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历史名词解释

 黑龙江波涛 2022-05-04 发布于黑龙江

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政局

(一)政治军事制度

政事堂】*

唐初三省长官的办事机构。由于三省事权分立,行政效率低下,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在此共同参议国政,讨论军国大事。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衔,亦为宰相。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户、兵、刑礼五房,分主政务,成为宰相治事机构。

中书门下】亦称政事堂

唐宋时宰相办公的机构。亦称政事堂。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作为宰相议事之处。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户、兵、刑礼五房,分主政务,成为宰相治事机构。北宋前期沿置,设于禁中朝堂以西,又称中书门下内省,与枢密院分掌军政大权,号二府。元丰改制,废中书门下,以尚书都堂为政事堂,作为宰相办公处。中书门下是北宋前期宰辅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代宰相职衔,简称同三品。唐初,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为三品,知政事,为宰相。但皇帝不愿以中书令、侍中等地位较高的职位授人,就以其他职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来担任宰相职务,意为同于中书令、侍中,出入政事堂议政。此后,非两省长官而为宰相都加此衔。唐太宗时期开始设置,高宗时期改为同东西台三品,武周时期改称同鸾台凤阁三品。唐代宗以后,中书令、侍中升为二品,此衔遂不用。同三品的出现,是唐代宰相制度使职化的重要表现。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

唐代及宋初宰相称谓。唐高宗时期始置,简称同平章事。平章事即处理政事之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为与中书、门下的长官共商国是。唐初三省长官为宰相,但皇帝不愿以中书令、侍中等地位较高的职位授人,就给其他职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衔,使他们担当宰相职务。其后,逐渐成为宰相的官称,本质上是差遣官。若节度使带同平章事衔,则称为使相。五代及北宋前期沿置,均为宰相之任。同平章事的出现是唐中期以后宰相制度使职化的重要表现。

五监九寺

唐代某些中央官署的合称。五监为国子监、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和都水监。九寺由秦汉时期的九卿发展而来,九寺分别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宗正寺、鸿胪寺、司农寺和太府寺,其长官称卿,副长官称少卿,另有丞等属官。五监九寺为中央事务机关,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与六部没有法定隶属关系,且职能多有重叠,存在分工和制约关系。随着使职差遣的发展,五监九寺的职能逐渐被侵夺,成为代表官员地位、俸禄级别的本官。

五花判事

唐宋时期中书省中书舍人集体判决起草公事的制度。唐朝中书省长官中书令把皇帝或宰相议决的军国大事,交给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六员在判决起草公事时,为示慎重与公正,须分别在文书上加具意见和签名,称“五花判事”。所签署意见由中书令、侍郎复审后,交门下省驳正,再交尚书省颁下执行。中书舍人的五花判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朝廷决策的科学性。

封驳、涂归、画敕

唐代皇帝颁发诏令的程序。中书令从皇帝处领旨,交由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省拟好诏令后,转交给门下省。门下省如果发现中书省拟的诏令有疏失,可以驳正,封还中书省重拟,称为封驳。门下省属官给事中有权在中书省所拟的诏令上进行涂改,驳回中书省重写,称为涂归。中书省所拟的诏令经过门下省审议合格后,由侍中向皇帝进呈画敕,表示认可。之后门下省把诏书交由尚书省执行。封驳、涂归、画敕等程序,有利于纠正朝廷诏令的疏失。

【《氏族志》】*

唐太宗时排定士族地位高低的典籍。为抬高皇权地位,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刊正姓氏,修《氏族志》。高士廉是山东士族,列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贞观十二年(638),书成奏上。太宗看后不满,下令重修。新修订的《氏族志》把姓氏定出九个等级,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氏族志》的修订使唐太宗达到了扶植庶族地主、压抑山东士族、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目的。

府兵制】*

西魏、北周至隋唐的兵制。渊源于鲜卑部落兵制,西魏宇文泰始创,有六柱国,下设12大将军24开府,府兵编入军籍,不属州、县。隋初军府称骠骑府,后称鹰扬府,唐初改称折冲府。天下十道共634军府,分隶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军府主要集中在关中。府兵21岁服役,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平日务农,农闲军训,兵农合一;服役时自备兵器衣粮,轮流宿卫京师或戍边;战时临时命将统领,事毕解甲归农。天宝年间,被募兵制代替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折冲府

唐朝府兵制编制的基本单位。贞观十年(636),军府称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统辖,并分隶十二卫和东宫六率。折冲府分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折冲府分布以内重外轻为原则,主要集中在关中。其征兵标准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府兵21岁服役,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平日务农,农闲军训,兵农合一;服役时自备兵器衣粮,轮流宿卫京师或戍边;天宝八年(749),军府无兵可调,遂废

