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橡树 | 回望两伊战争:无关两伊民众的宏大叙事

 流浪的橡树 2022-05-03 发布于四川

橡树原创《俄乌战争综述》系列篇文章: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

《俄乌战争综述之六:第三阶段战事,局势混沌,以打促谈》

《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网络写手的假旗攻势与俄乌战场的持久态势》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一:战争没有结尾,战争还要继续》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三:第五阶段的战事何时拉开》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四:三个战场异动情况的观察》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五:基辅撤退与布恰事件》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六:南方陷阱与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七:“鸡肋”的战争和贴牌的“美军”》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八:顿巴斯混合战争的进行时》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九:俄军的战略调整和乌军的胜利目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乌军排名第二”和“乌东大决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一:“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的沉没》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二:俄乌陈兵顿巴斯,是为决战、和谈、撤军》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三:马里乌波尔的决战与哈尔科夫的突击》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四:俄军,为5月9日阅兵式而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五:乌东大决战在那里》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六:将承载俄乌的“私人恩怨”的顿巴斯战争》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七:扎波罗热,俄军短期战略的新方向》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八:赫尔松与马里乌波尔的猜想》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九:俄军的“频道”胜利和后续战略目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五月,俄乌攻略全镜推演》

1979年2月,伊斯兰革命在伊朗取得成功。

1979年11月,受伊朗群众选择,霍梅尼就职伊朗最高老大,被伊朗同志们称为“革命老大”。

随着伊巴列维世俗政权垮台,伊朗由此华丽转身,由中等发达的世俗国家,变为政教合一的神之国家。

霍梅尼登上神坛,旋即颁布了著名的“两个不要,七个反对”的霍梅尼理论。

革命理论横空出世,伊朗群众自然恪守、执行。

这里,先要解释当年伊朗赫赫有名的所谓两个不要,七个反对

简而言之,两个不要就是既不要西方的民主国家;也不要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七个反对,则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共产主义、犹太复国主义、霸权主义及世俗主义。

至于伊朗作为什叶派大本营,当然更要立足现实,旗帜鲜明反对中东周边其他伊斯兰逊尼派的国家。

比如邻居伊拉克。

于是,伊朗的二次革命绿旗招展,热火朝天。

每日,伊朗各地高挂喇叭,各色播音员们声嘶力竭背诵霍梅尼口号,无非架起嘴炮,翻来覆去对准美帝、苏修等等国家,狂吐口水。

破口大骂美帝苏修之余,伊朗也以同样极端语言,直接针对曾经与巴列维伊朗交好的中国。

——现在凡事都为伊朗说话的网络朋友,似乎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往事。

——三点一转,感谢支持——

伊朗采取如此极端外交,时间一长,两个不要,七个反对的霍梅尼理论肯定就会得罪天下。

伊朗的极端外交自然就推动伊朗站在了美帝、苏修、中国及欧洲等诸多国家的对立面。

最后,满地球能够与伊朗保持正常外交的国家,仅仅剩下亚洲相当有名的贫农国家巴基斯坦和叙利亚。

照片拍摄于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的士兵在战场上举起国旗欢呼,他们取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面对镜头显得非常兴奋和高兴。

当然,在伊朗当时敌视美帝、苏修,甚至祸及中国、欧洲等等国家,却因为地缘关系,有心无力,无法将这种敌视由口号而付诸行动。

不过,伊拉克就在身边。

鉴于两国教派分歧,两国老大都想就地跺脚成神,于是,伊朗决定抢先下手,向伊拉克打包输出伊斯兰革命。

作为伊朗的绝对老大,霍梅尼号召伊拉克占人口55%的什叶派穆斯林们拿起武器,武装反对伊拉克的绝对老大萨达姆。

消息传来,本身同样无限自信,同样胸怀中东,身兼总统、总理、三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重任,集伊拉克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萨达姆当场勃然大怒。

眼看着伊朗挥舞两个不要,七个反对的大棒抡向地球各方,萨达姆恨极之下,即想击垮伊朗谋求中东霸权,又见伊朗日渐势单力孤,索性一跺脚,命令伊拉克军队向霍梅尼的伊朗发起全面攻势。

