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听听,大家怎么看

 karlinms 2022-05-03 发布于上海

上卷 第七十回 第八节:

【原文】

紫鹃炷了一支梦甜香,大家思索起来.一时黛玉有了,写完.接着宝琴宝钗都有了.他三人写完,互相看时,宝钗便笑道:“我先瞧完了你们的,再看我的。”探春笑道:“嗳呀,今儿这香怎么这样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因又问宝玉可有了.宝玉虽作了些,只是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作,回头看香,已将烬了.李纨笑道:“这算输了.蕉丫头的半首且写出来。”探春听说,忙写了出来.众人看时,上面却只半首《南柯子》,写道是: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李纨笑道:“这也却好作,何不续上?"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负,不肯勉强塞责,将笔搁下,来瞧这半首.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是: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众人笑道:“正经你分内的又不能,这却偏有了.纵然好,也不算得。”说着,看黛玉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因又看宝琴的是《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众人都笑说:“到底是他的声调壮.'几处’'谁家’两句最妙.”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众人笑道:“不要太谦.我们且赏鉴,自然是好的。”因看这一首《临江仙》道是: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又看底下道: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情致妩媚,却是枕霞,小薛与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罚的。”宝琴笑道:“我们自然受罚,但不知付白卷子的又怎么罚?"李纨道:“不要忙,这定要重重罚他.下次为例。”

【端木持易见解】

一粒种子掉入地里,有人怀念如花的过去;有人悲伤它当下的污泥;有人乐观期待它的下个周期。你看,同样的东西,却因为视角不同,生出不同的看法和感觉来。

柳絮,亦复如此!

在史湘云眼里,这柳絮如梦一般魅力,所以,她非常喜爱,希望时光停留,柳絮永远飘荡,这多美好啊。比较符合她奔放烂漫的个性。

在探春眼里,这柳絮大约是令人讨厌的,“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也就是说,难以羁縻,太散乱了。探春渴望的是秩序。比较符合她管理者的心态。

在宝玉眼里,柳絮虽然落了,但别可惜,来年还可以相见的。你再来的时候,我还认得你。比较符合宝玉天真的个性。他怎么天真呢?他以为失去的东西,还会再来。这就是天真。生命最宝贵的是青春,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这才是青春的残酷啊!柳絮可以再来,可你已经不可能是去年的你了。钱钟书的夫人杨绛生前就曾经为一件事儿,觉得特别痛苦。那就是她不晓得,自己将来到了太虚幻境,钱钟书认不认得她;钱先生1998年去世,杨夫人2016年去世,又相差了18年啊!杨夫人和钱先生二十一、二岁相识,钱先生记忆中的究竟是几岁时的杨先生呢?杨夫人不晓得,所以,她很担心,很害怕。你看,宝玉还不晓得怕,你们怕不怕呢?

在黛玉眼里,战国时期的西施和夫差,唐朝的尚书张愔和爱妾关盼盼,都如柳絮成双成对,是幸福的。但结局不好,也如柳絮一样,漂泊无着落,却也是可怜的。要是“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即没有“春”(元春)多管柳絮和东风的闲事儿,没有其他人干预,让他们自由的生活着,那该是多么美好啊。这比较符合黛玉自由恋爱的是思想和追求,也比较符合她的现状。

在宝琴眼里,柳絮是漂泊,是离恨,是情仇。

在宝钗眼里,她要一反人们对柳絮“败丧”的印象,“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经过她一番“好气力”,还真弄出了点儿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气势。宝钗这首诗写的好不好呢?的确是好。但大家要注意,一个东西好不好,可不是单纯由其本身来决定的。举个例子,假如你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大家都赋诗一首,其他人都写的是泪洋洋,结果你搞了一首喜洋洋,你的诗的确水平很高,气势如虹,乐观,积极,向上,伟大,正确,光荣。结果大家读了以后,会是什么样的情感呢?你这喜洋洋,它还喜吗?它还香吗?它还好吗?假如1949年,有人写了一首词,叫《临江仙*界石中正》,你们觉得它会好吗?

所以,我们衡量一个人,一首诗,一部作品,一个思想体系,它好不好,最关键的是,别失真。一旦失了真,就算是写的再好,也没有意义了。一旦失了真,就算再好,也不过形同“跳大仙”一般了。

看红楼梦,我们一定不要忽略了它的前提和条件,它的大背景。我们说宝钗不好的原因,就是她强作假,本来江河日下的大观园、薛家、贾家、甚至整个王朝都是如此,她还偏要翻,偏要顶,偏要“上青云”。你们说,说她什么好呢?

从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一定不要强出头,不要鹤立鸡群,与众不同;一定要与时消息,和光同尘!这才是真正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啊!

过去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总要强出头,强不同,强特别,做精英,那是很不好的资产阶级精英利己主义教育,不是真正的大众教育。所以,他们搞出来的人,很多都喜欢装,作假,逞强,是不是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