番上

中国古代军队轮流到京师服役的制度。唐代府兵经常轮流到京城宿卫,称为番上。每一番多为一月,有的两月。根据府兵距离京师的远近,番上的次数也有所不同,为五番至十二番不等。随着均田制被破坏,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也遭到破坏,唐玄宗时期府兵制消亡,护卫京师的是招募而来的军队,故番上也随之废除。明代也有番上,宣德年间成为定制,各卫所的军队到京师编入京营操练,以保卫京师。

(二)经济制度

永业田与口分田

北齐隋唐均田制下的两种田地类型。北魏均田制有露田、桑田之分。北齐时,桑田改称永业田。唐代,露田改称口分田。唐代均田令规定:中男和丁男,每人授田100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80亩为口分田,死后归还政府。60岁以上老男、笃疾、废疾者授口分田40亩,寡妻妾授口分田30亩,若为户主,授永业田20亩。唐代取消奴婢、部曲、耕牛和妇女的受田,增加杂户、官户、工商业者及僧道的受田。这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租庸调制】*

唐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赋税制度。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万,称为。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也叫“输庸代役”。如果政府额外加役,15天免调,30天租调全免。若出现水旱虫霜等严重自然灾害,也会减免租调。780年租庸调被两税法取代。唐代租庸调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手实】亦称首实、手实状、手状

唐宋时期编户呈报户口、资产及本户赋役承担情况的文书。唐代规定,年终各户户主申报本户家口、姓名、性别、年纪、身材状貌,以及土地地段、亩数、四至,状文末尾有一段保证申报属实的具结词。这些内容依一定格式由户主亲自据实填报,故称手实。不识字的户主,由书手根据本人口述填报。地方官再据手实编成“计账”,逐级上报至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安史之乱后,手实由里正、乡长编制,其形式与正式户籍无异。宋代亦行手实,后因扰民太甚,遂废止。

(三)科举与律令

六学二官

唐代中央官学的概称。六学指国子监下辖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二馆指门下省下辖的弘文馆和东宫所属的崇文馆。二馆招收皇亲、三品以上官员之子;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四门学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孙,其入学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上述馆学以学习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此外,律学学习律令,书学研究书法,算学研习历算,为专科性质的学校,收八品以下子孙及庶人通读学者。六学二馆是唐代的最高学府。

常举

唐代科举制度的一种。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举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常举初合格,方能授官。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再经吏部考试

制举】又称制科

唐代科举制度的一种。又称制科。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是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可随时设科,名目繁多,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和官吏都可应试,一旦考中可直接授以官职。制举不常设置,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位置。宋、清也有制举,1905年随科举制废除而终结。制举为国家提供了急需的专业人才。

殿试、武举】*

武则天创制的科举考试制度。为进一步打击关陇士族,拉拢和培植新的官僚势力,武则天改进科举制度,大量吸收庶族地主做官,并于天授元年(690)创立殿试制度,由皇帝亲自策问举人。长安二年(702)又设置武举,由兵部主持选拔军事人才,并将其纳入科举之列。通过以上措施,武则天选拔了大批官吏、将领和优秀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庶族地主。殿试、武举的设立进一步打击了旧的门阀士族,扩大了武周政权的统治基础。

铨试

唐宋时期选拔官员的考核方式。唐代中举的士人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取得实授官职,还要参加吏部的铨试。铨试的内容为身、言、书、判书须楷法遒美;判须文理优长;身须体貌丰伟;言须言辞辩证。如果四项均通过,则按照其德行、才能等来决定授官品级。到宋代则规定,凡是选人(包括官员所荫补的亲属、同进士出身及特奏名者)及宗室子弟,必须到吏部流内铨考试合格,或者到吏部长官厅前帘试合格,才能参注文职差遣。铨试使得选官制度更加完善。

身言书判

唐宋时期铨试官吏的内容。唐代吏部铨试的内容为身、言、书、判,即考察身材相貌、言词谈吐、书写文字、撰写判词等四个方面。铨试时,先由吏部侍郎出题,中举士人试判两道,考察其书、判书须楷法遒美,判须文理优长。随后考察其身、言,要求体貌丰伟、言辞辩证。如果四项均通过,吏部则按照其德行、才能等情况来决定授予何种官职。宋真宗时,复以身言书判四项铨试官吏,后停罢。身言书判的实行保证了官吏的素质和行政的质量。

律令格式

隋唐法典的四种形式。律、令创始于秦,格、式创始于东魏、西魏,至隋并行,唐沿用而更加完备。律是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条文,是刑法典;令是国家各项制度、规章的规定,如《户令》《田令》等;格是用来防止奸邪的禁令,是对律的补充和变通条例;式是官府机构的各种章程细则,如《水部式》。律、令、格、式互为补充,以律为主,同时并行。律令格式并行的法典体系一直被沿用到宋代,并对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