两伊战争爆发了。

——三点一转,感谢支持——

本来,巴列维伊朗时期,伊朗接受英美的军援,装备了包括当时最先进的F14战机在内的近700架各式战机,以及其他包括2000辆坦克、3000辆装甲车、3000门火炮、1000架直升机等现代化武器,组建了40余万精锐的陆、空、海作战部队。

如此整齐军队,再有当年中东首屈一指的经济支撑,伊朗军力强大,堪为中东之最,素有海湾宪兵之称。

此外,伊朗军队大多集中靠近伊拉克的西部国境,而伊拉克分兵战略方向伊朗、土耳其、叙利亚等三个战略方向,同时,伊拉克还要应付国内库尔德人、什叶派的武装叛乱。

所以,无论按战略形态或者按照实力对比,伊朗无疑占据绝对优势,伊拉克本不是对手。

然而,伊朗革命挥舞两个不要,七个反对,自然得罪英、美、苏联等列强,遭到封锁、禁运。

时间一长,伊朗无法得到技术、配件和新装备补充,原来先进武器装备缺乏维修、养护,变得陈旧难用。很多时候,伊朗军队不得不将进口武器分拆、拼凑零件,保持最基础的维修。

战场上的伊拉克士兵。

这样到了两伊战争爆发前夜,伊朗最先进的F-14战机,经过东拼西凑,最后能够参与作战执勤的不到总数的10%。

此外,伊朗革命暴风骤雨犹如当年二战前夜苏联肃反。


伊朗军官、骨干惨遭清洗,伊朗全军损折惨重犹如一次空前惨败。等到清洗结束,伊朗全军残余不到24万人。

更为诡异的是,伊朗以宗教清肃深入军队,随着大量军官被清洗,大量神职人员昂首挺胸进入军队。

这样,伊朗军队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支“神”的军队。

与此同时,伊拉克军在美帝苏修们心照不宣的暗中支持下,悄然完成扩军。

战前,伊拉克的12个步兵旅被秘密扩编为机械化师、坦克师,2750辆坦克、2500辆装甲车、920门火炮以及140架苏-20前线轰炸机、米格-23歼击机编入现役,伊拉克军队空前膨胀。

如今回看两伊战争,不难发现:

当时,伊朗军队战力直线下落,伊拉克军力空前提升,正是萨达姆敢于向地区大国伊朗主动发起全面攻势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点一转,感谢支持——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全面打响。

是日,黎明,萨达姆一声令下,拥有近2万名各级苏军顾问的伊拉克精锐空军率先出动,分不清是苏联人或者伊拉克人,大家一窝蜂驾驶80多架米格-23飞机奔袭伊朗德黑兰、阿瓦士等7个军用、民用机场与15座主要城市。

向伊朗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突击的伊拉克装甲部队。

然而,因为苏联战机性能欠佳,大多数作战指挥员、飞行员的缺少战训,技术太差等等原因,伊拉克的空中攻势来势汹汹,却没有取得预定的结果。

稍微吃亏之后,伊朗决意报复。

次日,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沉重打击的伊朗空军出动140余架飞机,低空突防,绕过伊拉克防空线,对巴格达、巴士拉与基尔库克油田等伊拉克16个目标发动轰炸。

伊朗奇袭,取得极好的战果。

一战之下,伊朗摧毁了轻敌、草率、自信的伊拉克空军67架各式战机。

萨达姆闻讯大怒,立刻出动机械化地面部队7个旅,以及装备苏式坦克的7个坦克旅兵分三路,于国境线全面突袭伊朗国民边防军。

苦于被禁运后军队的技术装备极为欠缺,伊朗军队重武器匮缺近乎赤手空拳,自然无法抵挡伊拉克军队的机械化突击。

伊朗军队丢盔弃甲,大败亏输,伊拉克机械化大军犹如铁流,滚滚向前。

9月28日,这天,联合国安理会于9月28日通过决议,要求双方停火,接受调解。然而,停战决议遭到霍梅尼当即拒绝。

彼时,伊拉克军队在伊朗境内南部推进了90公里,北部推进了20公里,占领并且控制伊朗10余个城镇,约2万平方公里土地。

随后,在局势明显对伊拉克有利前提下,萨达姆满心欢喜,遂单方面宣布停火。

可是,伊朗被打得两眼发黑,当然拒绝停火。

于是,伊拉克的2个机械化旅和1个坦克旅乘胜进攻,顺势深入伊朗国境近100公里,直逼伊朗重要的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

