她开一方,但见——石决明,熟地,薄荷,莱菔子,地龙,生赭石,天冬,钩藤,生牡蛎,石菖蒲,白芷,枣仁,生石膏 后来怎样?她用了6剂,头上冒汗的问题没有了。后来再继续用,高血压也平稳了。 接下来,我给你说一下这里面的道理。这位患者是典型的肝阳上亢!我们人啊,年龄到了40岁以后,体内阴气就少了一半。阴衰则阳盛,这个平衡一旦打破,阳气就会化火,形成肝火。 体内就像是有小火苗,蹭蹭往上窜。肯定头晕,这个热气逼着气血运行,加大压力,可不就高血压。我这么说,你好理解一些吧。 所以,你看上面的方子,就是解决她肝阳上亢的问题!
她的问题就解决了。 钩藤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方子只是给各位朋友提供一个治疗肝阳上亢的思路。 当然啊,还是那句话,务必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文中配伍。方子里的药,有一些需要先煎,煎煮方法上有讲究。还有一些药材,寒性明显,容易伤及脾胃。所以说,辨证一定要准确,不可以盲目尝试。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解读这么多。欢迎交流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