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上坟应该是上午,还是全天都可以?

 关山听风 2022-05-04 发布于湖南

清明节上坟,在具体是哪天的时间安排上,各地风俗不同,有不同的讲究。

至于在上坟那天的具体的时间段,也就是说是上午、中午还是下午,大多数地方没有特别的讲究,看哪个时候方便,一般是按地方上或家族历来形成了一种习惯上坟。


(清明扫墓路上)

扫墓并不是简单地到坟上转一圈就走,到了坟上还要做很多事。

比如,后人要把祖坟上与坟周围的柴草砍掉,有时还要给坟添土,接着就是开始一套传统的祭祀程序。

从民间习惯上来说,一般都安排在上午砍青、添土等手头活,砍完青后才能祭祖。也有一些人把砍茅与祭祀分开来办理,通常会提前一两天到祖坟上把柴草砍掉,把坟墓周围的环境整理好,再带领家里人去扫墓祭祖。

我国民间清明祭祖扫墓,又称“挂青”(挂清),历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众青”,一种是“挂私青”。

“挂众青”,又称“挂公青”,通常是大家族在约定的时间,一起到家族始祖,或支派始祖的坟上祭祖扫墓。

“挂众青”又分为“挂大众青”和“挂小众青”。

“挂大众青”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同宗族的人一起为他们共同的始祖扫墓,一般不是年年扫墓,按约定两三年一次,规模上也有大小之分。

“挂小众青”就是为宗族分支派的祖先扫墓,一般每年或隔年挂青。

“挂私青”,就是以家庭为单位,也包括大一些的家庭,如共曾祖、祖父及父母一起扫墓,一般是指五服以内的人在一起挂青。


(扫墓现场)

旧时,因家族中的族人的家庭条件有富有贫,大的家族一般都有挂青田、土、山林,专用来祭祖扫墓费用开支。现在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凑分子钱的的方式作祭祖扫墓开支。

“挂众青”因人数较多,皆安排在上午。“挂大众青”时只有几座祖坟,所要的时间不长,都安排在上午集合,一般在中午或下午才能完成祭祖扫墓。

“挂小众青”就要复杂一些,时间也会拉得长一些。

一是祖坟数量多。一些姓氏家族在当地居住的历史悠久,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此,他们的祖坟数量较多。

二是祖坟的地块也较多。按照一些地方风俗,通常一个家族会预备数处祖坟地或者祖坟山,主要原因是,旧时民间笃信风水,埋坟时要讲所谓的“山向”,如果“山向”不合,就不能葬,只能停厝等合“山向”后才能葬,有的要等两三年。这对富有的人家来说问题不大,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很麻烦,开销也比较大。而多预备几处坟地,就有了选择的余地,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过,也有一些地方不讲究这些。

三是砍青的时间较长。一般是清早出门,旧时,很多人家扫墓时,午饭在坟头上吃,或坟墓附近的本家吃,叫吃挂青饭,也叫吃坟头饭,到傍晚才回家共进晚餐。


(扫墓图)

“挂私青”的时间比较自由,主要是要看墓地的远近,如果是墓地较远,一天时间只有这么长,路上还花去不少时间,那肯定上午出发。如果离墓地很近,全天都可以。

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隔山隔河改规矩。有一些地方确实讲究扫墓的时间。比如,有的地方传统认为,清明扫墓时间要赶早,要赶在午时前完成,还有一些地方则要求在未时前完成,时间晚了就不吉利。

古人说,入乡问俗,入乡随俗,也就是要尊重当地风俗,这话是有道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