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亏够!还想多加点儿仓……

 Karl 2022-05-04 发布于云南

图片

A股的财报季算是过去了。

腾腾爸的股票组合里,除了腾讯和京东,都公布了2021年年报和2022年Q1季报。

根据财报表现,我把这些股票在总体上划分成三个档次。

第一档,表现好的。

有安图生物、欧普康视、健帆生物、贵州茅台、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

PEG普遍小于1。

包括贵州茅台,只是靠调整产品结构,变相提价,就获得了20%+的业绩增长,表现相当靓眼了。

图片

(贵州茅台)

现在唯一的缺憾,就是总体还40倍上下的估值。

稍贵。

这几只被我划为表现好的公司中,健帆生物是被网友提问最多的。

主要原因是净利润增长不到20%,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相比,有明显的滑坡,大家担心这是健帆的业绩拐点。

我分析了下,影响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今年三月份,疫情抬头,开始冲击医院正常经营,而去年同期又是高基数;

二是今年前三季研发费用同比翻倍,多支出2000万,财务费用有所增加。

财务费用增加,主要是2021年一季度后,企业发行了一些企业债,利息费用增加。

图片

(健帆生物)

疫情在中国是今年3月份开始加重的,主要影响在4、5月份。

所以健帆受影响最大的部分,应该在二季度。

也就是说,健帆的半年报,才是我们观察的重点。

但不论如何,健帆如今的估值确实已经非常低了。

哪怕业绩滑档,也对得起现在20来倍的估值。

我不担心它会变得更差。

第二档,表现一般的。

有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万科A。

2021年度的财报,美的、格力都是增收不增利。

美的营收增长20%+,归母利润微增4.96%;格力营收增长11%+,归母利润也是微增4%。

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材料涨价严重,侵蚀了企业利润。

今年一季度,这二者也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同向增长。

但增长速度明显下滑。

企业还处在经营周期的底部。

能否走出以及什么时候走出经营周期的底部,尚有很大变数。

图片

(美的与格力营收数据)

这是我制定的最近10年来美的与格力的营收数据曲线对比图。

这些年,格力被美的慢慢超越,并且差距越拉越大。

图片

(美的与格力净利润率数据)

当然,现在格力在利润率上还优于美的。

同时估值仅为美的一半。

今年一季度财务表现,格力似乎稍胜美的。

看在利润率、股息率和估值的面儿上,我在年初稍买了一点格力。

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在二者之间进行一点切换套利。

万科的一季报表现比大众预期要好。

因为它居然没有亏损。

并且,利润还同比正增长10%。

图片

(万科2022Q1)

但是我认为吧,光看这些表面数据是会欺骗人的。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在进行全世界最严格的房地产调控,矫枉过正之后,现在有适当松绑的味道。
所以这份财报,有明显的修饰和斧凿的痕迹。

图片

(万科现金流数据)

你销售这么少,现金流入这么少,营收和净利润反而上去了,这不扯淡吗?

明显是在营收确认方面做了会计调节。

当然,以前早就分析过,万科已售未结数据很大,隐藏了不少利润。

此番只不过是“察言观色”释放出了一点点而已。

有朋友问我:你还坚持认为“30元下的万科是市场在给我们送钱”吗?

我的回答:是的。

我对中国房地产和万科的判断没有变化。

我同意房地产已过黄金发展期的看法,但这个行业,体量太大,仅存量市场就有得玩。

在行业调整中能活下来的龙头企业,日子会比大家想像得要好过。

你只要是以长期的思维来思考这些,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其实美的、格力,早就过了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它们最近10年的表现,就是存量市场龙头企业的典型代表。

不一样过得很爽?

