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国记(2)

 zqbxi 2022-05-03 发布于江西

    既过四月行像,僧韶①一人。随胡道人②向罽jì宾③。法显等进向子合国④,在道二十五日,便到其国。国王精进⑤。有千余僧,多大乘学。

  过了四月行像之后,僧绍一个人跟随西域僧人前去罽jì宾,法显等人则向子合国前进。在路上走了二十五天,就到了子合国。子合国王持善乐道,笃信佛法。国内有一千多僧人,多数是大乘佛教信徒。

①僧韶:此僧韶与上文法显在张掖遇见的僧绍当是同一个人。参见章校本第十九页。

②胡道人:胡,胡人,泛指西域人。道人原指术士或道士,东汉以后也指佛教僧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晋宋间佛学初行,其徒犹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又,《南齐书·顾欢传》:「道士与道人(即和尚)战儒墨,道人与道士辨是非。」胡道人即指西域本地的僧人。

③罽宾:一般认为是Kasmira或Kasmira的音译。即现代的克什米尔。汉、魏、南北朝均作「罽宾」;《大唐西域记》作「迦湿弥罗」;《新唐书·西域传》作「个失密」;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作「伽叶弥罗」。《隋书·西域传》之「罽宾」指「漕国」(Ghazni)而唐代的「罽宾」则指「迦毕试」(kapisa)国。另一说认为汉代「罽宾」应在今喀布尔河流域。

  

  

  


④子合国:又作「子合」(《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朱驹波」(《洛阳伽蓝记》卷五引《宋云行纪》)、「悉居半」(《魏书·西域传》》、「朱,俱波」(《新唐书·西域传》)、「斫驹迦」(《大唐西域记》卷十二)等。地在今新疆叶城县。

⑤精进:原意指精干而有上进心。佛家以能持善乐道、不自放逸为精进。《无量寿经》上:「勇猛精进,志愿无惓。」

      住此十五日已,于是南行四日,入葱岭山①,至于麾国②安居③。

  在于合国居住了十五天,向南行走四天,便进入葱岭山中,到于麾国安居。

①葱岭山:即葱岭。古代对今新疆西部帕米尔高原及附近山脉的总称。《水经·河水注》引《西河旧事》云:「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也。」《大唐西域记》卷十二对「葱岭」有详细解说,其文云:「葱岭者,据赡部洲中,南接大雪山(兴都库什山),北至热海(伊塞克湖)、千泉(今苏托克马克与塔拉斯之间),西至活国(今昆都士附近),东至乌铩国(今新疆英吉沙县),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恒积冰雪,寒风劲烈。多出葱,故谓葱岭,又以山崖葱翠,遂以名焉。」玄奘此说为广义葱岭,一般主要指帕米尔而言。(所谓国,同春秋战国之国,县而已。

  

②于麾国:具体位置不详。一说即汉代之蒲犂国,《魏书》权于摩,《洛阳伽蓝记》之汉盘陀,《魏书》之渴盘陀,《大唐西域记》之劫盘陀,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章校本认为(第二十页):「以今地图对比,于麾国故址可能即在今奇盘庄西南之库拉玛特山口更西南之叶尔羌河中上游一带。」

  

  

③安居:即夏坐。这次安居是法显西行后第三年,即公元四○一年之安居。

       安居已止,行二十五日,到竭叉国①。与慧景等合②。值其国王作般遮越师③。般遮越师,汉言五年大会也。会时请四方沙门,皆来云集,集已,庄严众憎坐处,悬缯幡盖,作金银莲华④,着缯座后,铺净坐具⑤。王及群臣如法供养,或一月、二月,或三月,多在春时。王作会已,复劝诸群臣设供供养,或一日,二日,三日,五日。供养都毕,王以所乘马,鞍勒自副,使围中贵重臣骑之,并诸白迭⑥、种种珍宝、沙门所须之物。共诸群臣发愿布施⑦。布施已,还从僧赎。其地山寒,不生余谷⑧,唯熟麦耳。众僧受岁⑨已,其晨辄霜。故其王每赞众僧,令麦熟然后受岁。其国中有佛唾壶⑩,以石作,色似佛钵。又有佛一齿⑾,国人为佛齿起塔。有千余僧,尽小乘学。自山以东,俗人被服⑿粗类秦土,亦以毡褐为异。沙门法用⒀转转⒁胜,不可具记。其国当葱岭之中。自葱岭已前,草木果实皆异,唯竹及安石留⒂、甘蔗三物,与汉地同耳。