战争初期,伊拉克战俘营的伊朗战俘。

伊朗的绝对老大霍梅尼号急眼了。

在他一番口号激励下,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和大大小小的毛拉们渴盼已经的圣战开始了。

进入10月,伊朗正规军作战不利,伊拉克军队顺风顺水突击进入霍拉姆沙赫尔。

不料,伊拉克坦克刚刚进城,即在布满路障的街道,遭遇大大小小的毛拉们督率的穆斯林民兵的猛烈还击。

他们三五成群,无畏生死,凭借单兵武器和燃烧瓶、汽油桶向伊拉克机械化部队发起自杀性攻击。

突入城内的伊拉克军队既没有巷战经验,再看到伊朗民兵高呼口号,怀揣炸药,不惧生死,前仆后继,由四面八方呼啸扑向坦克,引爆炸弹,官兵不由当场吓尿。

真真的吓尿。

大家抛下坦克,惊声呼叫,撒腿狂奔。

伊拉克军队的攻击就此遭到重挫。

如此战至10月12日,萨达姆急于拿下霍拉姆沙赫尔要地,当即决定在这个战场投入1个精锐的特战旅。

将近一月,伊拉克以优势陆军向毛拉和民兵防守的霍拉姆沙赫尔发起持续攻击。

11月10日,伊拉克军队付出6000余人伤亡,最终占领霍拉姆沙赫尔。

然而,为了守备这座港口重镇,在为伊朗军队服务的毛拉们引导下,伊朗平民投入战事。

这些伊朗平民成为伊朗圣战的人肉炸弹,超过2万丧命战场。

战后,霍拉姆沙赫尔被称为血城。

——这仅仅是两伊战争因为卷入无辜平民参战,而被人诟病血腥、暴虐之战的开始。

——三点一转,感谢支持——

两伊在战争中进口的我国坦克。


两伊战争期间正在炮击的伊拉克火炮阵地。

霍拉姆沙赫尔血战结束,正值雨季到来,伊拉克前期进口军火消耗极大,加之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在停止攻击作战之后,全线转入战略防御态势。

战至12月,伊拉克军队依仗战前装备新式武器和伊朗军队、革命卫队和民兵对峙。

这时,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稳定战线,不再退缩。

在北线,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在阿訇、毛拉们引导、鼓舞下,一波又一波地向伊拉克军队发起狂热的攻击。

——伊朗人口多出伊拉克3倍以上,作为伊朗群众的领袖,霍梅尼当然会想起首选人海战争。

人海对火海,战争尤其惨烈。

1981年1月,霍梅尼对军队、革命卫队和各式民兵、平民发表口号式演讲,随后,伊朗军队集中了数百门D20重炮,以350辆坦克引导,投入2个步兵师和更多的民兵当先冲锋,向伊拉克发起了一月反攻。

激战数日,在苏桑吉尔德附近,一路冲锋而来的伊朗坦克部队和伊拉克坦克部队迎面相撞。

在这里,两军合计近500辆坦克相互厮杀,爆发了一场相当具有规模的现代坦克对战。

当时,两伊双方都配有当时颇为先进的坦克,然而,苦于双方军队指挥水平、操作技术和作战素质都是同样的蹩脚,于是,双方只得驾驶坦克迎面靠拢近战,低近射击拼命。

两军先进坦克近距离作战,命中率却空前低下。

看似,两伊军队乱炮齐发,杀气腾腾,硝烟滚滚,鏖战良久,实战中两伊军队相互射击,胶着作战,炮火却很难击中目标。

原来,在两伊战争时期的两伊军队,都是强调精神、思想的陆军大国,其战训、指挥素质低下,两伊军队十分短缺操作现代化机械装备能力。

因而,这一战绩传出江湖,贻笑至今。

霍梅尼在号召民众。

最终,配属在伊拉克军队的苏军顾问纷纷急眼,忍不住亲自架炮射击,同时,一群苏军顾问更是设计针对伊朗坦克的反击计划,拉起他们的伊拉克人学生,驾驶的米-24D武装直升机,冲入战场。

