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下,重塑学校未来的“五大路径”

 懒虫妹儿 2022-05-05 发布于重庆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这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段衔接、跨学科学习等相关维度提出了新的标准,必将推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校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建设、发展的风向标和指南针。

认真学习对照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校正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学校治理体系的优化和迭代,重塑学校的未来,我以为从如下“五个路径”着手,精准发力,或将事半功倍。

图片

第一个路径

构建“目标导向”的学校价值体系

课程方案指出:“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经历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三观”形成时段,但学校过分以知识教育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导致这个时段学生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围绕选拔考试的方向和要求,将最主要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几门文化学科的学习之中。在这样的学校背景下,学生没有学会责任、爱、感恩、回报,没有学会交流沟通、合作、宽容、规则、礼让,没有学会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规划,也就不足为奇。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对培养方向的界定,让我们再次回归教育的本源。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这阐明了当下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培养真正的人,先“人”而后“人才”,教育的顺序绝不可颠倒。

因此,学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知识的地方,而要“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教育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高尚的情操,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意志、心态、价值观、理想期待、创造欲、交际能力等等,而这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价值。

引领学校全体师生形成这样的“价值共识”,才能准确定位学校内涵发展的“中心思想”与“未来走向”。

图片

第二个路径

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提升体系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人的完善和发展,新修订的课程方案提出“面向未来”“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要求教学活动要紧紧扣住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必然带来学校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发生新的变化。

首先是艺术、体育类课程提高到新的高度。

两个数据在整个方案中异常醒目,艺术学科占到总课时的9%-11%,体育与健康占到总课时的10%-11%,这可算是“颠覆性”的变化。这两门学科,已经不再是仅存于传说中的“核心学科”,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地。那么,学校师资如何配备、如何培养,场地、设施如何完善,特色如何打造,成为学校迫在眉睫的工作,或将成为学校新的增长点。

其次是跨学科教学即将成为常态。

课程方案说:“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虽有“原则”二字,却依旧凸显了新的趋势。探索适应未来“解决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学习方式,如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探究性教学活动,凸显学科融合,将促成学校传统教学体系的迭代升级。

第三,课后服务,无论内容还是品质,都将发生实质性提升。

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课程方案提倡的“要统筹课内外学习安排,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造条件开展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科学探究、班团队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发展学生特长”。因此,课后服务将立足于课内课外学习活动的一体化设计,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种满足于“上自习”“写作业”的课后服务模式,将一去不返。

学校要做的,是打破学校的围墙,利用、统筹、整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资源,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区、家庭开展跨界合作,拓宽课后服务的形式与路径,形成一个个学习型场域,让学习无处不在,让学习无时不有。

第四,由认知学习为主转向实践学习为主。

让学习行为发生在实验室、实习场所等职业生活的场景下,以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质量来衡量其学业水平。“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看似简单,但对长期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教师而言,无疑将面临巨大挑战。如何从“坐而论道”转向“做而论道”,将极大地考验学校的勇气和智慧。

图片

第三个路径

构建“专业导向”的教师成长体系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强调“专业支持”,紧紧抓住了教师成长的“牛鼻子”。

怎么解决缺乏内驱力、教学教研“两张皮”的问题?怎么解决教师“消极应付、被动参与、牢骚满腹”的局面?怎样为团队注入“成长思维”,让团队走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就要求学校必须在高品质教研体系的建立上下功夫。

方案指出,要在“教研供给的全面性与均衡性”“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上发力,“实现学段全覆盖、学科全覆盖、教育教学环节全覆盖,强化薄弱环节,确保各类各项教研活动发挥应有的服务、引领作用”,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从教研的内容设计、组织形式、思维方式上全面迭代。

内容设计上要强调“对症下药”。倡导微型课题研究,解决实际教学中迫切想解决却又无力解决的问题,实现教研内容的系列化。

组织形式上强调“平等探讨”。管理者要“沉”入基层,“沉”入备课组,“沉”入教室,做到“蹲点式”参与教研活动,“下水式”投入课堂教学,“朋友式”指导师生行为。

思维方式上强调“助人成长”。要由“缺点模式”改为“亮点模式”,让每个教师看到自己,允许自己,接纳自己,从而找到自身成长所需的答案。

只有让高质量教研成为学校教师团队打造的最强引擎,才能立足教学现场,直面真问题,解决真困难,形成真经验。

图片

第四个路径

构建“多元导向”的师生评价体系

方案提出:要“强化素养导向,注重对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在很多校长眼里,要么是一张画出来的“大饼”,要么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尽管许多校长已经意识到,“学而优”的单一评价标准早已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但经历了若干次教育改革,直到现在,对于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教师(教学成绩突出)、学校(升学率名列前茅)的评价基点,远远未被撼动。谈到“评价”,第一时间映入脑海的,依然是考试、升学率、检查、评估、排名,极少有校长能够做到超脱与免俗。

有相当多的教师,依然被“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紧紧绑架,不择手段地追求数字的最大化,心态浮躁,价值取向扭曲,身心健康指数下降,事业追求被利益驱动代替,造成教师团队人际关系紧张、学生成长障碍重重。

这是教育的复杂性造成的,也有着颇多的无奈。但对于真正的教育者而言,理应有这样的格局和抱负,做一做“敢吃螃蟹”的先行者。对师生的评价,不仅要看成绩,更要看成绩获得的方式,看成绩获得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课程方案明确提出“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要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协商式评价”,“推进表现性评价”,这些调整都为摆脱单一分数评价的窠臼奠定了基础。能否将其转换为科学的、具备可操作性的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体系,将极大考验管理者的水平。

这样的评价体系有了,针对学生素养提升的成长模式才会真正建立起来。

图片

第五个路径

构建“自主导向”的课程团队体系

方案特别指出,“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责任主体”,“在明确统一要求的前提下,为学校课程改革保留空间”,学校要“立足本校办学理念,分析资源条件,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注重整体规划,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

这说明,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能否落地生根,需要学校发挥自身重要的责任主体作用。

毋庸置疑,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变革最大的变量,规划学校愿景,明晰办学理念,提高课程领导意识,以变革的思维看待学校发展,校长才可能真正成为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

要尊重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话语权。教师不能是学校的“被改革者”,而应该成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和实施者。特别在课程的顶层设计与末端实施,都要有教师的参与,使一个决议从最初的意向到最后成型都具有很高操作性和认同度。

要以课程为基本单位组建课程团队,促进教学运行与教学研究有机协调,引导教师专注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提升。要以课程团队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打造积极向上的课程团队文化,形成多样化的教师学术共同体、教师发展共同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课程研发、课堂改革、作业设计、教研自主上充分放权。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落地,需要学校由一群具有高尚职业精神和优秀专业水平的人构成。

而校长,应该成为站在第一排的人!

图片

区教生态研究

作者丨王福强

排版丨徐燕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