唐朝颁布的国家法典,是刑律和注疏的合编。唐初在《开皇律》基础上,制定出《武德律》《贞观律》。高宗时,长孙无忌修成《永徽律》,又逐条逐句解释《永徽律》,撰成《疏议》30卷,附于律文后正式须行,分名例等12篇,共502条。刑罚分笞、杖、徒、流、死五剂共二十等:规定了人议、十恶:其量刑定罚有所减轻。《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国家法典,为后代王朝立法提供了蓝本,是研究我国法律史的重要文献。

八议、十恶

唐代的刑法制度。《唐律疏议》规定八种特权人物可以得到优待,即八议,分别为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和议宾。以上八种人犯了死罪(十恶除外),法司不能定罪,只能上奏,由皇帝定夺,一般均可免死。十恶是指十种重罪,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恶是直接危害君主统治、破坏纲常伦理的大罪,不能得到赦免。八议和十恶,体现出《唐律疏议》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反映了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实质

(四)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

唐初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发动的政变。高祖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太子,次子李世民秦王。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建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李世民率军出征,立下汗马功劳。李建成为巩固地位,与四弟李元吉结盟共同对付李世民,双方持续明争暗斗。武德九年(626)六月,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皇宫北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取得了太子之位,之后,高祖让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开启了唐朝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唐太宗以隋亡为鉴,去奢省费;广招贤士,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励精图治;继续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并平灭东突厥、薛延陀、高昌等,打通西域,使文成公主入藏,促进唐蕃友好。贞观年间(627-649),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秩序稳定,国势强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民族关系融洽,边境也较安宁,史称“贞观之治”。贞观年间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为唐王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良好基础。

唐太宗

唐朝第二任皇帝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大业十三年(617),他劝父反隋。七月,李渊于太原起兵。次年,李渊称帝建国,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担任尚书令。他先后领兵消灭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薛仁杲等地方割据势力,立下赫赫军功。武德九年(626)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成为太子。不久唐高祖退位,他登基为帝,年号贞观。在位期间、改革政治,发展经济,任贤纳谏,社会安定,史称“贞观之治”。

魏征】或作魏徵

唐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玄成,馆陶(今河北)人。隋末参加瓦岗军,后随李密投唐,归附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贞观三年(629),任秘书监,参与朝政。他敢于直谏,言论多见于《贞观政要》。曾主持编撰《隋书》,并撰写《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并主编《群书治要》。文学上崇尚质朴,反对浮靡的南朝文风。魏征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后人称其为一代名相。

长孙无忌

唐初大臣。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为北魏贵族,太宗长孙皇后之兄,高宗之舅。隋末唐初,从李世民征伐,屡立战功。626年,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辅佐太宗成就“贞观之治”,与房玄龄等修订唐律,任尚书右仆射司空等职,封赵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649年,受命辅立高宗,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奉命与律学之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30卷。后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被逼自缢而亡。

羁縻府州】*

唐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唐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州县,并设置都督府统辖所设的州县,任用少数民族头领为都督、刺史、县令,并允许世袭其职;同时拥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羁縻府州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的方针,其设立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全国大一统局面的巩固,促进了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天可汗

唐代诸民族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称。唐太宗虽曾多次派兵反击突厥吐谷浑的侵扰,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但他主要还是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唐太宗的羁縻政策促进了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贞观四年(630),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后从京师长安设驿站至漠北,称“参天可汗道”。

(五)武周政治与开元盛世

永徽之治

唐高宗永徽年间的一段治世。唐太宗逝世后,高宗李治即位,改元永徽。永徽年间,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辅政,唐高宗君臣继续执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唐高宗勤于政,厉行节约,招揽贤才,注重纳谏;修订《永徽律》,撰成《疏议》,完善法律;轻徭薄赋,重视农业,平抑物价。唐朝经济不断发展,国力稳步上升,对外用兵频频取胜,先后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等国,疆域达到极点。史家多认为永徽之治有贞观遗风,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

武周皇帝,唐高宗皇后,名曌。14岁时为太宗才人,太宗死后出家为尼,高宗即位后召回宫中。655年被立为皇后,逐渐参与朝政。先后废中宗及睿宗690年称帝,改国号为705年神龙革命,武则天被迫传位中宗,同年冬病死,其当政期间任用酷吏,严厉镇压政敌;改革科举,设立殿试,创立武举;颁布《姓氏录》,打击关陇贵族:网罗人才,允许官员自荐;重视农业。晚年推崇佛教,屡兴工役,致使百姓流亡,社会矛盾加剧,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其统治被誉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周政治