在苏联顾问主导的伊拉克军队的地空协作反击,在付出4架直升机、100多辆坦克代价之后,终于击溃伊朗主力装甲部队。

伊朗一月反攻惨遭失败。

可以想象,惨败之余,伊朗举国军民连同霍梅尼,都是非常郁闷。

然而,伊朗毕竟为海湾地区第一军事大国,到了9月27日,南线的数十万伊朗军里应外合,向包围阿巴丹的伊拉克军发起攻击。

——三点一转,感谢支持——

两伊战争关键性战役,阿巴丹战役打响。

这个战役同样在乱哄哄的氛围里展开。当时,两军匆忙接战,都是以先进武器实施毫无章法的混战。最后,伊朗军依仗人多,四面漫卷,一举击溃包围阿巴丹的1个伊拉克装甲师。

是役,伊朗军队大胜,不仅击退伊拉克军,而且还缴获多架伊拉克MI24武装直升机,俘虏伊拉克官兵1500多人。

一次歪打正着的胜利,成为一管鸡血,狠狠扎在伊朗人的承载了大波斯情怀的大腿上,于是,王与百姓一起颠狂。

霍梅尼威望迅疾飙升,伊朗群众更是热情洋溢。

霍梅尼判读形势,索性利用民间宗教情绪,再度抓住契机,加速清洗伊朗军队,继续扩建革命卫队和民兵。

很快,革命卫队从7万人扩编到超过20万人。

总人口3600万人,则有2000万人被编入民兵组织,随时被调到前敌。

——在2000万注册在表的民兵将未成年人与老人推到战争最前线。

1982年3月22日,夜半三更,伊朗的伊斯兰历春节。

同样在大大小小的毛拉们的引导、鼓舞下,1个装甲师与3个步兵师组成的伊朗军,在无数民兵配合下,向迪兹富勒的伊拉克军阵地发起反攻。

这是伊朗首次发起最为疯狂的人弹攻击。

冲锋之前,青少年和老人们每人都得到一把廉价的塑料钥匙。

按照霍梅尼的口号洗脑,这把钥匙,就是他们战死后通往天堂的钥匙。

这些疯狂而无知的老人、孩子组成民兵突击队,当先冲锋。

他们背负各式炸药、炸弹,或者跑步,或者骑着摩托车,以肉身滚雷扫雷,以肉身扑向伊拉克坦克、阵地,为后续攻击的伊朗机械化部队即革命卫队冲锋开辟道路。

有的孩子甚至骑着摩托车身背炸药发起自爆。

无以计数的伊朗老人和少年儿童哇哇狂叫,呼号,冲上阵来……

他们迎面密集弹雨的冲锋,无谓生死,一波一波,如潮奔涌,沿途嚎叫,让伊拉克大兵们看在眼里,人人情不自禁胆战心惊。

两伊战争期间的伊朗未成年童军。

他们正在疑惑、手软、发慌之时,在老人孩子们的后面,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尾随冲来,于是,伊拉克军队全线崩溃。

是役,伊拉克军队伤亡2.5万人左右,另有包括当时最先进的150辆是苏式T-55/54在内的350辆坦克被击毁和缴获。

然而,伊朗军损失惨重,除320辆坦克被击毁,阵亡大约4万正规军之外,以老人和未成年人为主的伊朗民兵当先冲锋,以肉身滚雷、扫雷、挡子弹、作肉弹,伤亡数字尤其巨大。

两伊战争,霍梅尼用口号和一把廉价塑料做的钥匙,忽悠、驱动不计其数的伊朗未成年人冲向死亡,可谓战争史上肮脏的一幕。

——三点一转,感谢支持——

迪兹富勒作战胜利,这让伊朗高层和霍梅尼充分认识到自己一方人口领先伊拉克的优势。

于是,用民众的宗教狂热激情去猎取胜利,便成为两伊战争中伊朗高端顶层人士非常明确的主要战略。

更多的老人和孩子被伊朗的最高领袖驱动,成为炮灰。

4月,下旬,在伊朗集中更多的由老人和孩子们组成的民兵配合下,伊朗集中由200辆坦克,6万正规军组成的大军,向南线重要的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发动圣城攻势。