     安居结束之后,又走了二十五天,就到了竭叉国,与慧景等人会合在一起。在这里适逢竭叉国王作般遮越师。般遮越师,汉语的意思是五年大会。大会时将四方沙门都邀请来,聚集在一起。召集起来之后,装饰众僧坐的地方,悬挂丝帛制作的旌旗、华盖,制作金、银莲花,放在丝帛座的后面,铺上干净的坐具。王和群臣按照规定供养众僧,或一个月,或二个月,或三个月,时间多在春天。国王召集大会之后,又劝群臣设供供养,或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不定。全部供养完毕之后,国王以自己骑乘的马带着全副鞍鞯,由国王的尊贵大臣骑着,连同各种棉布、珍宝以及沙门所需要的物品,与群臣一起发愿布施。布施以后,再从僧人那里赎回来。竭叉国地处山间,气候寒冷,除了麦子可以成熟之外,其余的农作物都无法生长。每当僧人们受岁之后,往往就已是早晨出现霜冻的时节了。所以国王总是帮助众僧,使他们在麦熟以后再受岁。竭叉国中有释迦牟尼佛使用过的唾壶。唾壶是用石料做成,颜色类似佛钵。此外又有一枚佛牙,竭叉国的人民为佛牙建起了塔。竭叉国有一千多僧人,全都是小乘佛教信徒。自葱岭山以东,俗人穿着也与汉地大体类似,不同的是,他们的衣服是用毛织物和粗麻做的。这里的沙门法用转胜,不可一一记述。竭叉国地当葱岭之中。从葱岭往前,草木果实都与汉地不一,只有竹子、安石榴和甘蔗三种物产与汉地相同。

①竭叉国:今地诸说不一。或以为在克什米尔东部之拉达克(Ladak)境,或以为即今新疆喀什。章校本参照丁谦、比尔(Samuel Beal) 、沙畹(E·Chavannes)诸人的看法,认为「竭叉国王城故址,当以在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之说为最具说服力也」。(第二十二页)

  

  

②与慧景等合:法显等人在于阗国与慧景等三人分手(见上文),慧景等先抵竭叉国。

③般遮越师:梵文Pancaparisad的音译,意译作「无遮大会」。谓贤圣、道俗、上下、贵贱无遮,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法会。《阿育王传》卷二:「便这般遮于瑟(即般遮越师的异译),以四十万两金、国土、宫人、辅相、己身、子驹那罗等,尽施众僧而还归家。」玄奘也曾记载了西域北道屈支国(今新疆库车)无遮会情况:「大城西门外路左右各有立佛,高九十余尺。于此像前建五年一大会处,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集会。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大唐西域记》卷一)

  

④莲华:即莲花。佛教以莲花象征西方弥陀净土,认为它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所以莲花特别受到敬重。而佛及菩萨大多以莲花为座。

  

⑤坐具:梵文Nisidana的意译,又作「随坐衣」、「坐卧具」;音译「尼师坛」、「尼师旦那」。布制,长四尺八寸,宽三尺六寸。是僧尼坐时的用具。

  

⑥白迭:棉布的古称。《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榻布皮革千石。」;《集解》引《汉书音义》:「榻布,白迭也。」;《正义》:「白迭,术棉所织,非中国有也。」白迭是古代西域的一项重要出产。(新疆棉出名

  

⑦布施:梵文Dana的意译,译「檀那」。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和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求得积累功德以至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

⑧不生余谷:「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尚书·洪范》:「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即是此意。本句说竭叉国天气寒冷,除麦子外,其余农作物都无法生长。

⑨受岁:佛教徒受戒之后,每年夏安居毕则增一法腊(表示受戒出家后的年数),称为「受岁」。夏安居结束的七月十五日为「受岁之日」,十六日起为「新岁」。

⑩佛唾壶:即释迦牟尼佛使用过的痰盂。章校本(第二十三页)云:「《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智猛法师传〉载智猛以秦弘始六年(公元四○四年)发迹长安,远游天竺,曾于奇沙国见佛文石唾壶。智猛之出行,仅后法显五年,所见佛唾壶正似法显所见,其所历之奇沙国盖即法显所经之竭叉国也。」

⑾又有佛一齿:「佛齿」即释迦牟尼佛的牙齿。据传释迦牟尼佛火化之后,全身变作细粒状舍利,但牙齿完整无损。各地多起塔供养。参见《大唐西域记》卷一「缚喝国」、卷二「那揭罗国」、卷十一「僧伽罗国」。