武则天建立的周朝统治。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参与朝政。690年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唐为改元天授,以洛阳神都705年传位中宗。武则天当政50余年,任用酷吏,严厉镇压政敌;改革科举,设立殿试,创立武举;颁布《姓氏录》,打击关陇贵族;网罗人才,允许官员自荐;重视农业。其统治期间基本延承了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治,使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为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姓氏录》】

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时的官修谱牒。武则天为打击、削弱士族势力,于显庆四年(659)通过高宗诏令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姓氏录》根据官品高下,共分为九等,其中后族武氏被定为第一等。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皆升谱限”,进入士族之列,共收录235姓,2287家。《姓氏录》的修订和推行,进一步打破了士族与庶族的界限;提高了庶族官员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促使门阀士族进一步衰落,对变革门第观念,打破士族政治垄断起了积极作用。

北门学士

唐高宗时期武后任用的宫廷学士。显庆五年(660)以后,唐高宗因患风眩头重之症,便把政事交由武后处理。武后对旧官僚不信任,便于上元年间以修撰为名,召集刘祎之元万顷等文学儒臣,径由宫廷北门进入禁中。唐制,官衙均在宫城之南。这些人不经南衙,于北门出入,故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武则天密令他们参与朝政,处理官员奏疏,以分割宰相之权。北门学士为武则天夺权出谋划策,是武则天手中重要的执政工具。

神龙革命】又称神龙政变

武周时期一次改朝换代的政变,又称神龙政变。神龙元年(705)正月,82岁的武则天身染重病。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发动政变,拥兵入宫诛杀武则天的内宠张易之张昌宗,迫使武则天把帝位传给唐中宗李显,并且恢复唐朝的国号和礼仪典章制度,把政治中心由洛阳迁回长安,武周政权至此结束。仍称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但武则天于当年病死,遗诏去除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革命结束了武则天的统治,使政权重归李唐皇室。

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

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盛世。先天元年(712),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次年改元开元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注意政治,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裁减冗官,精简机构,革除积弊,改善吏治;抑制食封贵族;压制佛教势力;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提倡文数。这一时期,更治清明,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高度索荣,唐朝达到全盛,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危机严重,唐朝由盛转衰

三、中晚唐政局与五代十国

(一)天宝危机与安史之乱

天宝危机

唐玄宗天宝年间的统治危机。玄宗统治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危机。经济上,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国家掌握的均田农户逐渐减少,赋税不断减少,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军事上,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衰亡,募兵制发展。唐玄宗在边境布置重兵,形成“内轻外重”的格局,节度使成为唐朝的离心力量。政治上,唐玄宗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朝政腐败,苛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天宝危机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募兵制

唐中后期及宋代的征兵制度。唐中期,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难以为继。开元十一年(723),玄宗采纳张说建议,实行募兵制以解决京师宿卫问题。招募兵士12万,谓之长从宿卫,分六番宿卫京师。开元二十五年(737)起,边镇戍兵也实行募兵制,称作长征健儿。天宝八载(749),玄宗下令停止府兵征发,全部实行募兵制。宋代继续采用募兵制。募兵制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但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造成了兵为将有的局面,影响了中央集权。

彍骑】初称长从宿卫

唐玄宗建立的中央禁卫军。唐初的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难以维持。开元十一年(723),玄宗采纳兵部尚书张说的建议,实行募兵制,以解决京师的宿卫问题。共募兵士12万,号称长从宿卫,一年分两番轮流宿卫京师,次年改称彍骑。初期,募士多精壮,注重军事训练。天宝年间,多市井无赖充当,在安史之乱中无力平叛。天宝以后,名存实亡。彍骑的出现标志着府兵制瓦解,募兵制代替征兵制。

长征健儿

唐代开元以后长期戍守边疆的雇佣兵。唐初的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难以维持。为弥补兵源的不足,边镇戍兵自开元二十五年(737)起,正式实行招募制因为要长期服役,招募的戍兵被称为长征健儿。他们由边地将帅长期统率,逐步形成了将帅专兵的局面。长征健儿代替了原来轮番戍防的府兵,是唐代兵制变革中的重要内容,标志着募兵制代替征兵制。这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但加重了财政负担,也影响了中央集权

节度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改长官。始设于睿宗景云二年(711),初只掌军事,玄宗开元、天宝之际,为了御边,先后沿边境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点、陇右、剑南九个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为加强作战力量,节度使总揽军、政、财大权,实力膨胀,形成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内陆也相继设置。因其拥兵自重,自任官吏,不服政令,遂形成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初惩藩镇专权之弊,收其兵权,节度使仅为虚衔。