在超过40摄氏度高温的战场,双方既投入了每天超过100架次的空军作战,以及坦克战之外,伊朗还是祭起由老人和孩子们组成的民兵当先冲锋的肉弹进攻战法。

战场上,背负炸药、炸弹和怀揣一把塑料钥匙的伊朗老人和少年犹如狂潮涌来,他们冲向伊拉克坦克、阵地、人群拉燃引线,尤其让思维正常的伊拉克军队精神崩溃。

5月24日,伊朗军队夺回了霍拉姆沙赫尔。

南线伊拉克精锐军队最终在伊朗民兵肉弹攻势下被打得神思恍惚,全线崩溃,只得在萨达姆痛骂声中撤回国内。

被击毙的伊朗童军怀揣霍梅尼照片。

在伊朗普遍开始应用民兵肉弹攻势的短短2个月里,伊拉克军队几乎每战必败,兵力也由21万人锐减到15万人。

毕竟,伊朗作为中东地区大国,人口三倍于伊拉克,伊朗如铁心要以民兵肉弹攻势作战,萨达姆心里也不免发慌。于是,在联合国呼吁两伊停火之后,萨达姆提出了主动撤军换取和平。

然而,这时玩儿民兵肉弹攻势正玩得兴头上的霍梅尼当然不干。

霍梅尼提出了极为苛刻的停战条件:

萨达姆必须下台

条件提出,霍梅尼大手一挥,伊朗人口众多,再度调集了数万有老人有少年的民兵,配合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一窝蜂打过边境线,将战火烧到了伊拉克国土。

——三点一转,感谢支持——

这次,同样也是伊拉克最高领袖的萨达姆这次真的愤怒了。

为扼制伊朗民兵人肉攻势,萨达姆的对伊拉克军队那些见到伊朗人肉冲锋就手软的军官展开清肃。

这次清肃之下,超过300名在战场表现欠佳,不敢开枪的伊拉克军官被枪毙。

伊拉克以整肃后的10万大军集结在巴士拉,迎来了两伊战争中伊朗最大规模的一次入侵。

伊朗军队和伊拉克战俘。

7月15日,夜里8点30分,斋月攻势打响。

彼时,伊朗以正规军、革命卫队12万人,在至少数万人的民兵配合下,向巴士拉发起猛烈攻击。

这次攻击,因为两伊比较,伊朗在坦克数量上处于劣势,所以,伊朗方面在准备数万口棺材之后,同样以一人一颗上天堂的塑料钥匙,激励官兵们和民兵们敢作肉弹,夜袭突破巴士拉的伊拉克军防线。

和之前的肉弹攻势一样,大大小小的毛拉们和无数的有老人和少年组成的民兵呼啸着以血肉之躯冲进雷场,冲进枪林弹雨。

然而,经历萨达姆严酷的整肃之后,这次伊拉克人守在阵地,没有溃逃、手软。两军在巴士拉激战整整18天,伊朗发起的5次大规模攻击都被击退,尤其以革命卫队和民兵惨遭重创,伤亡近5万人。

此后,伊拉克人在作战频繁使用芥子气等化学武器对付伊朗的人弹自杀攻击,使得伊朗伤亡惨重。伊朗就此攻击无力为续,只得全面退却。

与之对应,伊拉克人伤亡则不足万人。

——双方伤亡比如此悬殊,固然有伊拉克能够得到美帝、苏修不动声色的军援之外,伊朗发动大量的无辜的老人和未成年人在战场当人弹,人盾,首当其冲,赴汤蹈火,肯定是双方伤亡交换比悬殊如此之大的直接原因。

巴士拉激战之后,两伊战争围绕巴士拉、巴格达,继续展开枯燥,残酷的相持消耗绞肉战。

这时,经过萨达姆严酷整肃和实战,伊拉克官兵靠着化学武器守在阵地,已经不再畏惧伊朗人一排排地高呼口号,背负炸弹,发起的自杀性冲锋了。

在现代化自动火器作战情况下,一方再以无知无畏去高呼口号,发起的自杀性进攻,一方只要敢于扣动扳机,自然就是毫无意义单边屠杀。

在两伊战争后期,伊朗军队大量使用念经的毛拉上战场督战。

同样,萨达姆也将忠诚作为提拔军官的首要指标,并派出这些军官上战场督战。

伊朗的宗教民兵。

当时,两伊双方基本没有什么现代战争概念,对拼死磕便成为两伊军队的基本战术。

当时,两伊军队指挥水平极为低劣不说,作战双方的飞机、坦克、车辆、直升机等装备消耗太大,使得两伊战争变成一场现代化的纯粹消耗平民官兵生命、财富的,漫无目的的无效作战。

