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健脾补肺治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一例 周某,男,13岁。 初诊∶1975年4月18日。 主诉及病史∶血化验检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年余,白细胞总数最高曾达48×/L,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最高竟至0.74,直接计数亦达13.9×/L。经西医检查原因未明,曾用卡巴砷、海群生、强的松等治疗其效不显,遂慕名求治。 诊查∶患儿常感头晕,气短,胸闷,咳嗽、痰多白黏,神疲肢倦,纳谷呆滞,大便滤薄。舌质暗滞,苔白腻,脉弦滑。肺部听诊及胸片均未见异常,反复粪便检查未见虫卵。 辨证∶脉症合参,久病多虚多瘀,证属脾肺气虚、痰瘀互结之候。 治法∶健脾益气,化痰祛瘀。 处方∶党参12g炒白术9g云茯苓15g陈皮6g半夏9g黄芪9g赤白芍各9g丹参9g山甲珠12g醋三棱6g甘松6g苡仁12g 二诊∶服上方药6剂,大便成形偏软,余症依然。惟见咽干喉燥,舌质转淡,脉同前。为脾虚津亏不能上潮之征。上方加沙参以养肺阴,阴充津自生。活血消积之品,久用耗伤正气,宜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法治之,冀其脾运健则肺气充,胃气和则津自生。 处方∶党参12g沙参12g黄芪12g杏仁9g白术9g苡仁12g陈皮6g半夏9g焦三仙各9g莱菔子9g(炒)甘草3g,6剂 三诊∶据述饮食增加,精神见振,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既见效机,勿再更张,原方药续进6剂。 四诊∶病儿家长言,药后诸症日减,加之工作忙碌,患儿学习考试,未能复诊,自服原方药一个月,经检查血象已恢复正常,问是否再服汤药。望患儿面色红润,症状皆除,嘱其加强营养,注意锻炼,慎风寒,忌辛辣冷饮及不易消化食物,可停药观察。 经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患者病因病情复杂,虚实兼夹,病程长,迭经中西医药治疗而效果不著。究其原因,不能仅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即认为炎症、实证,而投以清热凉血之剂。应综合分析,明辨虚实。如头晕气短、神疲肢倦、纳谷呆滞、大便溏薄等症状,均为虚候。而咳嗽、胸闷、痰多白黏、舌质暗滞、苔白腻、脉弦滑,又为虚中夹实之征。然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脾虚失健为病之本,肺胃失于肃降为病之标。故初诊用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少佐丹参以补血和血;山甲珠、三棱以行血中之滞;白芍既能敛耗散之气,又能补阴津之匮乏。继用培土生金、调升降之剂而收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