⑿被服:被服有二义,其一指衾被衣服之类,其二指穿、着。本文即为第二义。《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之十二:「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与此差近。

⒀法用:亦称「法要」。为僧徒举行法会时的重要仪式:一曰梵呗,即诵偈赞叹佛德;二曰散华,即散花烧香以供养佛;三曰梵音,即唱偈以净音供养佛;四曰锡杖,即唱偈而振锡杖。参见章校本第二十四页。

  

⒁转转:章校本(第二十四页)云「转转」;金本(即赵城藏本)(记引)、丽本作「转」。

⒂安石留:Punica granatum即石榴。相传由张骞带入居地。古代史籍又称「涂林」(《博物志》》、「丹若」(《古今注》)、「若榴」(《广雅》)。参见劳费尔《中国伊朗编》第一○一至一一三页(林筠因译本,商务,一九六四年)。一般都从劳费尔说。「安石」即帕提亚王朝的名称Arsak(安息、安西)的译音,而「榴」则可还原为伊朗某种古方言的riu,ru。

       从此西行向北天竺,在道一月,得度葱岭。葱岭冬夏有雪。又有毒龙①,若失其意,则吐毒风、雨雪,飞沙砾石。遇此难者,万无一全。彼土人即名为雪山也②。

  从竭叉国继续西行,前往北天竺,在路上走了一个月,才得以度过葱岭。葱岭中无论冬夏,都大雪纷扬。而且还有毒龙,如果惹怒毒龙,毒龙就会吐毒风、雨雪,飞沙扑面,砾石乱滚。如果遇上这种灾难,行人万无一全。这里的人将葱岭叫做雪山。

①毒龙:《洛阳伽蓝记》卷五引《宋云行纪》详细叙述了葱岭的「毒龙」的传说。其文云:「八月初,入汉盘陀国界,西行六月(日),至钵盂城,三日至不可依山,其处甚寒,冬夏积雪。山中有池,毒龙居之。昔有商人止宿池侧,值龙忿怒,咒杀商人。盘陀王闻之,舍位与子,向乌场国学婆罗门咒。四年之中,尽得其术。还复王位,复咒池龙,龙变为人,悔过向王。即徙之葱岭山,去此池二千余里。」

②彼土人即名为雪山也:章校本作「彼土人人即名为雪山人也」。校注云(第二十五页):禅本(即日本一四○○年古钞本)「雪山人」作「雪山」;丽本、院本「人人」作「人」,「雪山人」作「雪山」。

        度葱岭已,到北天竺。始入其境,有一小国名陀历①。亦有众僧,皆小乘学。

        其国昔有罗汉②,以神足力③将一巧匠上兜术天④,观弥勒菩萨⑤长短、色貌。还下,刻木作像。前后三上观,然后乃成。像长八丈,足趺fū八尺⑥,斋日⑦常有光明,诸国王竞兴供养,今故现在。

      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岨,崖岸崄绝,其山唯石,壁立千仞⑧,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下有水,名新头河⑨。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傍梯⑩者,凡度七百。度梯已,蹑悬緪⑾过河。河两岸相去减⑿八十步。九译⒀所绝,汉之张骞⒁、甘英⒂皆不至。

      众僧问法显:「佛法⒃东过,其始可知耶?」

       颠云:「访问彼土人,皆云古老相传,自立弥勒菩萨像后,便有天竺沙门賷经、律过此河者。像立在佛⒄泥洹⒅后三百许年,计于周氏平王⒆时,由茲而言,大教宣流,始自此像。非夫弥勒大士⒇继轨(21)释遵(22),孰能令三宝(23)宣通,边人(24)识法。固知冥运之开,本非人事,则汉明之梦(25)。有由而然矣。」

  度过葱岭之后,就到了北天竺。刚刚进入北天竺境内,有一个叫陀历的小国。在这个国家里也有僧人,都是小乘佛教信徒。

       这个国家原来有一位罗汉,用神足力带着一名手艺精巧的工匠登上兜率天,观察弥勒菩萨的身材、容貌,然后返回地上,用木刻成了弥勒像。前后三次上天观看,然后才完成了刻像工作。弥勒像高八丈,足趺fū长八尺。每当斋戒之日,常常放射光明,诸国国王都竞相前来供养,所以弥勒像直到现在还存在。

