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失败者的春秋(中)

 书虫小记 2022-05-03 发布于北京

当然,春秋笔法的书写,也有一定的误导性,主要在于向后看——越是古的,就越好。所以说,左转,春秋,公羊,乃至管子这类,都在崇古。

对帝王就推崇禅让,对臣子就推崇管鲍。这对于弘扬正能量,安定团结,以利于精英统治来说,是对的但对于研究历史,琢磨规律和策略,则是不利的。

用不变的人性这个说法作为工具来推导,即从当代人的言行特征,符合常人人性,而非高大全的宣传榜样出发,去倒推到古代那些冠冕堂皇的春秋笔法,反而可以推导出一些接近真相的细节。当然,你究细了可能就不利于安定团结了。

比如,尧禅让舜,现在从学术角度的研究看,这个禅让其实就是政变,也就是姚重华篡夺了伊祁放勋的王位,依祁放勋本来是要传位给儿子丹朱的。

当然,篡位之后必须给自己正名,怎么正名呢?姚重华想的主意是,第一,无限制抬高依祁放勋的才能和道德,如何如何三尺土阶而天下治,如何如何选贤不任亲,用禅让的方式,给自己了帝位;第二,无限制污蔑合法继承人丹朱,如何如何不争气,如何如何暗害贤能等等。

舜,也就是姚重华此人何等凶狠,自己家里人都不放过——时至今日大家都知道他的父母、弟弟,没有一个不是头顶流脓、脚下生疮的坏蛋——用人之常情,家人哪可能坏到那个地步?——对家人都能下手骂上三千年,何况一个作为自己夺取最高权力的名正言顺的对手——丹朱!

从春秋之后的信史来看,这些做法我们都不陌生。祁放勋后来是被流放关押致死的。何以姚重华能够有这样的实力呢?因为治水——治理水患,既是古代中国最耗费国力的一项工程,也是古代中国能够走向统一的重要原因。

水患可不是那些个小国一国就能解决的事,必须整合各国力量。在姚重华时代,那肯定就是要整合各部族的力量来治理,这就让他有了征集劳动力和粮食的权力,自然他就具备了夺位的武力。

同样的,管鲍之交。历史上的齐国大贵族、小白的老哥们鲍叔牙,不仅救小流氓管仲于囚室,居然还力保管仲替代自己当宰相。正史说的是因为鲍叔牙国事为重,且有识人之明。

何以鲍叔牙费尽死力保了小白上位,居然力推管仲来当相国?又何以小白居然任用了一个出身贫贱,名声不好的能人来当相国?这里面一方面正能量上当然是朋友义气,天下为公,统治者心胸开阔等等。另一方面,用人性去倒推——一定是利益交换

春秋时期,政治架构上,周天子是第一位,下来是各诸侯王,再下来就是各国贵族上卿,一般而言,各国贵族上卿其实是与本国诸侯王分治这个国家的,比如高家和国家(人家就姓国)之于齐国,智家、赵家和韩家之于晋国等等。

这些上卿贵族是受周天子直接管理的,条线化管理,也就是说,齐王、鲁王这些人,对于本国的上卿贵族,没有直接管控的权力。所以,王要摆平这些贵族还挺麻烦

小白本来就是竞争上位,尽管他跟高家贵族高奚关系一直不错,但国氏家族也不是好得罪的,加上小白本来就有雄心壮志要强化集权,怎么能削夺贵族的权力?

那么只好牺牲自己的铁哥们鲍叔牙,因为鲍叔牙也是贵族,同时对于辅佐小白有重大贡献,如果鲍叔牙提出不任相国,那么高国两家也就不好说什么

于是,老鲍就认了。老鲍认了的收益,当然是小白以及后来的宰相管仲对鲍家利益的维护。为了获取手下人的死力以及有利于日后毫无顾忌地对贵族实行侵夺,专门任用了这么一个没有根基,也没有山头的平民,于是乎,管仲只对小白负责,也拼尽一生脑力体力,跟贵族上卿们斗争,持续加强小白的集权

上面讲了楚国之强和齐桓公小白的崛起,接下来就是两国的火拼了。也很有意思,这个火拼,也奠定了后世国家之间的交往,都是各种正义各种家国情怀的面子,和利益交换底子

齐桓公小白伐楚,是春秋时代最大规模的一次南征。为啥要伐楚呢,当然因为楚国不尊王,当然,这都是表面功夫,实际上是楚国向北开疆拓土,已经濒临齐国国境线了,还意犹未尽。于是开打。

怎么开打的呢,左传和春秋里都记载,说是齐桓公因为小老婆蔡姬得罪了他,蔡姬的老家是齐楚边境上的蔡国,所以就打蔡国,打完蔡国才转而帅联军伐楚。

这就是左传这些对小白的嘲弄了(因为左传是站在鲁国角度写的,跟今天一样,在我们正能量立场来看,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是傻帽和恶棍)。还居然写得绘声绘色,说是蔡姬跟小白出去划船,然后故意晃船,让小白很害怕,于是愤怒,于是就要打蔡国。

用常人思维来说,可能吗?实际上,正因为蔡国处于齐楚边境,而且当代史家也查明了当年伐楚的路径,蔡国正好处于齐伐楚路径的右翼,也就是说,如果不解决与楚国有交易的蔡国,齐军进攻楚国的右侧后就暴露在蔡国面前,所以,伐楚之前要解决后顾之忧,当然首先就是解决蔡国。

当然,这还只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啥?小白大张旗鼓去打蔡国,当然主要还是给楚国看的,也就是告诉楚国,我特么要来打你了。