安史之乱】*

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发动的叛乱。天宝年间,政治腐败,藩镇势力膨胀。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次年称帝,并攻入长安玄宗逃往蜀中,肃宗在灵武即位。757年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与回纥援军收复两京。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帝,又攻下洛阳,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自杀,叛乱始平。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唐朝从此由盛转衰,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

马嵬坡之变

安史之乱中玄宗逃蜀途中发生的政变。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次年,叛军攻破潼关,进占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蜀中。队伍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时,随从的将士心生怨恨,认为是杨国忠导致天下大乱。于是禁军将领陈玄礼等人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又迫使唐玄宗缢杀杨贵妃。经此事变,唐玄宗认为太子李亨是主谋,于是和李亨分道,自己南下蜀地,太子李亨则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二)唐朝后期中枢政制的演变

枢密使

唐代始置的掌管机要的中央官员。唐代宗始设内枢密使,以宦官充任,掌承受表奏,出纳帝命。唐宪宗时,设执掌机要的枢密使二人,规定由宦官担任,宦官由此正式参与国家政事。两枢密使和两神策中尉合称四贵。后宦官权势日盛,多以枢密使名义干预国政,操纵君主废立。唐昭宗时,宦官权势更大,直接指挥公事,侵夺宰相权力。唐末,朱温尽诛宦官,始改用士人为枢密使。宋分宰相之权,以枢密使掌兵柄,称为执政,其地位仅次于宰相。

神策中尉】全称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唐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的省称。神策军是唐中后期北衙禁军的主力。泾原兵变德宗出奔,事后德宗认为文武臣僚不可信赖,遂命宦官为左、右厢都知兵马使,领神策左、右厢,后左、右厢改为左、右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设左右护军中尉二人,以宦官担任,统领神策军,至唐宋朱温尽诛宦官,宦官掌军的情形方结束。两中尉与执掌机要的两枢密使合称四贵,他们掌握军政大权,天子废立往往由其谋定;宦官掌权致使政治愈加腐朽,藩镇割据更加严重。

护军中尉

汉唐时期职官名。秦汉之际,刘邦临时设置护军中尉,以陈平担任,负责监督诸将,调节诸将关系。唐德宗泾原兵变警示,疑忌朝臣及诸将,命宦官为左、右厢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二年(796),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二人,以宦官担任,称两军中尉,负责统帅左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地位在左右神策大将军之上。从此,宦官掌握中央禁军成为制度,终唐不变。两中尉与执掌机要的两枢密使合称四贵,他们掌握军政大权,甚至操纵皇帝的废立。

神策军】*

唐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原为置于临洮之西的边防军。安史之乱时,卫伯玉率千余人入卫京师,屯陕州,不久其原驻地沦陷。代宗时,神策军由宦官鱼朝恩统领。泾原兵变后,德宗认为文武臣僚不可信赖,遂命宦官为左、右厢都知兵马使,领神策左、右厢,后左、右厢改为左、右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左、右护军中尉二人,以宦官担任。神策军衣粮较厚,边上诸军多自请遥隶,人数增至15万,成为势力最大的禁军。唐末被朱温解散

翰林院】又称翰林学士院、学士院

唐代始设的负责草诏的机构。玄宗因中书省不能及时草诏置学士院,设翰林学士宪宗设翰林学士承旨,时称院长、翰长,为翰林院首脑。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为内、外两制,各置六员,时内制重于外制,凡皇帝注意之大诰令、大废置和密谋策划,翰林学士承旨得专受专对,负责草拟各种制诰、诏令、赦文。翰林院成为设置于内廷的正式决策机构。宋代翰林学士院,掌草诏。明清时成为外朝官署,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进讲经史等。

(三)中晚唐的财政改革

榷盐法

唐中期实行的食盐专卖制度肃宗乾元元年(758),盐铁转运使第五琦建议实施榷盐法,即在产盐区设盐院,居民凡以产盐为业者,免除徭役,隶属盐铁使;食盐产销均由国家经营,严禁私人制盐、贩盐;并提高盐价到每斗110文上元元年(760),刘晏盐铁使后,又进行改革:撤销非产盐区盐官;政府统购亭户(产盐户)生产的食盐,将所征盐税加入卖价,以榷价批发给商人,任其运销,将政府从烦琐的食盐运销事务中解脱出来。榷盐法使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长

刘晏理财

唐肃宗、代宗时期刘晏采取的财政改革措施上元元年(760),刘晏出任盐铁使、度支使、铸钱使等官职,先后掌管全国财政近20年,对财政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内容是:改革第五琦的榷盐法,撤销非产盐区盐官,由政府在产地统购食盐,以榷价批发给商人,任其运销;整顿漕运,改陆运为水运,以雇佣劳动替代强迫劳役;实行常平法,稳定各地物价。刘晏的理财措施增加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常平法