       从陀历国顺着崇山峻岭,往西南方向又走了十五天。这里路途险阻,崖岸高绝惊险,山上只有岩石,峭崖森森,壁立千仞,临近峭壁,就会头晕目眩,想要往前走的话,甚至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崖壁下面有一条河流,叫新头河。过去有人顺着山势在崖壁上凿出石阶,以作为通路,总共度过了七百石阶。走完石阶之后,轻轻踩着悬在上空的大索渡过河,河两岸相距有八十步宽。这里是殊方绝域,甚至汉朝的张骞、甘英也都没有到达此地。

      众僧问法显说:「佛法开始东传的时间,现在能够知道吗?」

       法显回答说:「我曾访问过那里的人,都说古老相传,自从立了弥勒菩萨的像之后,便有天竺沙门带着经、律渡过此河,弘扬佛法。立弥勒菩萨像在佛涅盘后三百年左右,照此计算,佛法开始东传应在周平王时。由此而言,佛教的宣扬流布,是从立弥勒像开始的。如果不是弥勒大士继承了释迦牟尼佛的事业,又有谁能够使三宝宣通,使边远地区的人认识佛法呢?故此,我们知道冥运的开启,与人事无关,而汉明帝之梦,也自有它的缘由。」

①陀历:梵文Darada之译音,《大唐西域记》卷三「乌仗那国」作「达丽罗川」,今名Darel地在今达尔德斯坦(Dardistan)。是经葱岭进入印度的一条重要孔道。宋云、玄奘等人都经行此地。参见《洛阳伽蓝记》卷五及《释迦方志》卷下。(北印度,关于此国之领域,英国史坦因(A. Stein)谓即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所称之达地凯(Dadicae),西北由契特拉(Chitral)、雅辛(Yasin)以迄印度河之吉耳吉特(Gilgit)及契拉斯(Chilas)、邦吉(Bunji),东南接迦湿弥罗北部。[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示书品、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习学技艺品、普曜经卷三现书品、历代三宝纪卷二、大唐西域记卷三乌仗那国

②罗汉:即「阿罗汉」(梵文Arhat的音译)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果位,即修学的顶端。能够尽除一切烦恼之贼,受天人供养:永远进入涅盘,摆脱生死轮回。

  

③神足力:《大唐西域记》卷三叙述同一传说,作「神通力」。神通力即梵文Abhijna的意译,指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一种自在无碍的神力。佛教认为佛、菩萨、阿罗汉有「五神通」或「六神通」,其中之一即「神足通」,谓身能飞天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在。此「神足力」即指神足通力而言。

④兜术天:亦作「兜率陀」、「睹史多」等。即梵文Tusita的音译,意译「妙足」、「知足」。六欲天之一。此天有内、外两院,内院是弥勒寄居于欲界的净土,若归依弥勒,并称念其名号者,死后往生此天。(兜率是欲界的第四天。释尊成佛以前,在兜率天,从天降生人间成佛。未来成佛的弥勒,也住在兜率天,将来也从兜率天下降成佛。)

  

⑤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 Bodhisattva的音译,或译「慈氏菩萨」,佛教菩萨名。传说他姓阿逸多,曰慈氏,生于南天竺婆罗门之家,将继承释迦佛位,曾是佛的弟子,先佛入灭,住兜率天内院。四千岁时(即人界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始下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当三度法会说法,普化一切人、天,谓之龙华会。

  

⑥足趺八尺:章校本第二十七页引圆本(即思溪圆觉藏本)《字音》注云:「下音夫,加足坐也。」趺,足背。所谓「加足坐」即是「趺坐」,谓双足交迭而坐。此云「像长八丈,足趺八尺」,《大唐西域记》卷三作「高百余尺」。

  

⑦斋日:佛教在家信徒按日期持八斋戒,称为「斋日」。又指出家比丘每半月举行的忏悔说戒的布萨(Upavasatha的音译,意译「净住」、「善宿」)仪式之日。

⑧擘立千仞: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为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壁立千仞,泛指崖壁陡峭、高绝。

⑨新头河:梵文Sindhu的译音,又译「信度河」,即今印度河。源出中国西藏冈底斯山西麓,流经印度、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全长三千一百八十公里,是南亚著名的大河。

  

  

  


⑩傍梯:《一切经音义》卷一○○云:「《考声》云:梯,瞪也,可以登也。」今按:瞪即石阶。《穆天子传》卷四:「天子南还,升于长松之瞪。」所谓「傍梯」,即傍倚山势,在崖壁上凿出的石阶。参见下文「悬緪」注引文之「盘石之瞪」。

