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抗战后,东北抗联为什么不能入关,和八路军并肩抗日?

 等着l70smp782j 2022-05-03 发布于河北

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杨靖宇牺牲之前,手持德制毛瑟枪与日军展开最后一次激战。

日军益子理雄回忆了1940年2月16日杨靖宇将军,只身作战情景:

“终于在那个山顶追上了。杨利用地物连续射击,我们也伏下应战……伊藤警尉距杨300米远的前方大声喊:'归顺吧!’

对方(杨靖宇将军)喊道:'要归顺,在归顺前我有话要说,你一个人上来吧。

'好,马上就去!'

文章图片1

这样喊着,伊藤警尉就站了起来……哒哒哒射来几枪,伊藤“啊”了一声,向前一探身,“扑通”倒了,他胸前中了3枪,。

“那天在杨的毛瑟手枪下战死者一名,负伤者六名。”

在日军杨靖宇将军的遗物里有一支毛瑟手枪。

这支枪是在1937年的战斗里缴获自日军少佐,这也是中国军队首次击毙日军的佐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

日军更急于完成东北 “治安肃正”计划,巩固“满洲”战略后方,然后抽兵投入关内。

东北抗日战场打的没完没了,有效牵制了日军入关兵力,也搞乱了了日军把东北作为大后方的计划。

1937年的7月东北抗联军开始支援关内战场。

7月25日,抗联第1路军发表了《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

文章图片2

同胞们,中日大战正式爆发了!

我全国陆海空军实行对日下总动员令了!

……

你们,我们,关里同胞全系中国人民的子弟、全系生长中国,在全国总动员令之下,你们还袖手旁观吗?

……

全体同胞,精诚团结共杀日寇,恢复中国人之东北。

1937年7月18日,全面抗战开始的第10天,日军第7师团少佐冈田茂率部 “讨伐”东北抗联,

冈田茂早在1919年巴黎和会割让山东时候就进驻青岛了,然后进入东北屡立战功:被授予旭日小绶章、满洲建国功劳章”。

1937年,他再次来到了中国,但是他死期将近了,因为他的官职高,所以被中日战史也记录了。

文章图片3

日军表彰冈田茂的文章比较详尽:

昭和十二年七月(1937),北支(东北)风云变幻,敌人横行……于是组成了冈田讨伐队……总部设在清原城内……

7月17日那一天……在七道河子附近,与敌军(抗联)首领王师长所率领的共军以及保国军的百余人联军相遇了……敌人(抗联)用自动枪炮以及手枪进行了疯狂的扫射。

突然,司机的胸部被子弹射穿。他勇敢地发动攻击……

敌人(抗联)利用高处的优势,一边顽强抵抗一边集中火力攻击。

我方以极少的兵力应战(抗联实际是30人),渐渐陷人困境之中……

日军描述:“他拿出传家宝刀冲人敌群之中奋力斩杀……但敌人密集的炮弹攻击而负伤、最终战死。死前高喊天皇陛下万岁……敌人被此等悲壮的英勇姿态所震慑……逃走。”

这些是给日本后代看的,这类似于神剧一样的描述看来很多地方都会写进自己的正史里。

文章图片4

我们看看伪满当事人怎么说

《清原县文史资料》有冈田茂当的司机张振邦回忆记录: (就是日军记载的“胸部被子弹射穿”的司机)

我开的是福特牌新车,箱板是新钢板,马力大、速度快。冈田少佐、坂本大尉坐在驾驶楼里。

当汽车到东松木岭南坡山下时,冈田命令日军全部下车,上山,……又命令在树林中放了一阵机枪,打了几发小钢炮(掷弹筒),未发现可疑情况。

这时冈田高兴了,命令日军全部上汽车。还有10多公里就到清原了。鬼子兵高兴地唱起鬼子歌……

不知从哪儿“叭!叭!”响了清脆的两枪,我前轮胎被击中了。

冈田少佐命令我停车,当时我想加大油门冲过去,冈田拔出手枪顶住我的头,命令我停车。

文章图片5

冈田、坂本开车门跳出去,有几个红军端着枪跑来,(当时的日伪军把东北抗日联军称作“红军”)

为首的一人端着机枪高喊:“鬼子,跪下。”

冈田也慌了,急令射击,红军的机枪对准冈田、坂本就是一梭子……这时,我胸前一阵剧痛。

我醒过来时,已躺在蒿塘子里了……大约10点半钟左右,车上20名鬼子尸体横七竖八地躺满一地。

很少人知道,这支 “红军”部队,曾经为了寻找真正的红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他们就是曾在8个月前试图冲进关内的抗联部队

1936年杨靖宇将军从报纸上看到红军东征的消息——似乎已有红军部队到达了热河省附近。

为了 “中国红军,已到热河,眼看到奉天。(抗联)西征大军,夹攻日寇,赶快来会面”。抗联又组织了第二次西征,与红军主力联络。

文章图片6

这时候的中国各方武装几乎各自为战,所以,东征,西征这种词需要按照地图理解下。

抗联刚刚组建不久的第1军第3师奉令出征、其实该师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只设了四个连,)只有一个机枪班,仅有一挺九六式机枪和一挺歪把子机枪。