房地产长坡厚雪,再过100年,它还是长坡厚雪。

所以这是一个可以永续经营的行业。

在这样的行业里,能与时俱进的龙头企业,就是好的投资标的。

五年前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了美的而没有选择格力。

因为当时我通过对两家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分析,发现美的的多元化经营更成功,所以企业的发展潜力更大。

最近一年多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了万科而没有选择保利。

说实话,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经营战略的分析,我认为万科的多元化经营也非常成功,我判断它未来的潜力更大。

现在股价受挫,我一点都不气馁。

只要对万科的经营没有看错,我相信一切都会回来的,并且还会加倍回来。

投资投的就是眼光,投资投的就是未来。

投资投的就是自我的判断

第三档,表现较差的。

有恒瑞医药、华兰生物、中顺洁柔、中国平安。

恒瑞的差,我没法评论。

我在建仓恒瑞时就特别交待过,医药股不是我的能力圈。

我最看好的是医药股中的医疗器械,并且进一步把范围缩小到“尽量不受集采影响的个股”。

正因为此,我选择的5只医药股中,安图、健帆、欧普仓位最重。

这三家的业务模式相对比较好理解一些。

目前我对医药股的总持仓,还不到10%。

建仓再观察的味道更浓一些。

我之所以买恒瑞,是因为我看好它的创新药方向。

放长远看,医药公司还是要看创新和垄断性。

创新龙头,有可能获得市场溢价。

华兰生物2021年财报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来袭后,大众普遍提高了自我防范措施,原本会在冬春季大流行的流感疫情也被顺捎着挂掉了。

这让作为华兰生物支柱业务之一的流感疫苗没有放量。

它的血液业务,还在稳稳地盈利。

目前华兰只有20倍估值,应该是一次比较好的介入时机。

跟恒瑞类似,我也还在观察中。

不多说。

中顺洁柔表现差,主要是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爆涨。

公司产品的涨价力度不够。

这类企业,最终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

造纸类行业一直是比较典型的周期类行业。

要买就应该买在行业最低迷时。

腾腾爸的股票组合中,财报业绩表现差又绝对重仓的,其实只有中国平安一家。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已经不耐烦了:怎么还不聊平安呢?

图片

其实平安的这份一季报最难评价了。

因为太简略了。

最有价值的数据,就在这张表里。

看营运利润,居然还有10%以上的增长。

看归母利润,哇靠,比去年一季度又同比下降20%+。

要知道去年一季报可是一把计提了180亿的华夏幸福投资损失。

没想到它今年又在去年基础上,继续下挫这么多。

大家看,主要损失发生在“短期投资波动”这个项目上,一把197亿。

而且主要来自寿险的投资项目上。

按财报的说法,是因为短期资本市场波动。

推测是中概股血崩造成的账面损失。

从数据上分析,营运利润的增量,还是主要来自寿险业务。

但寿险业务的营运利润为什么增长这么多,通过现给的财报数据,是很难精准计算出来的。

比如,一季报上没有公布剩余边际和剩余边际摊销这些关键性数据。

不要大惊小怪,不是这一次没公布,而是以前的季报都没公布。

图片

(四大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数据)

可以确定的是:

(1)每股净资产还在增长,新业务价值还在增长。

所以内含价值还在维持着正增长。

(2)营运利润还在增长,每股分红应该还能增长。

除此之外,乏善可陈。

最能体现平安改革进展的代理人数与新业务价值,都还在下滑。

显然,不论因为什么原因,这些都说明,平安的拐点,还远远没有到来。

就这样吧,每年400亿真金白银分红的中国平安,目前市值只有8000来亿。

它现在的市值,的确已经低估了它本来的价值。

我此前说“2022年了,我把它的内含价值从80元提高到90元”,乐观了。

我现在对它的基本判断,还是80元——80元下的中国平安,都是便宜的。

最后特别声明:我目前重仓持有中国平安,近期只有加仓没有减仓的计划,难免屁股决定脑袋。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判断。

腾腾爸早在2021年初就说过:我看好平安的改革方向,我看好中国保险业的未来,我愿意陪它走完这轮经营周期。

目前发生的一切变化,都还不足以说服我改变自己的这个计划。

至于你如何操作,自便吧。

投资需要独立思考。

以上皆为肺腑之言。

不喜勿喷,切切!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

擅长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阐述最深刻复杂的道理。

擅长做市场判断、估值判断和企业分析。

擅长撒泼、打滚、灌水、吹牛、聊天——喜欢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思考人生和投资中的大事。

并且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操作,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投资成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