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著名牌坊欣赏——浩气英风彩牌楼

 智宇张瑾 2022-05-04 发布于甘肃

山陕会馆彩牌楼在河南舞阳县山陕会馆内,为秦晋巨商筹金创建。牌楼为三间六柱五楼,柱不出头式牌楼建筑。上部五楼飞檐,全部斗栱晕飞,层层迭迭,建筑雄伟壮观,巧玲珑。

上下布以木石雕刻的人物花卉,历史故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值得庆幸的是山陕会馆中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园1825年)的工艺奇特、玲珑美观的彩牌楼,保存相对完好,被誉为“河南清代牌楼建筑之冠”。

彩牌楼面朝正南方向,为三间五楼六柱,柱不出头式牌楼建筑。上部五楼飞檐,层层叠叠,翼角升起。外貌雄伟壮观,细审精巧玲珑。上下布以木石,雕刻的人物、花卉历史故事。形象传神,栩栩如生。

正中匾额上有清代书法家孔广脉书“浩气英风”四字,背面有“忠肝义胆”四字“浩气英风”右边刻有“道光五年岁次乙酉暑月”几个大字,为牌楼建造的时间。下方则刻“山陕陆陈行仝建”,推测可能为建造者的信息。在动乱年代被毁后又被舞阳博物馆修复。

显而易见这个彩牌楼是清代道光五年所建,距今已经近200年了。牌楼华丽间透着庄严,巍峨壮观,光彩照人,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良风范和独特风格。

山陕会馆是秦晋商人接客迎仕,交际联谊,同乡集会的场所,由于北舞渡便利的水陆优势,山陕商人看中此地商机,纷纷在此投资经商,并解囊捐资,兴建而成。

据碑石记载,这里在清雍正年间就已开始兴建,乾隆十八年时这里就有春秋楼、大花楼,戏楼、大殿、铁旗杆、钟鼓楼、照壁……等建筑。

由于苍桑巨变,岁月衽冉。这里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金碧辉煌的会馆现仅存牌楼拜殿及左、右配殿。

牌枋居予会馆的中部、立于拜殿前与拜殿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为三间、五楼、六柱,柱不出头或牌楼建筑,柱子排成工字形,边柱斜出,边柱与中柱成三角形状,使两边的次楼成斜出的歇山顶。主次楼均用灰色筒板瓦覆盖。

主楼正脊用八节透雕花卉的脊筒组成,大吻吞脊前视。正脊中央矗立着造型优美、玲珑秀丽的重詹楼阁式脊饰。楼阁两边为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驼珠奔狮,这些华丽的脊饰,更使楼貌增辉。

主楼的垂脊与戗脊亦由透雕花卉的脊筒组成。脊端饰有造型生动的张口或闭口的垂兽和戗兽。戗脊外的岔脊,由筒瓦扣合而成。并用一微微翘起的勾头瓦代替岔兽。

次楼脊吻的构成情况基本与主楼相同。整个楼顶屋面曲线缓和,楼檐层层叠叠,翼角高高升起,婀娜多姿,翩翩欲飞。

主楼额枋下使用雕刻有花卉的变形花牙子骑马雀替,雀替之上为小额枋。正面精雕着山水、奔兽,背面浮雕有缠枝花卉。

但令人可惜的是主坊两侧的大片木雕精品都被铲平了,不知道是何种原因。从其他木雕仍然存在的情况看,我猜测被铲平的应该是精品中的精品了。这好比美玉上的瑕疵,让人感觉有些缺憾。

其上为两层花板,透雕山水、林木、人物、建筑和花牙子、浮雕狮子、绣球和奔走的麒麟、宽大的龙凤板中央悬挂“浩气英风”匾额。龙凤板上复置额枋。

枋正面透雕二龙戏珠,背面透雕两双展翅翱翔的凤凰。额枋上置斗拱,平身科五攒,皆十一踩出四翘大斗为讹角斗,里外拽爪拱。

除用单材素面拱外,还有透雕缠枝花卉的花板形拱,驼峰形拱以及浮雕花卉,林木的标准形拱。用花板代替厢拱,耍头雕成张口龇牙的龙头。柱头科斗拱正侧面皆为九踩三翘计心造。

主楼前后共有四根垂花柱,柱头雕刻四个瓣形花卉。垂花柱上置平板枋。平板枋上的柱头科,为三踩单昂,象鼻形昂嘴上雕刻三幅云,最令人叫绝的是,每一个耍头都被精雕成一个龙头。

