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校庆”的故事

 麦侬1 2022-05-04 发布于福建
       
               法新,北大法律人

自然人有生日,学校有校庆日。学校的校庆一般是指该校成立那年的具体日子。闻名于世的北大,其校庆日却有着“身世之迷”,有着一些故事。

图片

(北大百年校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校庆故事”之一:

    1898年是北大校庆起始年,但校庆不在这年

北大成立于1898年。这是校方认定的年份。2018年是北大校庆120周年,我到北大校园参加了纪念活动。去年北大校庆是123周年,今年北大校庆是124周年,其起始时间就是1898年。现北大校徽上写的成立时间就是1898,它成为北大成立年份的符号。

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1898年是京师大学堂成立并的年份,也就成为北大的校庆年。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留下的唯一成果。

18986月初,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同年9月21日,光绪皇帝被囚禁,“戊戌变法”结束。“戊戌变法”失败后,各种改革措施全部被废除,唯一得到生存的就是“新政”内容之一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批准筹办的时间与招生时间是1898年。

189873日,光绪批准筹办京师大学堂。18981231日,京师大学堂开始招生,原定招收500人,结果仅招收到百来人。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把73日,或者1231日作为校庆日。

“戊戌变法”也称为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正是由于北大出生于百日“维新”的年代,注定了北大人具有反抗旧价值观的传统,在北大人的体内流淌着“戊戌七君子”反专制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血液,至今这种血液还流淌在北大学子的体内。

图片

北大校徽上写的成立时间是1898年
      “校庆故事”之二:
   1217日是北大原来校庆日,但它发生在1902

 北大原来的校庆日是1217日,以此纪念京师大学堂1902年的开学典礼日。

如前前述,清政府批准筹办京师大学堂的时间是189873日。京师大学堂开始招生的时间是18981231日。之后,1900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大学堂被迫停办。19021月,清政府恢复京师大学堂,任命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19021217日,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和仕学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1217日是京师大学堂开学典礼日,之后被确定为北大校庆日。

从历史看,北大有几次重要校庆,其时间都是在12月17日举办。

1933年的35周年校庆,是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一次最为隆重的校庆。时间是12月17日《北京大学35周年纪念刊》上有元培校长的题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时正值国家民族危亡时期,北大人和北大精神都正经受历史考验。

1938年的40周年校庆,此时北京已经沦陷。真正的北大已经撤离北京,先后到了长沙和昆明。1217日,远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依然举办了北大40周年校庆。北大精神没有因为敌人入侵而中断。

1217日的京师大学堂开学典礼又是发生在1902年,北大校庆起始年份却是1898年,二者相差了4年时间。这又是北大校庆日之特殊之处。

        “校庆故事”之三:
      54日被更改为北大校庆日的五种原因之分析
     众所周知,现在北大校庆日是每年的54日。其更改的原因有多种说法。
    原因之一:教学需要。1951年,刚上任北大副校长的哲学家、教育家汤用彤先生,在同年127日提出把北大校庆日改为54日。其理由是,原校庆时间临近期末,师生教学与考试时间紧张,不宜搞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此后,北大校庆日就改在了每年的54日。

汤用彤先生更改校庆的另一种说法是, 1949五四运动三十周年时,北大成立了由汤用彤教授任主任的校委会,为继承和发扬五四传统,北大决定将54日作为了校庆日。经查资料,后面一种说法不准确。北大的1950年和1951年的校庆时间仍然是12月17日。有资料记载的开始使用5月4日作为校庆日的时间是1954年。

195453日的北大校刊第十五期记录着,庆祝校庆56周年。从相关资料可以看出,1951年还是老校庆日,而1954年是新的校庆日,中间出现了空白,这里面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节,需要查实。但可以明确的是1951年,汤用彤任北大副校长时,更改校庆的主要理由是教学需要。

图片

(1954年5月3日的北大校报)

原因之二:纪念“五四运动”。现在公开宣传更改校庆日的理由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确实是北大历史上的荣光。它是19195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北大青年学生为主导,广大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方式,对抗清政府专制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是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因此,北大校庆日改为54但是有人认为,把五四青年节作为校庆,就好似诞生于春节的人,没有自己的节日一样,其实挺委屈的。

由于“五四运动”并非发生于1898年,而是发生于1919年。因而,把“五四运动”这一天作为校庆日,按年头计算,二者相差21年。

原因之三:与旧北大决裂。有学者分析,北大当时更改校庆日,是一种与老北大决裂的象征。其依据是,在决定取消老校庆日的前后几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清华大学梁思成的《我为谁服务了二十余年》和北大罗常培的《我究竟站在什么立场为谁服务》等文章,对旧大学的以往给予了批判。 以此说明更改校庆日是与旧北大决裂的表现。

原因之四:因胡适生日。217日也是胡适先生的生日。有人据此认为,这可能是北大改校庆日的原因。一位北大教授就曾在其随笔集中写道:也许正因此,北大校庆日被改为54日。若尊重历史,北大应否恢复本来生日?显然,这位教授是认同这一观点的。估计,与他持相同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参见《陈平原:北大好似诞生于春节的人,没有自己的节日,其实挺委屈)。胡适先生的生日与北大老校庆日是同一天,本来纯属巧合,但是,因为胡适先生与北大的特殊渊源而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原因之五:历史性巧合。这是指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的时间上巧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1912年53日。在这一天,民国政府批准了教育部呈请的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的申请。另一种说法是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校。前一种说法是按照文件批复时间来认定,后一种是按照文件实施时间来认定。如果是用这个理由更改校庆日,我个人认为更具有合理性。建议可以定为53日为北大校庆日。这样北大有自己独立的校庆日,又不会与五四青年节重复。或者用这种理由将54日作为校庆日,更具有客观性,又具有荣光性。19125月更名后的北京大学校,早由福建籍的严复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严复校长的故居在福州三坊七巷,有来福州的校友,记得到这里参观下。

北大是一所特殊的高等学府。北大精神之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民主科学是其内核。特殊的高等学府有着自己特殊的校庆日,也就好理解了。以上是本人对北大校庆日变迁的资料收集与思考,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法新,于福州屏东社区

                2022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