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 ESBL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指能灭活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 在本文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被简称为超酶。 这些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 超酶的存在,能够使细菌对这些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产超酶的细菌 目前发现,超酶仅存在于革兰阴性菌中,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 大多数的超酶,不会分解头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并且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 全球各地都报告过发现产超酶的革兰阴性杆菌。 最常从住院患者中分离得到,但其导致的社区获得性感染也越来越多。感染这类细菌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应用过抗生素、留置导尿管、或血管导管,以及住院时间、或ICU停留时间较长。 如何杀灭产超酶的细菌 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来杀灭产超酶的细菌,可获得最高的生存率和细菌清除率。 治疗产超酶的细菌所致重度感染的最成熟方案,是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尼培南、厄他培南。 当下,会用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来治疗大多数产超酶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在没有耐药和重度脓毒症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厄他培南,该药对门诊患者可能尤其有用。 碳青霉烯类,通常只对以下微生物无活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或JK类白喉菌。 大剂量头孢吡肟,即一次2g、每8小时1次,可能对药敏试验证实的、敏感的产超酶菌有效。 头孢洛扎-三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伊拉瓦环素(eravacycline)很有前景,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数据来确定它们相对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有效性。 应用头霉素类的临床证据较少,且已发现其可能会导致耐药。此类细菌,也常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 亚胺培南抑或美罗培南 二者的疗效无明确差异,主要选择依据的是对特定患者的毒性。 有癫痫发作、或妊娠患者,宜选用美罗培南,因为亚胺培南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且对妊娠的安全性未知。 在肾功能改变、或受损的情况下,美罗培南可能也更容易调整剂量。 美罗培南,还可用于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和腹腔内感染。 产超酶的细菌感染的危害 与不产超酶的革兰阴性菌导致的相似感染相比,产超酶的细菌感染者的死亡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医院花费较多,并且临床和微生物学缓解率较低。 如何减慢产超酶的细菌的传播 使用屏障保护、和限制较新代头孢菌素类的使用,可减慢产超酶菌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 屏障保护:对感染、或定植患者,实施屏障保护,即接触防护措施。 指南认为:只要发现了感染、或定植产超酶的细菌,那么,患者住院全程,都应实施接触防护措施。 住院患者满足下列标准时,可以考虑停止接触防护措施:已经6个月内未再出现培养阳性,患者已无活动性感染、且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连续2次,间隔至少1周,直肠拭子检测结果阴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