杨靖宇几乎花光家底,用缴获的日军战马,第3师做成一支400多人的骑兵部队,准备昼伏夜出一举从辽宁——南满铁路——封冻的辽河——热河省——入关寻找红军主力。

1936年11月师长王仁、政 W委周建华、率部纵马奔腾一个月,迅速杀到了法库县辽河东岸。

如果往年习惯,河面应该彻底冻住了,骑兵可以直接踏冰渡河,很快即能到热河省交界的地区。

文章图片7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那一年很反常:辽河在年底的深冬时还水流湍急。抗联官兵被困在了辽河东岸。

参谋长杨俊恒身形与杨靖宇将军很像,日军以为是杨靖宇亲自带队入关,就集结了重兵围追堵截。

骑兵部队在平原上很难隐蔽,抗联骑兵连续与追兵激战,一路冲回了辽宁根据地——这是抗联军史上少有的集团骑兵作战。可惜在辽河岸边功亏一篑:损失四分之三以上,1937年春返回根据地时已不足百人。

虽没冲得进关内,余下的这几十人继续与日军苦战。

夏季,师长王仁斋和周建华兵分两路在清原打游击(参谋长杨俊恒调到杨靖宇将军身边),。

王仁斋当时31岁,战斗经验多一些,

文章图片8

考虑到:周建华带着的柳万熙两人分别21岁,和24岁,都是大小伙子,彼此可以照应一些。

击毙冈田茂的就是周建华和政冶主任柳万熙率领这三十几人。

我军侦察员获悉冈田要去巡视防务,连夜将情报送到部队,这两位年轻抗联军官把30余人带到山上露宿,准备伏击日军。

这两位抗联的年轻军官从获取情报,判断正确性(过程略)安排伏击以战场上的实际表现,显示了他们俩不愧是一代名将杨靖宇的部下。

他们带领的30人部队还在战斗空隙唱起劝告伪满军队投降的歌:

“满洲士兵们、我们都是中国人。你们为什么,中国人还打中国人?日本鬼强迫你们出来打仗,伤亡回去,问你们伤心不伤心?…”

有的伪满军官兵,会被打动,想法子放弃与抗联的作战……

日军第7师团的通报显示:在东松木岭遭遇共产匪约百名,交战2个半小时,冈田少佐、坂本大尉、饮田曹长、斋藤伍长以下七名,遂壮烈战死……中日的史料记叙都很明确,日军近乎覆灭,最多仅有1名报信的日军带伤逃脱。

文章图片9

这一战给了园部和一郎当头一棒(他是中将,刚调任第7师团担任师团长。)一次有佐一级军官遭到击毙的败仗,无疑极大的震撼了日军。第七师团师团立即出动重兵,实施 “复仇战”:

1937年冬,周建华在激战之中殉国,

另一边的师长王仁斋也在战斗中牺牲。

柳万熙独自东北的黑土地上苦苦支撑,直到1940年3月24日他被叛徒杀害。

柳万熙牺牲时,杨靖宇也已壮烈殉国。

而杨靖宇将军牺牲时最后一战使用的武器、则是周建华和柳万熙缴获的冈田的。

周建华和柳万熙在打扫战场时,缴获了少佐冈田茂的佩枪。7天后,抗联军官开会,又一次讨论西征找红军时,他们把这枪作为礼物送杨靖宇将军做护身用

文章图片10

(1937年7月时,日军的“九四式”还没有普遍装备,很多日军军官个人购买了德国毛瑟手枪。)

这把毛瑟手枪,一直随着杨靖宇将军战斗到了殉国之时(1940年)

这已经是全面抗战的第四个年头,直到这时一直没有与关内战场联络上,得不到有效支援的东北抗日联军,仍在寒冬与凶险中让东北抗日战场继续存在着,继续呼应内陆主战场。

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与全面抗战主战场联络的尝试。

抗联第一路军曾计划重建第1军第3师, “执行西征热河与关内八路军沟通联系的先遣任务”。可惜被日军发现计划被迫取消。

1938年8月份、作为杨靖宇将军助手的杨俊恒也倒下了,杨靖宇把他安葬在一个黄柏树下,刻下了记号。至今,这棵带着杨靖宇将军留下的记号的黄柏树,仍巍然耸立在这片土地上。

曾经热望着可以与红军主力会师的第1军第3师,在其师长以下4名都壮烈殉国时,也终究没有与关内部队握过手

文章图片11

但是,在1937年已立下了里程碑式战绩的第1军第3师官兵们知道,在山海关的那一边,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已经在几千里的战线上沸腾了。

他们在东北的每一次战斗,也都是拯救民族危亡的这全面抗战的一个组成部分。

和一直策划西征的杨靖宇将军一样,被隔绝在东北抗日战场的抗联官兵们默默用血肉之躯,只为多拖住一个日军入关的脚步,一直奋战着,直到在东北黑土地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