唐代著名理财专家刘晏推行的稳定市场、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商贾趁机操纵市场,侵渔平民。刘晏针对此现象,在各道设巡院,以勤廉干练者为知院官,让其随时上报当地物价的涨落,政府遇贵则卖,遇贱则买;同时还让其每旬每月上报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在丰收地区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买粮食,在歉收地区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卖粮食。常平法使政府能够及时调整物价,稳定市场,政府也获得了大利

杨炎

唐朝大臣。字公南,凤翔(今陕西凤翔)人。以文采著称,文笔雄丽。代宗时,受宰相元载的重视,擢为吏部侍郎德宗时被起用为宰相。时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名存实亡,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建中元年(780),他主持财税改革废除以丁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行以资产多寡为定税标准的两税法。两税法的实施,适应了均田制崩坏的情形,使唐中叶紊乱的税制得到统一,人民负担有所减轻,是中国古代税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后为卢杞陷害,贬崖州被杀。

两税法】*

唐德宗时推行的赋税制度。唐中叶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名存实亡,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建中元年(780),德宗采纳杨炎的建议,颁行两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故名。主要内容为: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不分主户、客户,一律以当时的居住地为准登人户籍,交纳赋税;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行商也要纳税两税法由按了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是古代税制的一次重要变革,减轻了人民负担

(四)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

唐末五代出现的藩镇割据一方的局面。藩镇是唐中后期设置的军镇,长官节度使总揽军、政、财大权。安史之乱后,唐将成德、魏博、卢龙三镇分授安史降将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自任官吏,不服政令。节度使或父子相继,或由部下拥立。各地藩镇竞相效法,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朝廷屡图削弱,元和时平定淮西、淄青镇,河朔三镇亦服从中央,后又恢复原貌。割据局面延续到五代,至宋解除藩镇兵权方告结束。藩镇割据导致战乱频繁,对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藩镇】*

唐中后期设置的军镇。唐玄宗开元、天宝之际,为了御边,先后设立了九节度、一经略使,通称藩镇。为加强作战力量,节度使总揽军、政、财大权,势力膨胀,形成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内陆也相继设置,并将河朔三镇分授安史降将。他们拥兵自重,自任官吏,不服政令。节度使或父子相继,或由部下拥立。各地藩镇竞相效法,形成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势力对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至宋解除藩镇兵权,割据局面方告结束。

河朔三镇】亦称河北三镇

唐中后期位于河朔地区的成德、魏博、卢龙三个藩镇势力。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其中李宝臣成德节度使,治恒州;田承嗣魏博节度使,治魏州;李怀仙卢龙节度使,治幽州。三镇虽表面上承认唐朝,实际上却拥兵自重,自任官吏,既不服从朝廷政令,又不向朝廷缴纳财赋,有“叛镇”之名。节度使或父子相继,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屡图削弱,除宪宗时暂时归顺,终唐未能改变其割据状态。河朔三镇对唐末政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魏博】又称魏博镇

唐中后期藩镇名,为河朔三镇之一。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广德元年(763),田承嗣为魏博镇节度使,治魏州(今河北大名)。其辖境屡变,久领魏、博、贝、卫、澶、相六州。魏博镇长期为田承嗣、何进滔、罗弘信及其子孙割据,表面上承认唐朝,实则拥兵自重,自任官吏,不服政令,屡次叛乱,有“叛镇”之名。仅元和年间,曾一度听命中央。天祐元年(904),号天雄军。乾化二年(912),为后梁所并。

留后

唐中后期代行节度使职务的军政职官名。代宗时,以梁崇义山南东道节度使留后:留后之名自此始。唐中后期,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局面。节度使病故前或有特殊事情时,多以子弟或亲信将吏代行其职,称节度留后;或在节度使出缺时,掌权将领自称观察留后,事后则多由朝廷予以道认。节度使也常常因擅自留后而与朝廷发生争执甚至冲突。北宋正式设立节度观察留后,成为正式官名,但仅为虚衔,后改称承宣使,留后之名遂废。

牙兵】又称牙军、衙兵

唐末五代时期藩镇主帅的亲兵。藩镇节度使为了维持统治,极力扩充军队,挑选精壮之士组成亲兵,称牙兵。牙兵是节度使军队的核心,是藩镇割据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训练有素,大多父子相继,有着共同的利益,势力盘根错节。节度使对牙兵供给十分丰厚,往往得到牙兵的死力支持,但节度使有时反受牙兵控制。牙兵十分骄横,对于不满意的节度使,甚至杀死或驱逐,另立新主。牙兵的骄横难制,成为藩镇割据、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宋代以后消亡。