⑾悬緪gēng :姬同絚,大绳、粗索。「悬緪」即悬在大河上方的索桥。《水经·河水注》:「余证诸史传,即所谓罽宾之境,有盘石之瞪,道狭尺余,行者骑马相持,絚桥相引,二十许里方到。」此「絚桥」则指施于石阶之旁,防止行人坠落山崖的引绳。

⑿减:章校本第二十九页云:「《水经·河水注》各本引文皆作『咸』;杨守敬云:『减、咸古字通。』」凡下文「减」皆类此,不另注。

⒀九译:多次展转翻译。九,泛指次数之多。《文选》卷三张平子〈东京赋〉:「重舌之人九译,佥稽首而来王。」后引伸为对殊方远国的通称。

⒁张骞:(?——公元前一一四年)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官大行,封博望陕。公元前一三九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亲历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公元前一一九年,再次出使乌孙,并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西。参见《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

⒂甘英:东汉和帝(公元八九——一0—五年在位)时人。曾奉当时的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东部地区),行至西海(波斯湾),为海所阻而还。参见《后汉书·西域传》。

⒃佛法:指佛陀所讲的「教法」,包括佛教的各种教义和教义所表达的佛教理论。

⒄佛:通常认为即佛陀(梵文Buddha的音译)之略。或以为即古龟兹文pud或焉耆文pat的音译。意译「觉者」。此处为释迦牟尼佛的尊称。

⒅泥洹:梵文Nirvana的音译,或译「涅盘」、「泥曰」等;意译「灭」、「灭度」、「寂灭」等。指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含有灭绝一切欲望和获得一种完全平静状态的意思。

⒆周氏平王: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东周国王周平王(?——公元前七二○年)。周平王,名宜臼,公元前七七○——前七二○年在位,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邑),史称东周。

⒇大士:原指道德高尚的人,佛教用作菩萨的通称。《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21)继轨:犹言踵迹。谓接继前人的事业。

(22)释迦:即「释迦牟尼」(梵文Sakyamuni的音译)。「释迦」(Sakya),种族名,意为「能」;「牟尼」(muni)意为仁、儒、寂。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即对佛教创始人悉达多·乔答摩(Siddhartha Gautama)的尊称。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毘罗衔国净饭王的太子,二十九岁时有感于人世之生、老、病、死种种烦恼而出家修道,经历种种磨难,最后得道觉悟,创立了佛教,成为佛教始祖。 

 

(23)三宝:即梵文Triratna的意译,指佛、法、僧。「佛」即释迦牟尼佛,也泛指一切佛;「法」即佛教之教义;「僧」指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

(24)边人:章校本(第三十三页)云:「古印度佛教徒称恒河中流一带的中印度为中国(Madhya-desa),而以远方之地为边地(Mleccha-desa),人为边人或边地人。」《大唐西域记校注》第三二六页「中国」注,与此稍异。另请参见王邦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第四十九页注②。

(25)汉明之梦:「汉明」即东汉明帝刘庄,公元五八——七五年在位。相传他曾梦见神人,或告之即佛,遂遣使往印度求取经像,并在洛阳建立白马寺。

         

       度河便到乌苌国①。乌苌国是正北天竺也。尽作中天竺语,中天竺所谓中国②。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佛法甚盛。名众僧住止处为僧伽蓝,凡有五百僧伽蓝,皆小乘学③。若有客比丘④到,悉供养三日,三日过已,乃令自求所安常。

      传言佛至北天竺,即到此国也⑤。佛遗足迹⑥于此。迹或长或短,在人心念,至今犹尔。及晒衣石、度恶龙处⑦,亦悉现在。石高丈四,阔二丈许,一边平。慧景、道整、慧达三人先发,向佛影那竭国⑧。法显等住此国夏坐⑨。

       渡过新头河,便到了乌苌国。乌苌国是真正的北天竺。这里的人都说中天竺的语言,中天竺就是所谓的中国。乌苌国俗人的衣服、饮食也与中国相同,佛法特别兴盛。他们将僧人们居住的地方叫做僧伽蓝,乌苌国有五百所僧伽蓝,都是小乘佛教。外地来的比丘到了这里,都会得到三天的供养,过了三天以后,就得自己寻找安身落脚的也方了。据传产,佛陀会到北天竺,就是到乌苌国。这里有佛陀遗留下的足迹。佛足迹有时长,有时短,长短全在于人的心念,现在仍然还是这样。这里还遗留着佛陀晒衣石和度恶龙的地点。晒衣石高一丈四,宽两丈多,一边很平整。慧景、道整、慧达三人先行出发,前往以佛影窟著称的那竭国。法显等人留在乌苌国夏坐。  

