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邮识元曲

 木讷叟斋 2022-05-04 发布于四川

元曲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继唐诗、宋词后的又一高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独有特色,它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继“词”之后兴起的另一种诗歌类型,因鼎盛于元代,人们常以“元曲”概称之。元曲和宋词一样可合乐而歌,只是较宋词更接近口语,更清新活泼。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方声腔的“北曲”为演唱形式(区别于以南方声腔演唱的“南曲”)。散曲只是清唱,可以是一首单乐章的“小令”,也可以组成多乐章的“套曲”(散套)。剧曲是通过舞台演出欣赏的,须有四组套曲的完整结构。

散曲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即“元代戏曲”。

2014年12月,国家邮政局发行《元曲》邮票一版6枚,特约著名的工笔画艺术家萧玉田先生创作设计。邮票构图细密工整,敷色艳丽重彩,突出表现散曲的意境和杂剧的剧情,生动形象,气氛浓烈。又以真行草隶篆不同书法表现曲文,营造出厚重的时代沧桑感,传达出曲文的强烈感情。


散曲


《元曲》邮票的前两枚,分选元代前期和后期的两位散曲领军人物马致远和张养浩的代表作。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家、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著名的散曲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而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山坡羊 ·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济南(今属山东)人。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1329年关中大旱,应召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忙于赈灾事宜,积劳成疾,任职仅四个月,死于任所。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张养浩能诗,尤长于散曲,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为赴陕西赈灾途中所作,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短短四十多字的小令中,山川形胜、历史兴亡、民间疾苦,一气呵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更是振聋发聩。


杂剧


元杂剧是在两宋杂剧基础上,由院本和诸宫调演变发展而成,以北曲为声调,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剧作家的代表人物,前期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后期有郑光祖、宫天挺等。《元曲》邮票的后四枚,展现了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纪君祥《赵氏孤儿》、郑光祖《倩女离魂》等四部元杂剧代表作。



窦娥冤 · 滚绣球

关汉卿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即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是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关汉卿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数量超过了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这曲《滚绣球》,是窦娥在含冤受刑前的唱词,满腔悲愤在指天骂地中喷涌而出。



墙头马上 · 金盏儿

白朴

兀那画桥西,猛听的玉骢嘶。便好道杏花一色红千里,和花掩映美容仪。他把乌靴挑宝镫,玉带束腰围,真乃是能骑高价马,会着及时衣。


《墙头马上》,白朴作,与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并誉为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又被中国古代列为十大喜剧之一,但实质上却蕴藏浓厚的悲剧性。这曲《金盏儿》,让人们窥知千年前的“白富美与高富帅”是那般形象。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但自己终身未仕,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赵氏孤儿 ·  端正好

纪君祥

也不索列兵卒,排军将,动着些阔剑长枪。
我今日报仇舍命诛奸党,总是他命尽也合身丧。


纪君祥(纪天祥),元代杂剧戏曲作家。字、号、生平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年间在世。大都(今北京)人,与李寿卿、郑廷玉同时。作有杂剧六种,现存《赵氏孤儿》一种。故事采自《左传》《史记·赵世家》和刘向《新序·节士》《说苑·复思》等书,作者作了提炼、改造和虚构。这是一部杰出的悲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戏剧冲突扣人心弦,气氛激越慷慨,鞭挞了阴险残暴行为,歌颂了崇高正义精神。有人将此剧与英国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比美。

这曲《端正好》,是赵氏孤儿在知晓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后,只身智擒仇人时慷概激昂的唱段。



倩女离魂 · 斗鹌鹑

郑光祖

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
我覷著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時半霎。


元杂剧《倩女离魂》,郑光祖根据唐代传奇《离魂记》改编的。张倩女与王文举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途经张家询问亲事,倩女的母亲却以“俺家三辈儿不招白衣秀士”为由悔婚,文举只得独自上京应举。倩女却忧思成疾,魂魄悠然离体离家追赶文举,一起去京城,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和倩女一起回到张家。正当老夫人和众人惊异间,倩女的魂魄与病体重合为一,遂成欢宴。

这曲《斗鹌鹑》,是张倩女的魂魄离体追赶王文举的唱段,文辞优美、意气果决,表现了张倩女反抗封建门阀观念、追求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强烈愿望。

这套《元曲》邮票延续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邮票的发行形式,整套邮票印制为一版,以缩微文字工艺将元曲三百首全文印制在邮票周边,借助专用点读笔点触邮票,或扫描二维码,可以欣赏到元曲朗诵的音频。边纸图案选用元代画家钱选的名画《幽居图》。

木讷叟柏森记于202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