——在近代战史,两伊战争可谓纯粹拼人命,拼武器,拼钞票的最无战术价值的一场战争。

因为这场战争彻底演变为漫无目的的无效作战,伊朗和伊拉克在作战中使用肉弹攻势,化学武器之外,更是相互以城市为目标,展开无差别的战术导弹攻击。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

然而,联合国决议并没有遏制两伊军队针对彼此平民的极端报复。

仅在1988年2月到4月之间,两伊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无差别袭击对方的城镇。

其中,伊拉克向伊朗发射了133枚飞毛腿导弹;伊朗则向伊拉克发射了125枚霍克导弹。

这些攻击几乎没有对彼此军事目标造成损失,却直接为两国平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同时,因为两伊作战确实混混僵僵,很多时候的导弹攻击,居然将无差别攻击甚至直接对准了第三方目标。

海湾危机弥漫,世界列强自然插手控制。

——三点一转,感谢支持——

混战之间,美帝、苏修之外,诸如法国、英国、中国等军火大国的飞机、导弹、火炮、坦克等等武器都为两伊购买,投入战场。

列强武器用于实战,尤以美帝、苏修的武器竞争最为激烈。

两伊战争历时7年又11个月的两伊战争,旷日持久。

双边为这场战争消耗与损失多达8000亿美元。这对萨达姆和霍梅尼而言,虽然他们都是炮制口号和精神的高手,却再无办法解决这场战争给双方经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巨大危机。

当时,两伊国民经济均是大幅后退,仅伊拉克方面,即背负达800亿美元的债务,其中,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到140亿美元。在伊朗方面,石油出口由战前每年200多万吨,降低到了战争期间的60万吨,收入锐减,更是无力支撑继续作战。

——双方最高领袖恩怨分明,这场顶层大佬一怒之下发起的两伊战争最为沉重的代价,便是为两伊平民造成高达270余万人的伤亡。

——三点一转,感谢支持——

1988年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侵入法奥地区的伊朗军队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

这次攻势,无外乎又是两伊之间的一场毫无新意的人肉攻势、化学武器、导弹袭城等等组合的黑色作战。

经过两天的激战,4月18日下午,伊拉克收复法奥地区。

伊拉克军在斋月攻势收复法奥地区,这使得两伊在战争8年之后,基本彼此再无领土、面子的纠缠,这次攻势被认为是两伊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

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

8月20日,伊拉克和伊朗开始进行停战谈判,长达近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是一场没有正义的战争,当然也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这场战争,更像是霍梅尼和萨达姆的顶层较量,挟裹了伊朗和伊拉克的信仰相同的无辜的民众挡在他们前面,平白无故地相互仇恨,相互厮杀……

海湾乱局之下,美军为多国油轮护航。

为这场两败俱伤的战争所累,两伊民众无不心身俱疲。

他们必须面对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的现实,同时,他们还得继续接受双方大佬们为这场战争描绘的宏大叙事的忽悠。

两伊战争之后,霍梅尼和萨达姆作为两伊的最高大佬,各自凭借这场战争完美地登上神坛,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别具魅力的崛起神话。

至于普通民众,则习惯了以匍匐的姿态,仰望着他们的圣人,并且还被大小毛拉们辅导着,准确地认定了伊朗、伊拉克的悲剧,原来纯属是类似苏修、美帝的外来敌人插足中东而带来的灾难。

——他们都相信这场战争的策动着不是霍梅尼和萨达姆。

如今回望,可知两伊战争不仅酿成两伊国家毫无意义的一段极为惨烈的血腥历史,更就此锻造、定型了两伊国家后来几十年的经典的稀里糊涂的民智。

这场稀里糊涂的战争,成为一段可叹的历史。

我是橡树,与朋友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感谢三点一转及转发、支持。

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5月3日20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