四镇之乱

唐德宗时期爆发的藩镇叛乱。建中二年(781),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袭位,遭到德宗拒绝。李惟岳勾结魏博镇田悦、淄青镇李纳、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四镇起兵反叛,德宗调集河东、昭义、宣武等镇平叛,诸镇混战。诸叛镇军阀纷纷称王,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叛乱愈演愈烈,德宗复调泾原兵支援,不料该部亦反于长安。后德宗依靠李晟收复长安,消灭朱泚等叛军,与朱滔王武俊等相妥协,叛乱勉强平定。四镇之乱后,德宗采取姑息政策,无力与藩镇斗争。

泾原兵变】又称奉天之变

唐德宗时泾原兵在长安发动的兵变建中四年(783),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围装城,唐德宗征发泾原及诸道兵驰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卒抵长安。泾原兵由于没得到犒赏而发生哗变,他们拥立朱泚为主帅,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称帝,建国号为秦。次年夏,李晟率军收复长安,平定叛乱。泾原兵变使唐中央权力削弱,唐德宗不得不转变藩镇政策;同时德宗不再信任文臣武将,产生了宦官掌军的局面。

元和中兴

唐宪宗元和年间出现的中兴局面。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朝廷对藩镇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先后数次出兵平叛817年大将李想夜袭并攻陷蔡州(今河南汝阳),活捉吴元济,平定淮西之乱819年平定淄青镇;其他藩镇纷纷归顺,中央实现了暂时统一,史称“元和中兴”。元和中兴并没有恢复盛唐时富强繁荣的局面,820年宪宗被宦官毒杀,各镇又相继叛乱,而且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淮西之乱

唐宪宗时期的一场藩镇之乱。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飞扬跋扈。朝廷发兵讨伐,三年无功。元和十二年(817),宪宗任命宰相裴度淮西宣慰处置使,主持军务。由于宦官担任的监军使常常掣肘将领,影响将领作战积极性,裴度上疏请求取消监军使,战局逐渐扭转。同年,大将李愬雪夜行军,攻破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了淮西之乱。淮西之乱的平定,使唐中央的权威有所加强,卢龙、成德等镇相继归顺朝廷

(五)南衙北司之争与牛李党争

南衙北司之争

唐后期中央政府内部朝官和宦官间的政治斗争。南衙指位于宫城以南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北司指宫禁以北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唐德宗设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典领禁军,唐宪宗设枢密执掌机要,均由宦官充任,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引起朝官不满,双方斗争激烈。顺宗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和文宗时的“甘露之变”均以宦官胜利而告终,宦官势力进一步加强。昭宗时,宰相崔胤勾结朱温,尽诛宦官,南衙北司之争结束。南衙北司之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永贞革新】亦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顺宗时以王叔文为首的朝官反对宦官集团的革新运动安史之乱后,宦官逐渐掌握军政大权,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引起皇帝与朝官不满。永贞元年(805),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等进行政治改革。主要内容为:免除民间的六税和各种杂税,收回宦官兵权,抑制藩镇势力。改革受到了宦官和藩镇的联合抵制,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杀,王伾死于贬所,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仅进行了145天即告失败。永贞革新后宦官势力日盛。

甘露之变】*

唐文宗联合朝官谋诛宦官未遂的政治事变安史之乱后,宦官逐渐掌握军政大权,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引起皇帝与朝官不满。文宗即位后,任用郑注李训打击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李训等合谋,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名,诱骗仇士良等大宦官前往观看,企图将其一网打尽。但被宦官发觉,仇士良急劫文帝入宫,派禁军大杀朝官,李训、郑注被杀,株连者千余人。甘露之变后朝廷大权尽归宦官掌握,宦官更加专横。

牛李党争

唐代后期朝官之间的朋党之争牛党牛僧孺为首,均系科举出身,代表庶族地主李党李德裕为首,以门荫出仕,代表士族地主。双方自元和三年(808)的对策案结怨。此后,两党斗争愈演愈烈,斗争焦点主要在如何对待科举取士和藩镇割据两个问题上。牛党上台,尽斥李党;李党上台,尽斥牛党。至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贬,死于崖州,这场长达40年的党争始告结束。牛李党争消耗了朝廷内部的力量,且双方斗争时互相援引宦官,使唐末的政治更加昏暗。

牛僧孺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字思黯,安定(今甘肃)人。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人指斥时政,得罪宰相李吉甫,久不得录用。仕途屡起屡落,李德裕为相,被贬循州长史宣宗时官至太子少师。为政注重科举,惩治贪贿,去除赋役积弊,但姑息藩镇,排斥李党。长期和李党相争,为牛党首领。在思想上主张扬人道,抑天道,反对因果报应之说。善于诗文,尤其擅长作传奇,有传奇小说集《玄怪录》传世。牛僧孺领导的牛党对唐朝政局影响很大。