①乌苌国:《洛阳伽蓝记》卷五作「乌场」;《大唐西域记》卷三作「乌仗那」;《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乌长那」;《新唐书·西域传》作「乌苌」,又作「越底延」。梵文为Udyana.意为花园。《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乌仗那国」注云:「此言苑。昔阿输迦王之苑也。旧称乌长,讹也。」地在今斯瓦特河谷,包括Pangkora,Binjawar,Swat,Buna等四县,王治瞢揭厘城为今Mangalaor。(鸟仗梵名Udya^na 又作乌孙国、乌长国、乌场国、乌缠国、乌苌国位于北印度健驮罗国北方之古国名相当于今兴都库山脉(Hindu kush)南之丘陵地带东隔信度河(印度河)与乌剌尸国及迦湿弥罗国相对据大唐西域记卷三所载其地周围五千余里山谷相属人民崇信大乘佛法有伽蓝千四百余所僧徒万余人此国释迦佛教化之地故有关之本生遗迹颇多;阿波逻龙泉(梵Apala^la )佛陀降化恶龙处;醯罗山(梵Hila )乃佛陀过去世修菩萨行时闻半偈而舍身处其佛陀闻正法骨笔皮纸书写经典处;尸毗迦王时割肉喂鹰处;孔雀王时解臣属之渴口啄崖求泉水处;慈力王时刺身血饲五夜叉处等此外首府瞢揭厘城(梵Mun%gali )之西北千余里即达丽罗川(Darel)附近阿育王之布教使末田地迦罗汉曾刻弥勒菩萨像安置此

②中国:此中国指中天竺。参见上节「陀历国」注(24)「边人」。

③凡有五百僧伽蓝.皆小乘学:据玄奘记载,此国「旧有一千四百伽蓝,多已荒芜。昔僧徒一万八千,今渐减少,并学大乘,寂定为业」。(《大唐西域记》卷三)可与法显的记载相比较。

④客比丘:比丘,梵文Bhiksu的音译,又作「苾刍」,意译「乞士」、「乞士男」等。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指佛教比丘和比丘尼戒律)的男僧。客比丘即外地来的比丘。  

⑤即到此国也:章校本作「即到此国已」,校注(第三十四页)云:「东本、开本、嫌本、丽本、院本作『也』。」此据文意作「也」。

⑥佛遗足迹:《大唐西域记》卷三及《洛阳伽蓝记》卷五均有记载。遗址在斯瓦特河上流西岸Tirat村,石高一米,宽零点七八米,厚一点三米,足迹下部刻有住卢文题铭「释迦牟尼足迹」。

  

⑦晒衣石、度恶龙处:并见《大唐西域记》卷三及《洛阳伽蓝记》卷五。《洛阳伽蓝记》引《宋云行纪》载之尤详:「水东有佛晒衣处。初,如来在乌苌国行化,龙王瞋怒,兴大风雨,佛僧伽梨(Samghati,衲衣)表里通湿。雨止,佛在石下,东面而坐,晒袈裟。年岁虽久,彪炳若新,非直条缝明,至于细缕亦彰。乍往观之,如似未彻;假令刮削,其文转明。佛坐处及晒衣所,并有塔记。水西有池,龙王居之。」

⑧佛影那竭国:那竭国之佛影窟最为著名,故有此称。详见下文「那竭国」 。(古代北印度那揭罗曷国之石窟。相传窟中曾有佛影,故名佛影窟。又因与瞿波罗龙王的传说有关,故又称为瞿波罗窟。此窟为北印度的圣地,古来即闻名于世。)(现在阿富汗贾拉拉巴市及其周边地区,在古代曾是“那揭罗曷国”,属于北印度范围。当时人民多敬奉佛法,佛教十分兴盛,相关的名胜古迹也很多。那揭罗曷国有一个石窟,相传窟中曾有佛影,故名“佛影窟”,是北印度的圣地。此窟高一丈八尺,深二十四步,石清白色。在十多步的地方远望,窟内仿佛看见金色的佛陀真形;但是近观,却冥然不见,用手去碰触,只有石窟的四壁。后来,民众就在此窟供养佛影。此窟西边有高七、八丈的塔,以及七百余僧所住的寺院。)  

  

  

  

  

⑨夏坐:乌苌国的夏坐,是法显出发后第四年,即公元四○二年的夏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