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理】子贡赎人、子路受牛

 崔无容 2022-05-03 发布于河南

传播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活出富足人生喜悦价值

《子贡赎人》

鲁国有这样一道律法:如果有能够赎回在诸侯国沦为奴隶的同胞的鲁国人,回国后可以领取赏金奖励。

一天,孔子的一位弟子——子贡从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没有接受他的赏金。鲁国上下听说后纷纷称赞他重义轻财,子贡也觉得做好事不求回报是很高的善举,因此十分得意。

图片

然而,他的老师孔子却教育他说:“这件事是你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改变风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而不仅仅是考虑适合自己的行为。如今的鲁国,富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赏金,你不会有任何损失,但你不领的话,往后就不会再有人去赎人了。”

孔子的意思是,鲁国人被人赎回,赎人者既会收获称赞,也可领取应得的报酬,这是一种平衡。然而子贡打破了这种平衡,日后人们赎回奴隶若还去领取赏金,可能会被当做贪财之人,受到别人的嘲笑。这么一来,救了奴隶后,要么被人嘲笑,要么自己蒙受损失。长此以往,大家渐渐会故意对受苦的奴隶视而不见,便不再有人愿意去救人了。

《子路受牛》

有一个人掉在水里,快要淹死了,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子路,刚好从这里路过,就立即下去把他救了上来。这个人为了感谢子路救命之恩,就牵了一头牛送给他。子路接受了,回来欢欢喜喜地告诉老师和同学。

图片

同学们都觉得子路既然做好事就不应该接受报酬。谁知孔夫子却很高兴,称赞子路做得对,说:“从今以后,鲁人必多拯人于溺矣!”

为什么呢?

其一,被救的那个人表示感谢是应该,以一个人的生命与一头牛的价值比较,接受一头牛并不过分。

其二,在孔子的那个时代,一头牛的价值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中产阶层的一部车吧,被救的那个人既然愿意付出这么贵重的礼物,可见他对生命的珍视。子路接受礼物,其实也是尊重那个人的价值观,不接受反而不美。

其三,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理由,好人理应得到好报,而且应该坦然地接受好报。这样,就能够鼓励大家多做好事,都做好人。所以子路勇于救人的行为应该得到高度的赞美,包括用礼物和金钱进行褒奖。

故事感悟

孔子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孔子预想这种做法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肯定子路,因为他的行为可以鼓励人们向善;批评子贡的行为,因为他为鲁国人们树立了太高的道德标准,导致人们因权衡利弊不做或少做善事。

孔子认为评价好事的标准应是于己于人都有好处。只有于己于人都有好处,才能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良性循环。就子路的事情来看,它告诉人们只要做了好事就可以接受奖赏,在“利他”的同时完全可以“利己”。这样做的意义更在于社会对“做好事”的认可。

看完这两则故事,你收获了什么?

· end · 

编辑 |  原本素

本文使用的图片和文章等素材源于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所有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原 本 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