李德裕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人。为宰相李吉甫之子,以父荫入仕。自幼苦学,善于作文。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为李宗闵排挤,出镇外藩。积极抗击吐蕃,政绩卓著。武宗时为宰相,力主削弱藩镇,讨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妥善处理回纥降附事宜,主张重用公卿子弟。为李党的首领,执政期间大力打击牛党宣宗即位后,遭牛党打击,被贬崖州司户参军,死于贬所。在文学上反对雕琢与拘泥声律,文章雄奇骏伟,著述甚多,有《会昌一品集》传世。

(六)唐朝的灭亡与五代十国

黄巢起义

唐末黄巢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乾符二年(875).黄巢冤句(今山东菏泽)响应王仙芝起义乾符五年(878),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农民起义领袖。广明元年(880),黄巢率领起义军进入长安,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建立农民起义军政权。中和三年(883),唐朝引沙陀贵族李克用前来进攻起义军。起义军退出长安,转向河南。又遭朱温李克用等部的追击,黄巢在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自杀。黄巢起义摧毁了门阀士族势力,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

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白马驿事件

唐末朱温诛杀朝官的事件。为减少称帝阻力,谋除朝廷名臣,天祐二年(905),朱温在亲信李振和宰相柳璨鼓动下,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诛杀左仆射裴枢右仆射崔远等“衣冠清流”30余人,投尸于河。白马驿之祸是对唐末政局影响极大的政治事件,基本扫除了唐朝政府的势力,结束了多年的党争,为朱温建立后梁奠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

唐宋之间的朝代合称。其名始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五代”是指907年唐亡之后,在北方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短暂的封建王朝:“十国”是指五代时期在南方和北方山西地区先后存在的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又称荆南)、北汉这十个政权979年,宋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局面: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该时期战乱不止,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但南方部分割据政权经济发展迅速。

朱温

五代时后梁的建立者。又名朱晃朱全忠,庙号梁太祖907-912年在位。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唐末,参加黄巢起义,后叛变降唐,任宣武节度使。以汴州为中心,先后吞并秦宗权等割据势力,统一黄河流域。击败李茂贞,诛杀宦官。907年,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建立后梁。在位期间设崇政院,加强皇权,对唐末弊政有所革除,但大肆诛戮将帅,对割据河东的李克用父子连年用兵,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晚年淫乱,为其子朱友珪所杀。朱温篡唐开启了五代十国时代。

冯道

五代大臣。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人。初事刘守光,守光败,归晋王李存勖,为掌书记。后唐、后晋时均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又归附耶律德光,任太傅。后汉、后周时为太师。他历事四朝、十帝,身居高位,明哲保身。晚年作《长乐老自叙》,列叙官爵。后唐长兴三年(932),他曾提议在国子监内校定《九经》文字,召集刘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共雕印十二经,世称“五代监本”,为官府大规模刻书之始。

燕云十六州】*亦称幽云十六州

后晋皇帝石敬塘割让给契丹的十六个州。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岁贡绢帛30万匹和认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等为代价,取得契丹的军事支持,即位称帝。938年石敬塘把幽、蓟、云等十六州之地割让给契丹。契丹得后,即以幽州为陪都,称南京。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中原地区失去了北方的重要屏障,河北地区无险可守,契丹兵马从此可以长驱直入,中原王朝在同契丹的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柴荣】即周世宗

五代时后周皇帝。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郭威养子。后周建立后,封晋王。954年,继郭威为帝。在位期间实行改革,整顿吏治,修订法律;严明军纪,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均定田赋,发展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致力于统一天下。大败北汉于高平,攻打后蜀,亲征南唐,取得江淮等土地。北征契丹,收复三州土地,因病回师,不久病逝。庙号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的有为之君,其改革和统一战争增强了后周的力量,为北宋的统一和抵御契丹入侵创造了条件。

周世宗改革

五代时周世宗柴荣进行的改革。周世宗继位后,在太祖郭威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整顿和改革。经济上,鼓励开垦荒地;减轻租税;兴修水利;限制佛教,抑制寺院经济,悉毁天下铜佛像用以铸钱,以增加财政收入。政治上,提倡节俭,改善吏治,赏罚严明;制定《大周刑统》21卷,颁行全国;留心政事,要求近臣极言得失;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整饬军纪,整编禁军,淘汰老弱。周世宗改革使后周国力大为增强,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圩田】又称围田

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水利田。唐末五代兴起,宋时大盛,主要集中在两浙路、江南东路,明清延续。圩田即在水乡河床较高、田面较低的地方,沿河渠岸和田边筑堤,内以围田,外以隔水。每圩方圆几十里。沿堤建水渠、闸门与水车,旱则开闸引水灌溉,透则闭间拒水。圩田使南方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太湖低洼地区逐步变成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