基本上七个龙头并排是很常见的造型,足见当年造此牌楼工程之复杂和投入之巨大。平板枋上的平身科为三踩单昂,耍头两边出45°斜拱,斜拱上雕刻象首耍头。

次楼

次楼的额枋下雕刻花牙子骑马雀替。小额枋正面浮雕宝瓶、花牙子等。小额枋之上为龙凤板,板上的刻字现已不存。

其上复置额枋,枋面透雕磙龙和缠枝花卉。枋上置斗拱,平身科三攒,皆九踩三翘,大斗为讹角斗。

柱头科的正侧两面各出九踩三翘计心造斗拱,柱头科、平身科及垂花柱形制皆同主楼。

彩牌楼楼身的中柱和边柱均为圆形,柱下放置有垫鼓形桑墩(柱础),每根柱上都有制作规整的抱鼓石,中柱正面的抱鼓石上是一个昂首张口蹲卧的石狮,背面抱鼓石上是一个变形的石狮。

四根边柱的抱鼓石上,无雕饰。牌楼下的工字形石条基础,把玲珑秀丽的彩牌楼高高托起,显得更加巍峨壮观。

像许多旅游区的这类建筑一样,石狮已经被"抚摸"得发亮,显出别样的盎然生机。整个彩牌楼轻灵中自有厚重,华丽间透着庄严,巍峨壮观,光彩照人,着实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良风范和独特风格。

山陕会馆牌楼造型设计匠心独具,木雕石雕遍及楼体,其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堪称当作绝伦,是古代建筑的瑰宝。由于工程浩繁艰涩,曾有鲁班下凡助建的故事流传于世,院内碑刻林立,松柏繁盛,是人们休闲、访古的好去处。

因其特殊的历史、艺术价值,河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清朝初期,北舞渡镇的商贸活动盛极一时,山西、陕西等地的商人云集此地,为了迎来送往、商贾联谊,两地商人合资兴建了山陕会馆。

中国历史上的会馆,兴起于明朝,鼎盛于清代,衰微于民国。蕴涵着乡音、乡情的会馆,以其人文气韵的独特,已成为中外游客眼中的新景观。

据现存碑刻记载,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北舞渡镇山陕会馆有春秋楼、大花戏楼、大殿、铁旗杆、钟鼓楼等建筑。可惜,这些建筑大都被毁,我们只能从碑刻史书中领略它们的风采了。

值得庆幸的是,山陕会馆中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的工艺奇特、玲珑美观的彩牌楼,保存相对完好。作为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它被誉为"河南清代牌楼建筑之冠"。

彩牌楼为什么能修得这样精妙呢?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的主角是鲁班。大凡有点名气的古建筑,好像都爱和鲁班扯上点关系。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山陕会馆的大商巨贾斥资兴建一座大型的木牌坊,请了许多当时知名的建筑师,基本方案虽已定下,可属于斗拱飞檐、木柱支撑的巧妙之处仍有未解难点。

由于时间紧迫,工程仓促上马。开工后的第7天,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身上背了一套锈迹斑斑的木匠工具。他向工头央求说:"我饥饿难忍,会做点木匠小活,求师傅赏碗饭吃。

"工头正为施工方案尚有缺陷而心急火燎,就没好气地用嘴努了努旁边的一个大树疙瘩说道:"好,你就把这个树疙瘩收拾收拾吧!"此后,老木匠就天天在树疙瘩上比比画画,锯锯掏掏,树疙瘩上面墨迹纵横,密密麻麻,锯口条条,有规有矩。不知何时,老木匠不见了。

在上料组装那天,工头又为接合部的难点未解发起了愁。他绕着工地走着想着,一不留神碰上了那个大树疙瘩。这一碰不要紧,只听哗啦一声响,树疙瘩散开了。众人定睛一看,大大小小的木块正是接合部需用的楔子。

大家都说:"一定是咱们的祖师爷鲁班下凡相助。"工匠们上架时把那些楔子放到接合部,说也奇怪,不大不小,正合适。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美轮美奂的彩牌楼就宣告竣工。

说实话,类似的故事已在多个地方听到过。很显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只不过是想给彩牌楼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而已。让人叫绝的是,正是这件神秘的外衣使彩牌楼得以保存。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舞渡镇的红卫兵小将瞄上了彩牌楼。小将们准备把彩牌楼推倒砸碎,再"踏上一只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结实的彩牌楼让小将们很费了一番力气。推不倒,他们就找来粗大的绳索,要把它拉倒。

眼看经风沐雨达百年之久的彩牌楼就要毁于一旦,北舞渡镇的一些老人及时赶到,他们拉住自家的孩子说:"这牌楼有灵,是鲁班爷下凡建造的,毁了它家里人会得报应。"

就这样,老人们连哄带劝,小将们才放弃了"革命行动",从而使我们还能站在这里欣赏彩牌楼的迷人风采,回味北舞渡镇当年的"花样年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