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万物共生:低碳社会的发展观》【管理】:读千卷书之第363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于兆鹏 2022-05-05 发布于上海

《与万物共生:低碳社会的发展观》【管理】:读千卷书之第363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管理学经典书籍的第三十九本:《与万物共生:低碳社会的发展观》

如同阴与阳、暗与明一样,任何事物内部都有正有反,只有这两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稳定向前。任何单方面的发展、膨胀,都会破坏宇宙的平衡,给人类带来不幸。

一、托您的福托您的福”(おかげさまで)“Mottainai”(もったいない)也都无法完全翻译成外语。“Mottainai”(もったいない)曾被肯尼亚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塔伊引用过,逐渐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然而它真正的含义并不是要把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再次加热后吃掉,而是意味着日本人认为万物都有生命,如果浪费食物会遭到天谴。既然说是“天谴”,那么就说明“もったいない”背后隐藏着一个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世界观

而“いただきます”也是,它的玄妙之处在于“不特指感谢谁”。在日文中,它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获取一株植物或一只动物的生命”。动植物在被做成饭菜之前,是有自己的生命的。日本人说的这句话里,还包含着对所吃下的动植物的感谢

经济和伦理最根源的联系,就在于每个人在追逐自己利益的同时,可以带来社会整体的利益。这一理论被亚当·斯密形容为“看不见的手”。

二、涩泽荣一刚才提到了涩泽荣一他在幕府末期成了一名落魄武士。他出身富农家庭,曾在德川庆喜的弟弟手下做事,还曾经追随主公去过法国,并在法国学习了复式记账法和公司制度。作为一名落魄武士,他希望明治政府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些知识,于是一度供职大藏省(现财务省)。但官场不遇的他,在明治初年便辞官不干了,直到去世也没有再走仕途。那之后,他创立了大约500家企业。但要说他有没有增加自己的财产,答案是没有的。虽然他的确从中获得了报酬,却从来没有做过独占股份之类的事情

在以前,自然科学属于哲学的范畴,而哲学的根源是神学。所以,曾经的著名学者牛顿、哥白尼、孟德尔等人—其中哥白尼还是一名主教—应该都是完全信奉有神论的。他们可能是试图通过数学等自然科学来阐述上帝所创造世界的合理性

三、人生中最美好、最深刻的经验,就是感受神秘。更确切地说,应该摒弃的是“帝国主义”的生命理论—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这种唯一的、绝对的思想,或者可以理解为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主义。欣求的是相互理解、包括爱惜资源的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理论。如果要更具体地去解释这个生命理论,或者伦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借日本宗教学会会长、东京大学的岛园进先生的话,就是要“建立起人类社会共同的评判基准”。对此,我提议“重新讨论各个宗教所提出的生死观的伦理,看其是否适合用于解决现代的生命伦理问题”,这也是本稿的主旨。

爱因斯坦还进一步论述到:“人生中最美好、最深刻的经验,就是感受神秘。如同在艺术、科学领域中,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在宗教发端处,神秘,就是潜藏其中的原理。在我看来,体验不到这一切的人,就如同死去或不过是在盲目度日。尽管我们无法理解这些神秘体验,但其背后的美感与崇高,却在心中间接性地燃起了某些火花。这就是信仰。在这个意义上,我是一个笃信宗教的人。我为这种神秘所惊讶,为了在心中描绘那庄严结构,我愿意谦恭地努力前行。仅仅如此,我已经非常满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