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儿科学——五迟、五软

 壹亩莳 2022-05-03 发布于山东
小执医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图片

 

1、下列关于小儿五软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头项软

B. 肌肉软

C. 腰膝软

D. 手软

E. 脚

2、患儿,4岁。不能独立行走,全身无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其治法是
A. 补肺健脾
B. 补中益气
C. 补肾养肝
D. 益气养血
E温补肾阳

3、治疗五迟五软肝肾亏损证的首选方剂是

A. 调元散

B. 肾气丸

C. 血府逐瘀汤

D. 加味六味地黄丸

E. 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

图片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五迟、五软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当引起,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若肝、肾、脾不足,则筋骨肌肉失养,不可见腰膝酸软(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可见头项软而无力,不能抬举(A对)。肌肉软而无力(B对)。手软无力而下垂,不能握举(D对)。足软无力,难于行走(E对)。

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儿4岁而不能行走,当属五迟之行迟。五迟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五迟指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脾主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气血不足,则见不能独立行走,全身无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为气血虚弱之象,应益气养血(D对)。患儿以脾气虚弱为主,未见肺气虚弱之象,不需同补肺脾(A错)。患儿既有气虚,也有血虚,需气血双补,补中益气不够精确(B错)。若肝肾亏虚,应可见牙齿出迟,毛发稀疏干枯,筋骨失养等表现,患儿无肝肾亏虚表现,不需补肾养肝(C错)。若肾阳亏虚,应可见面色㿠白,畏寒,腰膝酸软等表现,患儿不属肾阳亏虚证型(E错)。

3、【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肝肾亏损证:治法补肾填髓,养肝强筋,方用加味六味地黄丸(D对)。心脾两虚证: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用调元散。痰瘀阻滞证:治法涤痰开窍,活血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


图片

图片

五迟、五软

图片

图片
要点一 发病的特点
五迟、五软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证。五迟指立迟、行迟、发迟、语迟、齿迟;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本病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当引起。

图片
要点二 病因病机
1. 先天因素

父母精血亏损,或孕期调摄失宜,精神、饮食、药治不慎等致病因素遗患胎儿,损伤胎元之气,或年高得子,或堕胎不成而成胎者,先天精气未充,髓脑未满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养而成。

2. 后天因素

分娩时难产、产伤,使颅内出血;或生产过程中胎盘早剥、脐带绕颈,生后护理不当,发生窒息、中毒;或温热病后,因高热惊厥、昏迷造成脑髓受损;或乳食不足,喂养失调致脾胃受损,气血虚弱,精髓不充而致生长发育障碍。概括为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正虚是五脏不足,气血虚弱,精髓不充;邪实为痰瘀阻滞心经脑络,心脑神明失主所致。

图片
要点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可有孕期调护失宜,药物损害,产伤,窒息,早产,以及喂养不当史,或有家族史,父母为近亲结婚者。

(2)小儿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仍稀疏难长,为发迟;12个月时尚未出牙以及此后牙齿萌出过慢,为齿迟;1~2岁还不会说话,为语迟。

(3)小儿半岁前后颈项仍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握举,为手软;2岁以后尚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宽肌肉松软无力,为肌肉软。

(4)五迟、五软不一定悉具,但见一二症者可分别作出诊断。临床还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早发现生长发育迟缓的变化。

2.鉴别诊断

(1)智力低下

①智能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即智商低于均值以下两个标准差,在70以下。

②同时存在适应功能缺陷或损害,即与其年龄和群体文化相称的个体功能,如社会技能、社会责任、交谈、日常生活料理、独立和自给智力的缺陷或损害。

③出现在发育年龄阶段,即18岁以下,其轻度者智商为50~70,中度者为35~49,重度者为20~34,极重度者在20以下。

④理化检查:某些疾病引起的智能低下,如苯丙酮尿症者,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先天性愚型者,染色体检查有助诊断;甲状腺功能减低者,骨骼X线检查提示发育落后,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甲低。

(2)脑性瘫痪

①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如早产、多胎、低体重、高龄妊娠、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

②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表现为多卧少动,颈项、肢体关节活动不灵,分为痉挛型(约占2/3)、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等。

③常伴有智力迟缓,视、听、感觉障碍,及学习困难。

④行头颅X线或CT检查,了解脑部有无异常、畸形,或异常钙化影等,脑电图有助于支持合并癫痫的诊断。

图片
要点四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脏腑

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软、足软,主要在肝肾牌不足;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主要在心脾不足。伴有脑性瘫痪、智力低下者,常兼有痰浊瘀血阻滞心经脑络。

(2)辨病因

肉眼能查出的脑病(包括遗传变性)及原因不明的先天因素、染色体病,可归属于先天不足,病多在肝肾脑髓;代谢营养因素所致者,病多在脾;不良环境,社会心理损伤,伴发精神病者,病多在心肝;感染、中毒、损伤、物理因素所致者,多属痰浊瘀血为患。

(3)辨轻重

五迟、五软仅见一二症者,病情较轻;五迟、五软并见,病情较重,脑性瘫痪伴重度智力低下或痫证者,病重。

2.治疗原则

五迟、五软多属于虚证,以补虚为其根本治疗原则。

3.分型论治

(1)肝肾亏损证

证候:筋骨痿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年龄小儿,头项痿软,天柱骨倒,头型方大,目无神采,反应迟钝,囟门宽大,易惊,夜卧不安,舌淡舌苔少,脉沉细无力,指纹淡。

治法:补肾填髓,养肝强筋。

方药:加味六味地黄丸。

(2)心脾两虚证

证候:语言发育迟滞,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头发生长迟缓,发稀萎黄,四肢萎软,肌肉松弛,口角流涎,吮吸咀嚼无力,或见弄舌,纳食欠佳,大便秘结,舌胖苔少,脉细缓,指纹色淡。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调元散。

(3)痰瘀阻滞证

证候:失聪失语,反应迟钝,意识不清,动作不自主,或有吞咽困难,口流痰涎,喉间痰鸣,或关节强硬,肌肉软弱,或有癫痫发作,舌体胖有瘀斑瘀点,苔腻,脉沉涩或滑,指纹暗滞。

治法: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

图片
要点五 预防与调护

1.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禁止近亲结婚,婚前进行健康检查,以避免发生遗传性疾病。

2.孕妇注意养胎、护胎,加强营养,不乱服药物。

3.重视功能锻炼,加强智力训练教育。

4.加强营养,科学调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