这不就是提醒楚国吗?是的,就是提醒楚国,为什么要提醒敌人呢?继续用常人思维嘛——很简单,就是不真想打,只不过通过伐楚,联合各国军队,确立自身的霸主地位即可

而且,通过这些前期举动,确保战争不会真正发生,全部在自己控制之下,也就是,让楚国陪着自己演个戏,目的其实是确立自己的权力稳定,以及虚无的霸主地位。——

题外话,这一招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也常见不鲜。很典型的例子,大家(不仅是我们,很多国家也是)都喜欢拿美国来开涮,遇到啥问题了都往美国身上推,而美国呢,很多时候还真配合来背这个锅。其实台下也都是高层利益交换,这些国家政客悄悄给人美国高层利益集团一些实利(这当然是大国战略,国家在下很大一盘棋你无须知道),让美国政府和他们配合演戏。怎么演?

今天弄个议员出来骂你两句,明天弄个议员上个议案,美国的这些议员、州政客是有发表自己言论自由的,说到天上去,也只能代表他自己。其他国家再动用宣传机器给国内民众宣传“哈!大家看美国多恶毒!”,一个人的个人言论,在他国新闻里就这样成了美国政府言论。

让人美国人出来演戏,都是要给人钱或利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唯商业是重、实利唯上是出了名的,连总统都可以收钱与你合影或者共进午餐,何况陪你陪玩国内政治呢?

当然,让什么人出来演什么戏,人家美国也是明码标价,最低价码当然是人家某个州的私人媒体,居中的是让州议员在媒体说句话,你要人上议案价码就上去了。价格最高的,当然是美国在某个区域武装力量的调动,卫星改变个角度,调动一下,做个样子,也足够很多国家政客给自己宣传个一年半载的。当然,这里面所有成本得你来承担,有时候就是一座油田,有时候就是几家波音飞机。

这些昂贵的戏演给谁看?各自国内的老百姓,以及最重要的,各自在国内潜在政治对手及其势力。

今天的俄乌战争,你要真像国内正能量和战狼们那样,真以为普京与拜登及其利益集团后面没有交易只有对抗,只是跟李逵一样勇猛精进,那你才是真低估了人家俄罗斯之能成为地跨欧亚的第一大国的传统智慧。是我们而不是普京们太简单了。

接下来,小白继续演戏。之所以能判定他就是演戏,因为他在伐楚之前,列举了楚国的两大罪状——这是一直沿用到今天,老玩不腻的战争借口。

诡异的地方就在这两大罪状上。一条罪是不诚心向周天子进贡,比如包茅草质量不行,导致周天子滤酒不干净;一条罪是周昭王当年巡幸南方时,死在你楚国汉水里

先说第一条罪,这其实是个可有可无的罪名,因为并不是不进贡,只是进贡的东西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而且这个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强压的,也不知道。

再说第二条罪,周昭之死已经过去快两百年了也就是说,相当于现在你去打美国,说是为印第安人复仇一样。且究竟是怎么死的,也是众说纷纭。

从这两个罪状的安排上看,小白其实就是故意找了两个都很好推脱的罪名安在楚国身上。真要找楚国的毛病,多了去了,至少,楚国吞并北面的诸多小国就只一条重罪。但这个罪名一旦安上,双方就没有退路了,齐桓公还真非打不可

因为不想打,所以就不提这茬。楚国呢,也深知其中道理,因此,不仅陈兵于边境上,作出要全面防御的样子,而且派出大将屈完前去说明——承认了第一条罪,说是确实质量有问题,我们以后一定改,然后否定了第二条罪。

接下来就是双方一通嘴皮子仗——齐桓公气势汹汹问罪,楚国诚心道歉,然后齐桓公缓和口气,你看是周天子让我来问罪的,楚国也回复,我们也做好了应对准备,真打的话也奉陪,不过我们还是尊重天子的,接着齐桓公再退一步,要不咱们就结盟共同奉陪天子吧。楚国顺坡下驴地答应和解

当年的齐国,家家垂柳,户户清泉

这么一场大张旗鼓的伐楚,就这么没打一枪一炮地结束了(真倒了霉的却是齐楚之间的蔡国)。双方各得其所——齐桓公组织了会盟,大家很崇拜,稳定了国内权力架构楚国得以正式为联盟接受,并且承认了楚国对之前北面小国占领的既成事实,所以装作屈辱的样子接受了齐桓公的领导。

齐楚之间这出戏,真是两千多年后冷战时期美苏争雄的预演。

当然,史书上一定要正能量,挑好的说。比如诸葛亮出祁山实际上败给了司马懿,书上就一定要强调空城计的美好,不说战争胜败本身;晚清屡受列强欺凌,但当朝正能量一定要强调李鸿章在言辞上如何击败了老外,当前国力下谈成这样如何不容易等等;到后面变天了,换了风向的正能量又得反过来说李鸿章如何无能地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云云,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说,今天不少人声称苦于没有好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可以学习,以理解全球格局和走向。那只能说你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春秋战国史了解不够。敝号去年随笔的9篇《战国策》里,就提炼了国际关系处理的策略案例,充满了原理级智慧。

人性是不变的,人性决定的政治关系、外交关系也就万变不离其宗。无非都是新瓶装旧酒——旧酒也就是人性和利益是不会变的;新瓶的话,也就是当代的政治格局动向和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这方面,只要你不满足于国内媒体的中文信息,能主动去搜索多个来源的英文信息,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

多看点书吧,有好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